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拼缝亲肤透孔坯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741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拼缝亲肤透孔坯布,涉及纺织织物,旨在解决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材质以及特点的布料,而常规需要通过裁缝等操作对坯布进行拼缝,导致衣物在拼缝处存在异物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层,基层沿其平面的经向方向设有间隔设置的吸湿导湿部以及透气排汗部,吸湿导湿部和透气排汗部分别采用经纱与纬纱机织成斜纹组织和网眼组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织物具有柔软、光滑以及具备良好延展性的特点,同时通过网眼组织上自然形成的网眼组织,能提高坯布的透气效果,进而实现无拼缝的坯布具备良好的柔软、舒适、透气等效果,同时通过竹纤维或麻纤维具备的高吸湿导湿、抗菌抑菌的效果,提高坯布的舒适性。提高坯布的舒适性。提高坯布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拼缝亲肤透孔坯布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织物,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无拼缝亲肤透孔坯布。

技术介绍

[0002]坯布是指供印染加工用的本色棉布。工业上的坯布一般是指布料,或者是层压的坯布,上胶的坯布等。依照原料分类壳分为:纯纺织物、混纺织物、混并织物、交织织物,而按照织物原料是否染色分为白坯织物和色织物。
[0003]人们常将坯布经漂洗、色染、印花及定型整理制成用作衣物、家居织物的材料,尤其在用作贴身的衣服时,由于坯布的组织结构相对单一,在制作成衣物成品时,在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材质以及特点的布料,而常规需要通过裁缝等操作对坯布进行拼缝,导致衣物在拼缝处存在异物感,影响坯布的舒适度。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拼缝亲肤透孔坯布。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拼缝亲肤透孔坯布,包括基层,所述基层沿其平面的经向方向设有间隔设置的吸湿导湿部以及透气排汗部,所述吸湿导湿部和透气排汗部分别采用经纱与纬纱机织成斜纹组织和网眼组织。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层采用由斜纹组织和网眼组织一体进行编织,从而使面料或坯布具备斜纹组织以及网眼组织特有的物理性能,省去了后续整理过程中对多种单一组织坯布或布料的拼缝操作,并且由于斜纹组织的交织点少,使得织物具有柔软、光滑以及具备良好延展性的特点,同时通过网眼组织上自然形成的网眼组织,能提高坯布的透气效果,进而实现无拼缝的坯布具备良好的柔软、舒适、透气等效果。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纱包括吸湿导湿纱以及加弹纱,所述吸湿导湿纱沿经向方向自吸湿导湿部延展至透气排汗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纱采用吸湿导湿纱以及加弹纱,通过吸湿导湿纱沿基布的经向从吸湿导湿部延展至透气排汗部,能实现吸湿导湿部吸收的汗液经由吸湿导湿纱向透气排汗部输送,借助透气排汗部处的网眼组织,在织物两侧的气流进行交互流动时,能加速带走吸湿导湿纱上吸附的汗液等水分,达到排汗速干的效果。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湿导湿纱在吸湿导湿部交织形成有若干阵列分布的浮线,所述吸湿导湿纱包括纱芯以及包裹于纱芯外的捻纱,所述纱芯由若干股丙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捻纱由若干股竹纤维或麻纤维加捻而成。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湿导湿纱形成浮线,能增大吸湿导湿纱与皮肤接触的面积,进而能更加高效的进行吸湿排湿,于此同时,吸湿导湿纱采用丙纶纤维作为纱芯,以竹纤维或麻纤维具备高吸湿和疏导能力的纤维,借助毛细作用以达到吸湿导湿纱的快速吸
湿,且通过丙纶的疏水性,能减少纱线吸附水分的残留,具备更好的速干能力。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弹纱由若干股富强纤维加捻而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弹纱采用富强纤维制成,通过富强纤维的亲肤性和柔软度,能提高基布的手感。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纬纱包括弹力纱线以及股纱,所述弹力纱线与吸湿导湿纱和加弹纱以二上一下斜纹编织成斜纹组织,所述股纱与吸湿导湿纱和加弹纱编织成网眼组织,相邻所述股纱与相邻两吸湿导湿纱线之间绞纱形成若干网眼。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纬纱采用弹力纱线,能提供基层具备良好的延展性和回弹性,并且借助股纱之间相互绞纱形成的网眼,提高基层的透气性。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力纱线由若干股莱卡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股纱由若干股海岛纤维加捻而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力纱线采用莱卡纤维,通过莱卡纤维具备良好的弹性以及耐磨特性,能提高基层的使用寿命,并且股纱采用海岛纤维,通过海岛纤维在毛细原理作用下具备良好的吸湿导湿能力,故而在绞纱时,股纱能将吸湿导湿纱中的水分通过股纱在纬向方向上进行铺张,加速汗液等水分的疏散风干。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基层采用由斜纹组织和网眼组织一体进行编织,从而使面料或坯布具备斜纹组织以及网眼组织特有的物理性能,省去了后续整理过程中对多种单一组织坯布或布料的拼缝操作,并且由于斜纹组织的交织点少,使得织物具有柔软、光滑以及具备良好延展性的特点,同时通过网眼组织上自然形成的网眼组织,能提高坯布的透气效果,进而实现无拼缝的坯布具备良好的柔软、舒适、透气等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图,用于表示基层表面的结构;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组织结构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吸湿导湿纱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0025]图中:1、吸湿导湿部;2、透气排汗部;3、吸湿导湿纱;4、加弹纱;5、纱芯;6、捻纱;7、弹力纱线;8、股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7]一种无拼缝亲肤透孔坯布,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层,基层沿其平面的经向方向设有间隔设置的吸湿导湿部1以及透气排汗部2,吸湿导湿部1和透气排汗部2分别采用经纱与纬纱机织成斜纹组织和网眼组织,其中,经纱包括吸湿导湿纱3以及加弹纱4,吸湿导湿纱3沿经向方向自吸湿导湿部1延展至透气排汗部2。
[0028]如图3至图5所示,吸湿导湿纱3在吸湿导湿部1交织形成有若干阵列分布的浮线,吸湿导湿纱3包括纱芯5以及包裹于纱芯5外的捻纱6,纱芯5由若干股丙纶纤维加捻而成,捻
纱6由若干股竹纤维或麻纤维加捻而成,加弹纱4 由若干股富强纤维加捻而成,而纬纱包括弹力纱线7以及股纱8,弹力纱线7与吸湿导湿纱3和加弹纱4以二上一下斜纹编织成斜纹组织,股纱8与吸湿导湿纱3和加弹纱4编织成网眼组织,相邻股纱8与相邻两吸湿导湿纱3线之间绞纱形成若干网眼,其中弹力纱线7由若干股莱卡纤维加捻而成,股纱8由若干股海岛纤维加捻而成。
[0029]如图3所示,透气排汗部2由股纱8和吸湿导湿纱3、捻纱6进行编织形成若干沿经向长度方向设置的网眼,并且位于网眼两侧的吸湿导湿纱3、捻纱6与股纱8以一上一下经纬编织的方式编织成平纹组织,实现透气排汗部2的厚度小在吸湿导湿部1的厚度。
[0030]基层采用由斜纹组织和网眼组织一体进行编织,从而使面料或坯布具备斜纹组织以及网眼组织特有的物理性能,省去了后续整理过程中对多种单一组织坯布或布料的拼缝操作,并且由于斜纹组织的交织点少,使得织物具有柔软、光滑以及具备良好延展性的特点,同时通过网眼组织上自然形成的网眼组织,能提高坯布的透气效果,进而实现无拼缝的坯布具备良好的柔软、舒适、透气等效果,并且通过吸湿导湿纱3沿基布的经向从吸湿导湿部1延展至透气排汗部2,能实现吸湿导湿部1吸收的汗液经由吸湿导湿纱3向透气排汗部2输送,借助透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拼缝亲肤透孔坯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所述基层沿其平面的经向方向设有间隔设置的吸湿导湿部(1)以及透气排汗部(2),所述吸湿导湿部(1)和透气排汗部(2)分别采用经纱与纬纱机织成斜纹组织和网眼组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拼缝亲肤透孔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包括吸湿导湿纱(3)以及加弹纱(4),所述吸湿导湿纱(3)沿经向方向自吸湿导湿部(1)延展至透气排汗部(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拼缝亲肤透孔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导湿纱(3)在吸湿导湿部(1)交织形成有若干阵列分布的浮线,所述吸湿导湿纱(3)包括纱芯(5)以及包裹于纱芯(5)外的捻纱(6),所述纱芯(5)由若干股丙纶纤维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挺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多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