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驱增压单元、直驱增压模块、直驱增压系统、往复泵、压缩机和加氢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868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直驱增压单元、直驱增压模块、直驱增压系统、往复泵、压缩机和加氢站,该单元包括机械式线性驱动组件和活塞组件,线性驱动组件为偏心轮机构,线性驱动组件连接有第一缸体,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活塞头,第一活塞头配合于第一缸体中,线性驱动组件驱动活塞杆往复运动,带动第一活塞头压缩第一缸体中流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械式往复运动的活塞在缸体中压缩流体,可以达到很高的泵冲,线性驱动组件对活塞杆为机械换向,该直驱增压单元结构简单易制造,成本低,效果良好,可用于流体压缩及增压加压。压。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驱增压单元、直驱增压模块、直驱增压系统、往复泵、压缩机和加氢站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特别是一种直驱增压单元、直驱增压模块、直驱增压系统、往复泵、压缩机和加氢站。

技术介绍

[0002]加氢站是为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或者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的内燃机车等进行燃料加注的专门场所,其中氢气压缩机是加氢站高压储氢路线的核心装备。为保证氢气的纯度和压缩比,现在国内加氢站采用的压缩机多数为金属隔膜压缩机和液驱活塞式压缩机。
[0003]金属隔膜压缩机是通过活塞推动液压油,进而驱动金属膜片在缸体中做往复运动来压缩氢气。这种金属隔膜压缩机结构复杂,膜片使用寿命低,盖板的特殊表面加工相对困难,制造价格高。
[0004]液驱活塞式压缩机,则通过液压油推动缸体活塞杆做往复运动进行氢气压缩,可带载启停,空间紧凑,占地面积小。但是由于采用油压驱动的原因,频繁换向造成控制复杂,特别是多缸控制,并存在液压油泄漏问题。液压系统换向频次不能过高,也限制了设备排量的提高,高压液压源噪音大的问题也比较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驱增压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驱动组件(1)和活塞组件(5),所述线性驱动组件(1)为偏心轮机构,所述线性驱动组件(1)连接有第一缸体(3),所述活塞组件(5)包括活塞杆(51),所述活塞杆(5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活塞头(52),所述第一活塞头(52)配合于所述第一缸体(3)中,所述线性驱动组件(1)驱动所述活塞杆(51)往复运动,带动所述第一活塞头(52)压缩所述第一缸体(3)中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增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组件(1)包括驱动环(11)和曲拐(13),所述驱动环(11)上偏心设有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与所述驱动环(11)的偏心距为e,所述曲拐(13)的偏心距为e,所述曲拐(13)的主轴颈配合于所述安装孔(12)中,所述曲拐(13)的连杆轴颈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杆(51),所述驱动环(11)和所述曲拐(13)能够以相同的角速度和相反的方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驱增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组件(1)包括若干个所述曲拐(13),所有所述曲拐(13)依次连接形成曲轴,每个所述曲拐(13)转动连接一个所述活塞杆(51),每个所述活塞杆(51)具有对应的所述第一缸体(3),所述活塞杆(51)往复运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小为对应所述曲拐(13)之间的夹角大小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增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3)和所述线性驱动组件(1)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过渡腔(2),所述过渡腔(2)依次串联连接,所述活塞杆(51)穿过所有所述过渡腔(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驱增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腔(2)上设有泄漏回收口,每个所述过渡腔(2)通过所述泄漏回收口连接回收组件(6)。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驱增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腔(2)连接所述线性驱动组件(1)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刮油密封组件(2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驱增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过渡腔(2)中包括若干个腔体。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直驱增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组件(1)连接有第二缸体(4),所述第二缸体(4)和所述第一缸体(3)相对设置,所述活塞杆(5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活塞头(53),所述第二活塞头(53)配合于所述第二缸体(4)中,所述活塞杆(51)带动所述第二活塞头(53)压缩所述第二缸体(4)中流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驱增压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排流管路(7),所述进排流管路(7)包括进流管路和排流管路,所述第一缸体(3)包括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二缸体(4)包括第二压缩腔,所述进流管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所述排流管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驱增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排流管路(7)还包括支路,所述第二缸体(4)的所述进流管路上设有第一开关(71),所述第一缸体(3)的所述排流管路上设有第二开关(72),所述支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开关(72)之间的所述排流管路上,所述支路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71)和所述第二压缩腔之间的所述进流管路上,所述支路上设有第三开关(73)。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驱增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头(52)的两侧分别为所述第一缸体(3)的第一呼吸腔(31)和所述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二活塞头(53)的两侧分别为所述第二缸体(4)的第二呼吸腔(41)和所述第二压缩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权易文君麦洋程建杨永松谢梅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