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车消声器排气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005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车消声器排气管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器管与第二排气管通过密封组件连接,第二排气管设置有弧形接触部,所述弧形接触部的底部设置有凸出支撑部,所述凸出支撑部与所述弧形接触部之间形成一插入支撑间隙;密封组件包括连接套与球形石墨密封垫;连接套的设置使得球形石墨密封垫不直接与排气管接触,使得在拆卸时直接通过拆卸连接套便可完成,拆卸更换便捷;连接套是通过螺纹连接,保证了其密封性也使得其便于拆卸,极大方便了后续的维修;而第二排气管上设置有插入支撑间隙,使得第一排气管插入该间隙内并通过螺栓紧固后,其螺栓不再作为唯一支撑部件,保证了其稳定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轮车消声器排气管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三轮车
,具体涉及一种三轮车消声器排气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消声器是作为内燃机排气的必需部件,在三轮车上通常动力安装在车头,而消声器则安装在车尾,这使得整个距离较远,为了便于安装通常分别三段式或两端式的排气管进行安装,这就对于其每段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要求较高。
[0003]现有的排气管之间的连接往往是在连接位置上设置一球形或其他扁平的石墨垫作为密封件,然后通过螺栓连接压紧;这种连接方式快捷且成本低,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部分往往出现密封失效的问题;其中产生问题的原因,一个在于,现有的连接方式中全部的支持力均是通过螺栓来承担,这使得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车辆频繁的震动等状况使得螺栓极易断裂,进而造成了密封的时效。
[0004]再一个在于,由于一旦消声器出现问题或发动机出现问题,首先要拆卸的便是排气管,而石墨垫直接与排气管接触,且为了达到密封效果往往石墨垫在连接时是被压紧的,这就造成在拆卸时石墨垫会一部分残留在与动力连接的排气管上,进而使得更换石墨垫时不方便,需要剥落或刮掉排气管上残留的石墨垫,而在剥落或刮落的过程中难免会对管体造成损害,进而造成密封失效,且使得更换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三轮车消声器排气管连接结构,以提高多段排气管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能,降低在后续维护时对于石墨垫的更换的劳动强度,提升对于排气管整体的管理。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轮车消声器排气管连接结构,包括与动力连接的第一排气管以及与消声器连接的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器管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组件,所述第二排气管与所述第一排气管密封连接处设置有弧形接触部,所述弧形接触部的底部设置有凸出支撑部,所述凸出支撑部与所述弧形接触部之间形成一插入支撑间隙,以使得所述第一排气管插入到第二排气管的插入支撑间隙内;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连接套与球形石墨密封垫,所述连接套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排气管上,所述球形石墨密封垫套接在所述连接套上,在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密封连接时所述弧形接触部与所述球形石墨密封垫接触并压紧,且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通过消声器螺栓连接。
[0007]根据上述的排气管连接结构,球形石墨密封垫通过一连接套连接在第一排气管上,连接套的设置使得球形石墨密封垫不直接与排气管接触,使得在拆卸时直接通过拆卸连接套便可完成,拆卸更换便捷,不会对管体有残留;而连接套是通过螺纹连接,保证了其密封性也使得其便于拆卸,极大方便了后续的维修;而第二排气管上设置有插入支撑间隙,使得第一排气管插入该间隙内并通过螺栓紧固后,其螺栓不再作为唯一支撑部件,而是通
过凸出支持部作为支持端进行支撑,保证了其稳定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0008]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一排气管与动力连接部分为双层隔热管,靠近所述第一排气管的末端连接有一触媒装置;双层隔热管的设置提高了该部分的隔热性能,使得该段管路不会由于大量的热而发红等现象,而触媒装置的设置提升了废气的处理质量。
[0009]进一步地,在靠近双层隔热管的所述第一排气管上连接有第一气体传感器,靠近密封连接部分的所述第二排气管上连接有第二气体传感器;通过第二气体传感的的设置,一方面可通过第二气体传感装置来监测触媒装置的处理效果,另一方面若密封连接部分若出现泄漏可第一时间通过第二传感器的检测来反馈,使得问题可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
[0010]进一步地,所述消声器上连接有固定连接部,且该消声器包括阻抗复合消声器,由于本身在三轮车体上安装的位置有限,为了提升其消声器的消音能力故选用一种阻抗复合消声器,以此来提升其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排气管连接结构的装配图;
[0013]图2为图1中密封连接处的结构图;
[0014]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第一排气管1、双层隔热管11、第二排气管2、密封连接3、连接套31、球形石墨密封垫32、弧形接触部33、凸出支撑部 34、插入支撑间隙35、消声器4、外壳体41、第一隔板42、第二隔板43、第三隔板44、第一腔室45、第二腔室46、第三腔室47、第四腔室48、进气管49、内插管410、出气管411、导通管412、干涉挡板413、端盖414、触媒5、第一传感器6、第二传感器7。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19]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三轮车消声器排气管连接结构,包括与动力连接的第一排气管1以及与消声器4连接的第二排气管2,所述第一排气管1与第二排气管2密封连接3,所述第一排气管1与动力连接部分为双层隔热管11,靠近所述第一排气管1的末端连接有一触媒5装置,在靠近双层隔热管11的所述第一排气管1上连接有第一气体传感器,靠近密封连接3部分的所述第二排气管2上连接有第二气体传感器;所述第一排气器管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组件,所述第二排气管2与所述第一排气管1密封连接
3处设置有弧形接触部33,所述弧形接触部33的底部设置有凸出支撑部34,所述凸出支撑部34与所述弧形接触部33之间形成一插入支撑间隙35,以使得所述第一排气管1插入到第二排气管2的插入支撑间隙35内;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连接套31与球形石墨密封垫 32,所述连接套31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排气管1上,所述球形石墨密封垫32套接在所述连接套31上,在第一排气管1与第二排气管2 密封连接3时所述弧形接触部33与所述球形石墨密封垫32接触并压紧,且第一排气管1与第二排气管2通过消声器4螺栓连接,所述消声器4上连接有固定连接部,通过固定连接部将其连接到三轮车的车架上。
[0020]上述消声器4的一实例为:包括外壳体41,所述外壳体4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端盖414,通过两端的端盖414与外壳体41组成一密闭内腔;所述密闭内腔中设置有第一隔板42、第二隔板43与第三隔板44,所述第一隔板42与靠近进气管49端的端盖414形成第四腔室48,所述第一隔板42与第二隔板43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腔室 45,第二隔板43与第三隔板44之间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车消声器排气管连接结构,包括与动力连接的第一排气管以及与消声器连接的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组件,所述第二排气管与所述第一排气管密封连接处设置有弧形接触部,所述弧形接触部的底部设置有凸出支撑部,所述凸出支撑部与所述弧形接触部之间形成一插入支撑间隙,以使得所述第一排气管插入到第二排气管的插入支撑间隙内;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连接套与球形石墨密封垫,所述连接套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排气管上,所述球形石墨密封垫套接在所述连接套上,在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密封连接时所述弧形接触部与所述球形石墨密封垫接触并压紧,且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强廖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申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