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890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核酸、其表达细胞、其用途及治疗癌症的医药组合物。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包含H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含有抗原或抗体的医药制品,特别是一种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Tcell engager)、核酸、其表达细胞、治疗癌症的医药组合物以及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表达细胞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及标靶治疗等。肿瘤免疫疗法为上述治疗方法以外的另一种治疗肿瘤的方法,系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物质诱导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阻止肿瘤的生长、扩散和复发,以达到清除或控制肿瘤的目的。
[0003]近年来免疫系统在治疗癌症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主要的肿瘤免疫疗法包含两大类,一种为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的活化来恢复自身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力;另一种为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通过对T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以提高其对肿瘤细胞的抗原辨识和杀伤能力。此外,另一种新的免疫疗法

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体(bispecific Tcell engager,BiTE)也值得关注,BiTE是一种由2种单株抗体的单链可变结构域(single

chain fragment variables,scFvs)组成的抗体分子,其具有2个分子钩,可分别特异性地辨识靶细胞表面的抗原和T细胞表面的CD3分子,因此可同时激活T细胞并辨识癌细胞。
[0004]根据肿瘤的存在方式,可以分为实体瘤和非实体瘤。实体瘤临床上常有明确的肿块,主要应用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而非实体瘤大多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通常表现为无明确的肿块,以化疗为主。目前应用于临床上CAR免疫细胞和BiTE的肿瘤免疫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治疗比较有效,但对实体肿瘤的作用有限,肿瘤相关靶点蛋白的选择对治疗效果非常关键,是以如何提高CAR免疫细胞或BiTE在实体瘤中的治疗效果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核酸、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表达细胞、其用途以及治疗癌症的医药组合物。所述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包含与肿瘤细胞具有优异的特异性结合能力的HLA

G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以及可以特异性辨识T细胞表面的CD3分子以及肿瘤细胞表面的PD

L1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体。所述核酸编码所述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所述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表达细胞包含所述核酸,其表达所述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可以特异性的靶向肿瘤细胞,避免脱靶效应,并可以同时激活的T细胞并阻断免疫检查点活化,进而有效地毒杀肿瘤细胞,是以可用于制备诱导哺乳类动物的肿瘤细胞死亡的药物。而所述治疗癌症的医药组合物包含所述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表达细胞,
可有效地毒杀肿瘤细胞进而治疗癌症。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一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其从N端至C端依序包含HLA

G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和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体。HLA

G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包含HLA

G单域抗体单元、跨膜域和CD3z信息传递域。HLA

G单域抗体单元与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leukocyte antigen G,HLA

G)特异性结合,而HLA

G单域抗体单元包含至少一HLA

G单域抗体,且至少一HLA

G单域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及/或SEQ ID NO:2所示。跨膜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9、SEQ ID NO:21、SEQ ID NO:23或SEQ ID NO:29所示,CD3z信息传递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5所示。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体连接于HLA

G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的C端,且包含PD

L1单域抗体单元和CD3e单域抗体。PD

L1单域抗体单元与程式性死亡

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

L1)特异性结合,PD

L1单域抗体单元包含至少一PD

L1单域抗体,且至少一PD

L1单域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及/或SEQ ID NO:6所示。CD3e单域抗体与CD3e分子特异性结合,且CD3e单域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0007]依据前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可更包含第一信号肽,其连接于HLA

G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的N端,且第一信号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
[0008]依据前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可更包含CD8铰链区,其串接HLA

G单域抗体单元和跨膜域。
[0009]依据前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可更包含P2A肽,其串接HLA

G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和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体。
[0010]依据前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可更包含第二信号肽,其连接于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体的N端,且第二信号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
[0011]依据前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其中HLA

G单域抗体单元可阻断HLA

G与HLA

G受体的相互作用及/或结合。
[0012]依据前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其中HLA

G受体可为KIR2DL4及/或LILRB1。
[0013]依据前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其中PD

L1单域抗体单元可阻断PD

L1与PD

L1受体的相互作用及/或结合。
[0014]依据前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其中PD

L1受体可为细胞程式性死亡蛋白

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

1)。
[0015]依据前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其中CD3e单域抗体可激活及/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其特征在于,从N端至C端依序包含:一HLA

G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包含:一HLA

G单域抗体单元,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

G)特异性结合,该HLA

G单域抗体单元包含至少一HLA

G单域抗体,且该至少一HLA

G单域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及/或SEQ ID NO:2所示;及一跨膜域,该跨膜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9、SEQ ID NO:21、SEQ ID NO:23或SEQ ID NO:29所示;一CD3z信息传递域,该CD3z信息传递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5所示;以及一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体,连接于该HLA

G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的C端,该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体包含;一PD

L1单域抗体单元,其与程式性死亡

配体1(PD

L1)特异性结合,该PD

L1单域抗体单元包含至少一PD

L1单域抗体,且该至少一PD

L1单域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及/或SEQ ID NO:6所示;及一CD3e单域抗体,其与CD3e分子特异性结合,该CD3e单域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一信号肽,该第一信号肽连接于该HLA

G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的N端,且该第一信号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CD8铰链区,该CD8铰链区串接该HLA

G单域抗体单元和该跨膜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P2A肽,该P2A肽串接该HLA

G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和该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信号肽,该第二信号肽连接于该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体的N端,且该第二信号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其特征在于,该HLA

G单域抗体单元阻断HLA

G与一HLA

G受体的相互作用及/或结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及T细胞衔接体,其特征在于,该HLA

G受体为KIR2DL4及/或LILRB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异性单域抗体嵌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阳邱绍智黃士维潘志明詹佳颖陈美智林育全吴仲峻
申请(专利权)人:长圣国际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