一种基于ISM与ANP的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110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ISM与ANP的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具体为通过穷举法获取设备运维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集;通过ISM算法构建直接影响矩阵,计算综合影响矩阵,获取影响因素集对应的层级拓扑图;根据层级拓扑图获取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果,构建ANP模型,基于ANP模型根据获取的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果对层级拓扑图内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占比分析,根据权重占比分析结果获取层级拓扑图内每个影响因素对应的权重,并通过ANP模型结构和层级拓扑图获取层级拓扑图内每个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获取设备运维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对应的层次关系和作用路径,有效提高设备运维效率。有效提高设备运维效率。有效提高设备运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ISM与ANP的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运维
,尤其是指一种基于ISM与ANP的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特高压作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载体,特高电网的建设步伐处于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已逐渐呈现全网覆盖的态势。在特高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特高压设备的设备质量直接决定了特高电网建设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因此,对于特高电网中设备的运维管理成为了发展好特高电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设备运维过程中,通过对设备运维影响因素的有效分析,能够有效提高设备运维效率,从而提高特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现有的对于特高压设备运维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主要通过相关分析法来实现设备运维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此类方法获取的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仅能获取每个影响因素对于设备的关联关系,无法获取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在进行设备运维时,也就无法知晓影响因素在对设备运维造成影响时的作用过程,在依据此类方法获取的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进行设备运维时,设备运维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ISM与ANP的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通过ISM与ANP进行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能够获取设备运维的关键影响因素并能够获取关键影响因素的层次关系,从而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中存在的由于无法获取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导致设备运维效率不高的问题,使得设备运维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基于ISM与ANP的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通过穷举法获取设备运维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集;
[0007]步骤二,通过ISM算法根据影响因素集构建直接影响矩阵,并根据直接影响矩阵计算综合影响矩阵,获取影响因素集对应的层级拓扑图;
[0008]步骤三,根据层级拓扑图获取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果,构建ANP模型,基于ANP模型根据获取的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果对层级拓扑图内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占比分析,根据权重占比分析结果获取层级拓扑图内每个影响因素对应的权重,并通过ANP模型结构和层级拓扑图获取层级拓扑图内每个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0009]进一步的,步骤一中在根据穷举法获取设备运维的影响因素后,还通过专家经验法选择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根据选择出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集。
[0010]进一步的,步骤二中通过ISM算法根据影响因素集构建直接影响矩阵,并根据直接影响矩阵计算综合影响矩阵的具体过程为:通过专家打分法根据影响因素集内每个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构建直接影响矩阵,对直接影响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综合影响
矩阵计算公式根据归一化处理后的直接影响矩阵获取综合影响矩阵计算结果。
[0011]进一步的,所述综合影响矩阵计算公式的表达式:
[0012]T=lim
k


M+M2+

+M
k
=M(E

M)
‑1;
[0013][0014]其中:T为综合影响矩阵,M为归一化处理后的直接影响矩阵,E为n维的单位矩阵,n为影响因素集中关键影响因素的个数,dm
ij
为直接影响矩阵中第i个关键影响因素对第j个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值。
[0015]进一步的,步骤二中获取影响因素集对应的层级拓扑图的具体过程为:根据综合影响矩阵计算结果获取每个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指标,并根据每个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指标获取先验结果,根据先验结果构建因子邻接矩阵,通过对邻接矩阵做连续乘法计算可达矩阵,并根据可达矩阵分别计算得到可达集、前因集和共同集,根据结果优先的层级抽取规则对影响因素集内的所有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层级结构划分,获取影响因素集对应的层级结构图。
[0016]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指标包括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
[0017]进一步的,步骤三中构建ANP模型,基于ANP模型根据获取的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果对层级拓扑图内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占比分析的具体过程为:根据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果确定ANP模型的控制层和网络层,将层级拓扑图内处于最上层的关键影响因素设置为控制层,其余关键影响因素设置为网络层,且每一个层级的关键影响因素构成网络层的一个分组,将控制层内关键影响因素作为目标准则,选择网络层内其中一个分组,将选择的分组内的关键影响因素作为次准则,构建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获取每个分组中关键影响因素对次准则的影响程度,获取对应的排序向量,重新选择一个分组作为次准则,并重新获取对应的排序向量,直至获取每个分组作为次准则时,对应的排序向量,根据获取的所有排序向量获取超矩阵,比较目标准则对应的每个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次准则的重要性,并重新选择一个分组作为次准则,直至获取每个分组对应的重要性比较结果,根据所有分组对应的比较结果获取加权矩阵,根据加权矩阵对超矩阵中的因子进行加权处理,获取加权超矩阵,计算加权超矩阵的极限,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每个关键影响因素的权重。
[0018]进一步的,步骤一中通过穷举法获取的影响因素包括区域差异因素、设备因素、用户结构及资产结构因素和区域环境因素。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能够通过ISM算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层级分析,能够获取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果,并进一步通过ANP模型根据层级结果进行权重占比分析,根据权重分析结果能够更加直观地获取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且能够通过ISM算法和ANP模型的计算结果获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影响程度,根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影响程度能够获取每个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在需要进行设备运维时,能够按照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作用路径确定运维顺序,运维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影响因素的原因结果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影响因素层级拓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
[0025]实施例:
[0026]一种基于ISM与ANP的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一,通过穷举法获取设备运维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集;
[0028]步骤二,通过ISM算法根据影响因素集构建直接影响矩阵,并根据直接影响矩阵计算综合影响矩阵,获取影响因素集对应的层级拓扑图;
[0029]步骤三,根据层级拓扑图获取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果,构建ANP模型,基于ANP模型根据获取的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果对层级拓扑图内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占比分析,根据权重占比分析结果获取层级拓扑图内每个影响因素对应的权重,并通过ANP模型结构和层级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ISM与ANP的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穷举法获取设备运维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集;步骤二,通过ISM算法根据影响因素集构建直接影响矩阵,并根据直接影响矩阵计算综合影响矩阵,获取影响因素集对应的层级拓扑图;步骤三,根据层级拓扑图获取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果,构建ANP模型,基于ANP模型根据获取的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果对层级拓扑图内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占比分析,根据权重占比分析结果获取层级拓扑图内每个影响因素对应的权重,并通过ANP模型结构和层级拓扑图获取层级拓扑图内每个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SM与ANP的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根据穷举法获取设备运维的影响因素后,还通过专家经验法选择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根据选择出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ISM与ANP的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通过ISM算法根据影响因素集构建直接影响矩阵,并根据直接影响矩阵计算综合影响矩阵的具体过程为:通过专家打分法根据影响因素集内每个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构建直接影响矩阵,对直接影响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综合影响矩阵计算公式根据归一化处理后的直接影响矩阵获取综合影响矩阵计算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ISM与ANP的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影响矩阵计算公式的表达式为:于,所述综合影响矩阵计算公式的表达式为:其中:T为综合影响矩阵,M为归一化处理后的直接影响矩阵,E为n维的单位矩阵,n为影响因素集中关键影响因素的个数,dm
ij
为直接影响矩阵中第i个关键影响因素对第j个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值。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ISM与ANP的设备运维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获取影响因素集对应的层级拓扑图的具体过程为:根据综合影响矩阵计算结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志坚周伟金绍君郑俊杰胡海燕许尚峰陈佳琪郑雪琴章樱王玉迪李晓怡毛嘉宜应蓓蓓叶静怡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