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地下防渗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86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塘地下防渗透结构,属于鱼塘地下防渗透结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位于边沿的防渗膜直接暴露在外,防渗膜易被人为或受环境影响损坏,从而造成防渗效果差或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依次设置在鱼塘坑体上的第一混凝土层、防水层、防渗膜和第二混凝土层,位于底部的第二混凝土层上还设置有泥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鱼塘养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鱼塘养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鱼塘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塘地下防渗透结构


[0001]一种鱼塘地下防渗透结构,用于鱼塘养殖,属于鱼塘地下防渗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鱼塘养鱼是淡水养殖的重要手段。大部分鱼塘是人为建造的,对于人为建造鱼塘时,往往需要考虑鱼塘是否存在渗水等情况,现有技术中,人们常常采用的方式是在鱼塘内辅设防渗膜,然后再放水来进行鱼的养殖来解决这一问题,虽然短时间内确认能起到很好的防渗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3]1.位于边沿的防渗膜直接暴露在外,防渗膜易被人为或受环境影响损坏,从而造成防渗效果差或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0004]2.现有鱼塘结构也不利于鱼塘底部的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塘地下防渗透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位于边沿的防渗膜直接暴露在外,防渗膜易被人为或受环境影响损坏,从而造成防渗效果差或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鱼塘地下防渗透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鱼塘坑体上的第一混凝土层、防水层、防渗膜和第二混凝土层,位于底部的第二混凝土层上还设置有泥土层。
[0008]进一步,所述防水层与防渗膜之间设置有第三混凝土层。
[0009]进一步,所述鱼塘坑体上设置有与第一混凝土层相配合的加强桩。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为带沙石的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和第三混凝土层为素混凝土层。
[0011]进一步,所述泥土层的厚度为20cm

25cm。
[0012]进一步,所述鱼塘坑体的底部设置有与鱼塘坑体的一相对侧壁相连接的集泥沟,位于集泥沟两侧的鱼塘坑体的底部向集泥沟相倾斜,并且集泥沟内设置有一排泥管,排泥管的另一端延伸出鱼塘坑体。
[0013]进一步,位于集泥沟中的排泥管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排泥孔。
[0014]进一步,位于集泥沟两侧的鱼塘坑体的底部向集泥沟倾斜的角度为8
°‑
15
°

[0015]进一步,所述集泥沟上等间距活动设置有多块石板,石板与排泥孔相对应,且石板的长度和宽度比排泥孔的直径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一、本技术在鱼塘坑体上依次设置第一混凝土层、防水层、防渗膜和第二混凝土层,并在位于底部的第二混凝土层上还设置有泥土层,通过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可有效保护防水层和防渗膜不受人为或环境影响而损坏,而设置防水层和防渗膜便于起到双层防渗效果,从而起到较好的防渗效果,而设置泥土层的目的是便于在鱼塘内进行植
物种植,更利于鱼的养殖,因此,采用此结构防渗效果佳、且维护成本低;
[0018]二、本技术设置第三混凝土层的目的是,便于将防水层和防渗膜进行分离,防止同时受损,从而造成防渗效果差的问题;
[0019]三、本技术设置加强桩的目的是防止出现沉降,造成第一混凝土层、防水层、防渗膜和第二混凝土层开裂,从而造成防渗效果差的问题;
[0020]四、本技术限定泥土层的厚度,可有效防止淤泥过多,淤泥中耗氧物质过多,从而造成鱼缺氧的问题;
[0021]五、本技术设置集泥沟和排泥管的目的是便于通过倾斜设置的底面将淤泥汇集到集泥沟,再通过排泥管排出(可直接排出,也可通过泵抽出),也便定期进行底部部分淤泥的清理,防止淤泥过多;
[0022]六、本技术在排泥管上设置多个排泥孔,目的是便于分区域排泥,防止定点排泥,其它位置的淤泥过多的问题;
[0023]七、本技术限定鱼塘坑体的底部向集泥沟倾斜的角度,目的是防止倾斜过大,底面无法堆积泥土或淤泥,过小,集泥沟无法收集到淤泥,即倾斜面上的淤泥不易滑入集泥沟;
[0024]八、本技术设置石板的目的是防止排泥孔上堆积过多淤泥,排泥孔易出现堵塞的问题,通过设置石板,可有效将倾斜面滑下的淤泥阻挡在两两石板之间,以大大降低淤泥直接将整个排泥孔堵塞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中位于鱼塘坑体底部上、且排泥管为直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中位于鱼塘坑体底部上、且排泥管为从鱼塘坑体上部排出淤泥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位于鱼塘坑体侧壁的结构;
[0029]图中:1

第一混凝土层、2

防水层、3

防渗膜、4

第二混凝土层、5

泥土层、6

第三混凝土层、7

加强桩、8

集泥沟、9

排泥管、10

排泥孔、11

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塘地下防渗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鱼塘坑体上的第一混凝土层(1)、防水层(2)、防渗膜(3)和第二混凝土层(4),位于底部的第二混凝土层(4)上还设置有泥土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塘地下防渗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与防渗膜(3)之间设置有第三混凝土层(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塘地下防渗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塘坑体上设置有与第一混凝土层(1)相配合的加强桩(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塘地下防渗透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混凝土层(4)和第三混凝土层为素混凝土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塘地下防渗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土层(5)的厚度为20cm

25c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鱼塘地下防渗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明中顾道佳顾道君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市叙州区钧添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