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固体份、低腐蚀蔓延环氧底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799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固体份、低腐蚀蔓延环氧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底漆为甲组分和乙组分两者按10~16:1的质量比混合;其中,所述甲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含环氧树脂的复合树脂20~30%,有机溶剂10~13%,分散剂0.5%~2%,消泡剂0.5%~1%,氧化铁红15%~20%,云母4%~10%,防锈颜料10%~15%,沉钡15%~20%,重钙3%~20%,防沉剂1.5%~2%,附着力促进剂0.1%~2%;乙组分为固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氧底漆使用活性防锈颜料替代含铬防锈颜料,固含可达80%以上,高固低黏,刷涂、滚涂、喷涂等施工方式均适用。在钢结构、船舶、桥梁、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划伤、剐蹭等现象,水和空气等会沿划痕渗入到涂层与基材的界面上,引起界面上基材腐蚀,甚至出现腐蚀蔓延,进而加速涂层失效。层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固体份、低腐蚀蔓延环氧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固体份、低腐蚀蔓延环氧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环氧底漆通常是由环氧树脂、颜填料及溶剂组成,漆膜硬度高且耐腐蚀、耐碱、耐热性能较好。海洋防腐、化工钢结构及储罐等方面广泛应用涂层对基材进行防护,但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涂层剐蹭、划伤等现象,若空气、水等介质沿划伤部位渗入到金属与基材的界面上,界面上的基材会与渗入的水分子、空气等介质反应,导致基材腐蚀,甚至发生腐蚀蔓延情况,涂层的湿态附着力下降甚至丧失,涂层出现大面积起泡、脱落,加速涂层失效,造成更大程度的浪费。因此,提高涂层的湿态附着性能,降低腐蚀蔓延的情况具有重大意义。
[0003]专利CN112457744A中给出了一种石墨烯改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涂料由AB组分混合后制备而成,A组分由环氧树脂、石墨烯分散液、复合磷酸盐、湿附着促进剂、涂料助剂、稀释剂和纳米磷酸锌组成,B组分由固化剂和稀释剂制备而成。该涂层盐雾性能可达1750h,但仅盐雾336h后划格附着力为0级,涂层湿态附着力保持0级的盐雾时长并不突出,可见随盐雾时间不断延长,涂层的湿态附着力可能下降,腐蚀持续蔓延。此外,该涂层中使用石墨烯材料为纳米材料范畴,若想达到既定效果,必须将该材料分散至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尺度,这就对制漆设备和制漆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利于大规模量产;若分散不均匀,石墨烯反而产生团聚现象从而使漆膜产生缺陷,使得水、空气等腐蚀介质更快到达缺陷处加速基材的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钢结构、船舶、桥梁以及机械设备等涂层划伤导致的腐蚀蔓延问题提供的一种高固体份、低腐蚀蔓延环氧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高固体份、低腐蚀蔓延环氧底漆,底漆为甲组分和乙组分两者按10~16:1的质量比混合;其中,
[0007]所述甲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含环氧树脂的复合树脂20~30%,有机溶剂10~13%,分散剂0.5%~2%,消泡剂0.5%~1%,氧化铁红15%~20%,云母4%~10%,防锈颜料10%~15%,沉钡15%~20%,重钙3%~20%,防沉剂1.5%~2%,附着力促进剂0.1%~2%;
[0008]乙组分为固化剂。
[0009]优选高固体份、低腐蚀蔓延环氧底漆为
[0010]所述甲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含环氧树脂的复合树脂20~25%,有机溶剂11~13%,分散剂0.5%~1%,消泡剂0.5%~0.7%,铁红15%~18%,云母4%~8%,防锈颜料
10%~15%,沉钡15%~18%,重钙3%~10%,防沉剂1.5%~2%,附着力促进剂0.5%~2%;
[0011]所述乙组分为固化剂。
[0012]所述防锈颜料为磷酸锌、钼酸锌、复合铁钛粉、三聚磷酸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硅烷偶联剂(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硫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乙烯基硅烷、脲基硅烷以及异氰酸酯基硅烷,如KH550、KH560、KH570等)、改性硅烷偶联剂(如增强烷氧基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双氨基型官能团硅烷等)、磷酸酯类促进剂(如AKN

6150、XYS

1985

22等)、酞酸酯类促进剂(如AC

100、AC

101、AC

105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所述含环氧树脂的复合树脂为E20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E51环氧树脂中任意两种或三种;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苯和正丁醇;
[0015]所述固化剂为酚醛胺、聚酰胺、酚醛酰胺、改性酚醛酰胺、改性曼尼希碱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所述填料为氧化铁红、滑石、重钙、沉钡、片状云母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所述防沉剂为蓖麻油衍生物、气相二氧化硅、有机膨润土(水辉石与季铵盐反应而成)、聚烯烃蜡、改性氢化蓖麻油(例如CR Super)、改性聚脲的N

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例如BYK

410、钛酸酯偶联剂)、聚酰胺蜡系列(如海明斯P200X防沉剂、楠本Disparlon6900

20X)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8]所述分散剂为有机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为脂肪酸类、脂肪族酰胺类和酯类(例如乙撑基双硬酯酰胺、硬脂酸单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等),石蜡类、金属皂基类(硬脂酸钡、硬脂酸锌等),低分子蜡类的一种或几种。
[0019]所述消泡剂为非硅型(醇类、脂肪酸、磷酸酯、矿物油、酰胺类),聚醚型(GP型、GPE型、GPES型),有机硅类(固体型、乳液型、溶液型和油型),聚醚改性有机硅型的一种或几种。
[0020]所述片状云母为目数为300目到1500目之间的白云母、金云母、绢云母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所述重钙为工业级600目~1500目的一种或几种;
[0022]所述氧化铁红为工业级600目以上的一种或几种;
[0023]所述磷酸锌为工业级普通级及高纯度磷酸锌的一种或几种;
[0024]所述钼酸锌为工业级钼酸锌的一种或几种;
[0025]所述三聚磷酸铝为工业级600目以上的一种或几种;
[0026]所述复合铁钛粉为工业级复合铁钛粉的一种或几种;
[0027]所述沉钡为工业级325目~2000目沉钡的一种或几种;
[0028]优选:
[0029]所述防锈颜料为按质量比为磷酸锌、钼酸锌和三聚磷酸铝两种以上;
[0030]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硅烷偶联剂和/或改性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1]所述含环氧树脂的复合树脂为环氧树脂为E20环氧树脂和E51环氧树脂;
[0032]所述固化剂为酚醛酰胺固化剂。
[0033]进一步优选:
[0034]所述含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为E20环氧树脂与E51环氧树脂按质量比为3~5:1复
配体系;
[0035]所述防锈颜料为按质量比为磷酸锌:钼酸锌:三聚磷酸铝:复合铁钛粉=1~4:1~4:1:1;
[0036]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苯与正丁醇按重量比2~6:1混合而成的溶剂;
[0037]所述重钙为工业级800目~1000目的一种或几种;
[0038]所述沉钡为工业级600目~1000目沉钡的一种或几种;
[0039]所述片状云母为目数为600目到1000目之间的白云母中的一种或几种;
[0040]所述防沉剂为有机膨润土;
[0041]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酸类、脂肪族酰胺类和酯类的一种或几种;
[0042]所述消泡剂为非硅型(醇类、脂肪酸、磷酸酯、矿物油、酰胺类)的一种或几种。
[0043]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改性硅烷偶联剂(如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固体份、低腐蚀蔓延环氧底漆,其特征在于:底漆为甲组分和乙组分两者按10~16:1的质量比混合;其中,所述甲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含环氧树脂的复合树脂20~30%,有机溶剂10~13%,分散剂0.5%~2%,消泡剂0.5%~1%,氧化铁红15%~20%,云母4%~10%,防锈颜料10%~15%,沉钡15%~20%,重钙3%~20%,防沉剂1.5%~2%,附着力促进剂0.1%~2%;乙组分为固化剂。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固体份、低腐蚀蔓延环氧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含环氧树脂的复合树脂20~25%,有机溶剂11~13%,分散剂0.5%~1%,消泡剂0.5%~0.7%,铁红15%~18%,云母4%~8%,防锈颜料10%~15%,沉钡15%~18%,重钙3%~10%,防沉剂1.5%~2%,附着力促进剂0.5%~2%;乙组分为固化剂。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固体份、低腐蚀蔓延环氧底漆,其特征在于:防锈颜料为磷酸锌、钼酸锌、复合铁钛粉、三聚磷酸铝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硅烷偶联剂、改性硅烷偶联剂、磷酸酯类促进剂、酞酸酯类促进剂和锆酸酯类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几种。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固体份、低腐蚀蔓延环氧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环氧树脂的复合树脂为E20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E51环氧树脂中任意两种或三种;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苯和正丁醇;所述固化剂为酚醛胺、聚酰胺、酚醛酰胺、改性酚醛酰胺、改性曼尼希碱中的一种或几种。5.按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美慧吴井龙韩悦康鑫周乃羽关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