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舱底水预处理沉淀柜及舱底水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舱底水预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舱底水预处理沉淀柜及舱底水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舶舱底水预处理沉淀柜的作用是对船舶舱底水进行预处理,将预分离出的污油直接排出,使船舶舱底水的处理难度降低,然后将预处理后的舱底水输往油水分离器,有效降低油水分离器负荷。
[0003]为了降低油水分离器负荷,我公司对于某货船专门新设计了一种舱底水沉淀柜,其采用以下结构:柜内设置两道竖直隔板,分为三个腔室(如图3所示),右侧腔室和中间腔室在柜底连通,中间腔室与左侧腔室在柜顶连通,左侧腔室和右侧腔室的隔板附近设置有油污泄放漏斗。舱底水在沉淀柜中自然沉淀分层,污泥沉淀在右侧腔室柜底;油污漂浮于液面上层,较清洁水在两道隔板间积聚;漂浮于上层的油污泄放到油渣舱或污油舱;位于柜体左侧腔室的舱底水,再次自然分层,沉清后的舱底水通过手动阀门放泄至舱底水存放舱;柜体右侧腔室沉积的污泥,在船舶定期维修保养时通过人孔进行清淤。
[0004]上述舱底水沉淀柜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舱底水预处理沉淀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全封闭的箱式柜体、依次从右至左竖立设置在所述箱式柜体内且为间隔布置的第一主隔板和第二主隔板,所述第一主隔板与所述箱式柜体的右侧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油污分离室,所述第一主隔板与所述第二主隔板之间形成第二油污分离室,所述第二主隔板与所述箱式柜体的左侧侧壁之间形成第三油污分离室;所述第一油污分离室与所述第二油污分离室之间在所述第一主隔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相连通,所述第二油污分离室与所述第三油污分离室之间在所述第二主隔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相连通;在所述第二油污分离室内的底部中间位置还向上竖立设置有一副隔板,所述副隔板将所述第二油污分离室分隔为上部连通的左分离腔和右分离腔;在所述第一油污分离室、第二油污分离室和第三油污分离室中各设置有一个漏斗,所述漏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油污分离室的上部位置的第一漏斗、设置在在所述第二油污分离室的左分离腔的上部位置的第二漏斗、设置在所述第三油污分离室的上部位置的第三漏斗;所述第二漏斗与第三漏斗等高设置,所述第一漏斗的高度和所述副隔板的高度均低于所述第二漏斗与第三漏斗的高度;所述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第三漏斗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油污引出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舱底水预处理沉淀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隔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漏斗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舱底水预处理沉淀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污分离室上设置有舱底水进水管,所述舱底水进水管的输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油污分离室的中部侧壁位置;所述第三油污分离室上设置有舱底水预处理出水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舱底水预处理沉淀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底水预处理出水管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三油污分离室上部的上部舱底水预处理出水管和连接在所述第三油污分离室下部的下部舱底水预处理出水管,且所述上部舱底水预处理出水管和下部舱底水预处理出水管上位于所述第三油污分离室内的一端管口均位于所述第三油污分离室的底部位置;其中,所述上部舱底水预处理出水管上设置有常开阀门,所述下部舱底水预处理出水管上设置有常闭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舱底水预处理沉淀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主隔板的下部连通口上设置有弯形导流流道,所述弯形导流流道位于所述第三油污分离室内,所述弯形导流流道在所述第三油污分离室内向着上方弯曲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舱底水预处理沉淀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龙,杨金国,杨素琴,吴优,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