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橙酮类衍生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51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橙酮类衍生物及其用途。所述的衍生物是以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橙酮类衍生物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橙酮类衍生物及其用途,该类化合物经体外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A6、A9、B3、D1、E1、E5对白色念球菌(CA)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A9对大肠杆菌(EC)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A1

A9、B1

B11、C1、D1

D3、E1

E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技术介绍

[0002]橙酮(Aurones)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亚类,因为具有广泛的活性而受到关注。这类化合物显示出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酶抑制,抗寄生虫,治疗丙肝,抗阿尔兹海默症,抗糖尿病等一系列广泛的药理活性。由于橙酮在天然产物中的含量很低,所以有关橙酮类衍生物的抗菌活性研究较少。
[0003]为寻找更多高效低毒的橙酮衍生物,近年来,一些针对橙酮骨架及其取代基进行改造的尝试,在抗菌先导化合物的发掘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因此,依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将橙酮母核结构—2

亚苄基苯并呋喃
‑3‑
(2H)

酮中的氧原子换位碳原子,可得到茚酮结构(2

苄叉
‑1‑
茚酮)。根据插烯规则,在橙酮和茚酮结构中再引入一个双键,得到3

苯基烯丙基苯并呋喃酮与3

苯基烯丙基茚酮骨架。在上述两种骨架中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可显著改善化合物的脂溶性、氢键供受能力、拓扑极性表面积、偶极矩等理化性质,进而提高其抗菌活性。
[0004]本专利技术在国内外有关专利、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橙酮及其衍生物并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对CA、EC、SA的抗菌活性,以供发现高效低毒的抗菌候选药物。
[0005]参考文献:
[0006][1]Olleikh,Yahiaoui S,Roulier B,et al.Eur J Med Chem,2019,165:133

141.
[0007][2]Shrestha A,Shrestha R,Lee S,et al.Bulletin of the Korean Chemical Society,2021,42(3):372

375.
[0008][3]Du R,Zhou X,Yang D,et al.Hum Exp Toxicol,2020,39(11):1507

1517.
[0009][4]Pan G,Li X,Zhao L,et al.Eur J Med Chem,2017,138:577

589.
[0010][5]Lee C Y,Chew Eh,Go M L.Eur J Med Chem,2010,45(7):2957

2971.
[0011][6]Ma Q,Wei R.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2021,57(5):828

831.
[0012][7]Takao K,U S,Kamauchih,et al.Bioorg Chem,2019,87:594

600.
[0013][8]Meguellati A,Ahmed

Belkacem A,Nurisso A,et al.Eur J Med Chem,2016,115:217

229.
[0014][9]Vinicius R,L
í
gia S,Ana C,et al.Acta Tropica,2021,213:105741.
[0015][10]Liew K

F,Lee Eh

C,Chan K

L,et al.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2019,110:118

128.
[0016][11]Li Y,Qiang X,Luo L,et al.Eur J Med Chem,2017,126:762

775.
[0017][12]Wang S,Xu L,Lu Y T,et al.Eur J Med Chem,2017,130:195

208.
[0018][13]Kumar G,Lathwal E,Saroha B,et al.ChemistrySelect,2020,5(12):3539

3543.
[0019]因此,本专利技术根据电子等排和插烯规律对橙酮进行结构改造和修饰,得到一系列橙酮及其类似物,并研究其抗菌活性。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A6、A9、B3、D1、E1、E5对白色念球菌(CA)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A9对大肠杆菌(EC)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A1

A9、B1

B11、C1、D1

D3、E1

E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橙酮类衍生物及其用途,该类衍生物以6

羟基苯并呋喃

3(2H)

酮为原料,在浓度50%的KOH溶液作用下与含有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并将部分含多甲氧基的橙酮衍生物通过BBr3脱甲基处理得到化合物A1

A16;将含有羟基取代的茚酮与含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醛在浓度50%的KOH溶液下进行羟醛缩反应,并将部分带有多甲氧基保护的橙酮衍生物通过BBr3脱甲基处理得到化合物B1

B16;将5

羟基

茚酮或6

羟基

茚酮与芳杂环甲醛在KOH溶液作用下反应得到化合物C1

C5;6

羟基苯并呋喃

3(2H)

酮与含不同取代基的肉桂醛反应,在浓度50%的KOH溶液下反应,并将部分带有多甲氧基保护的橙酮衍生物通过BBr3脱甲基处理得到化合物D1

D4;将含有羟基或甲氧基取代的茚酮与含不同取代基的肉桂醛在浓度50% KOH下溶液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并将部分带有多甲氧基保护的橙酮衍生物通过BBr3脱甲基处理得到化合物E1

E7。通过测定抗菌活性表明:化合物A6、A9、B3、D1、E1、E5对白色念球菌(CA)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A9对大肠杆菌(EC)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A1

A9、B1

B11、C1、D1

D3、E1

E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有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橙酮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类衍生物的结构式为:其中:化合物A1为(Z)
‑2‑
(4

氟苯亚甲基)
‑6‑
羟基苯并呋喃

3(2H)

酮;
化合物A2为(Z)
‑2‑
(4

氯亚苄基)
‑6‑
羟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A3为(Z)
‑2‑
(2

溴苯亚甲基)
‑6‑
羟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A4为(Z)
‑2‑
(3

溴苯亚甲基)
‑6‑
羟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A5为(Z)
‑6‑
羟基
‑2‑
(2

(三氟甲基)亚苯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A6为(Z)
‑6‑
羟基
‑2‑
(4

(三氟甲基)亚苯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A7为(Z)
‑2‑
(3,4

二羟基苯亚甲基)
‑6‑
羟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A8为(Z)
‑6‑
羟基
‑2‑
(3,4,5

三羟基苯亚甲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A9为(Z)
‑6‑
羟基
‑2‑
(2,3,4

三羟基苯亚甲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A10为(Z)
‑2‑
(2

氟苯亚甲基)
‑6‑
羟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A11为(Z)
‑6‑
羟基
‑2‑
(3

(三氟甲基)亚苯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A12为(Z)
‑2‑
(3,5

二氟苯亚甲基)
‑6‑
羟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A13为(Z)
‑2‑
(4

氯2

三氟甲基苯亚甲基)
‑6‑
羟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A14为(Z)
‑2‑
(4

羟基苯亚甲基)
‑6‑
羟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A15为(Z)
‑2‑
(4

胺基苯亚甲基)
‑6‑
羟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A16为(Z)
‑2‑
(2

胺基苯亚甲基)
‑6‑
羟基苯并呋喃

3(2H)

酮;化合物B1为(E)
‑6‑
羟基
‑2‑
苯亚甲基

2,3

二氢

1H


‑1‑
酮;化合物B2为(E)
‑2‑
(4

氟苯亚甲基)
‑6‑
羟基

2,3

二氢

1H


‑1‑
酮;化合物B3为(E)
‑2‑
(3,4

二氯苯亚甲基)
‑6‑
羟基

2,3

二氢

1H


‑1‑
酮;化合物B4为(E)
‑4‑
羟基
‑2‑
(3,4,5

三羟基苯亚甲基)

2,3

二氢

1H



1酮;化合物B5为(E)
‑5‑
羟基
‑2‑
(3

(三氟甲基)苯亚甲基)

2,3

二氢

1H


‑1‑
酮;化合物B6为(E)
‑2‑
(3,4

二羟基苯亚甲基)
‑6‑
羟基

2,3

二氢

1H



1酮;化合物B7为(E)
‑2‑
(3,4

二羟基苯亚甲基)
‑5‑
羟基

2,3

二氢

1H



1酮;化合物B8为(E)
‑2‑
(3,4

二羟基苯亚甲基)
‑4‑
羟基

2,3

二氢

1H


‑1‑
酮;化合物B9为(E)
‑4‑
羟基
‑2‑
(4

羟基

3,5

二甲氧基苯亚甲基)

2,3

二氢

1H

茚酮;化合物B10为(E)
‑6‑
羟基
‑2‑
(4

羟基

3,5

二甲氧基苯亚甲基)

2,3

二氢

1H



1酮;化合物B11为(E)
‑6‑
羟基
‑2‑
(3,4,5

三羟基苯亚甲基)

2,3

二氢

1H



1酮;化合物B12为(E)
‑2‑
(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吉艾克拜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