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343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面料,涉及纺织面料,包括内层和表层,内层与表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在一起,内层通过第一坯布浸轧抑菌防霉整理剂得到,表层通过第二坯布浸轧抗皱防污整理剂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纱线制备、坯布织造、坯布浸轧、面料制备、面料漂洗、抽样质检、入库存放的制备工艺流程,制成的面料强度较高,内层通过第一坯布浸轧抑菌防霉整理剂得到,使得面料比较耐存放,表层通过第二坯布浸轧抗皱防污整理剂得到,使得面料比较耐穿着,则通过这一系列设置,使得面料在制成衣服后穿着舒适性较高。服后穿着舒适性较高。服后穿着舒适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面料已不再只是服装的一种简单材质,而是逐渐演化成为服装的一个主体灵魂支柱。从产品风格、产品设计、工艺技术、艺术美感诸方面综合来看,新世纪纺织面料的流行趋势可概括为轻质、舒适、闪光、透明、花色、质感、复合、功能、绿色、保健这二十个字。
[0003]现有的面料在制成衣服并进行穿着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有一些影响穿着舒适性的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是不耐穿及不耐存放的问题。对于不耐穿的问题,主要包括穿着时容易脏及容易褶皱变形的问题,面料之所以容易脏,主要是由于传统的纺织纤维对于水和油渍较为敏感导致的,当有水或者油渍掉落到衣服上时,油渍或者水会吸附在衣服上形成油斑或者水斑,从而导致脏污产生,而面料之所以容易褶皱变形,主要是由于纤维本身是有弹性的,水平受力也会使材料发生形变,而纤维回弹性没那么快,也没那么好,所以容易形成褶皱,而对于不耐存放的问题,主要包括存放时容易滋生细菌及容易发霉的问题,面料之所以容易滋生细菌,主要是由于面料内部的微生物以人体分泌的汗液、油脂、皮屑或织物本身的分解物质作为营养品迅速繁殖,从而形成大量有害的细菌,而面料之所以容易发霉,主要是由于面料与外界水汽接触导致内部被润湿,由于水汽无法快速排干从而容易导致霉变,则由于不耐穿及不耐存放的问题的存在,影响面料制成衣服后的穿着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具有抑菌防霉、抗皱防污的效果,制成衣服后穿着舒适性较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面料,包括内层和表层,所述内层与表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在一起,所述内层通过第一坯布浸轧抑菌防霉整理剂得到,所述表层通过第二坯布浸轧抗皱防污整理剂得到,其中,
[0006]所述抑菌防霉整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0007]甲醇10

15份;
[0008]壳聚糖8

10份;
[0009]柠檬酸6

12份;
[0010]有机硅15

20份;
[0011]三聚磷酸钠6

12份;
[001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

10份;
[0013]二环氧三甘醇缩水甘油醚2

5份;
[0014]海藻酸钠3

8份;
[0015]分散剂3

5份;
[0016]余量为水;
[0017]所述抗皱防污整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0018]聚氨酯10

20份;
[0019]乙二醇5

15份;
[0020]磷酸氢钙5

10份;
[0021]四甲基氟化铵15

30份;
[0022]甲醇12

20份;
[0023]三乙醇胺20

30份;
[0024]六偏磷酸钠2

3份;
[0025]余量为水。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层通过第一坯布浸轧抑菌防霉整理剂得到,在面料制成衣服并进行穿着时,内层会与人体皮肤进行贴合,则抑菌防霉整理剂使得面料内部不易滋生细菌且不易产生霉变,则通过抑菌防霉整理剂的设置,使得面料比较耐存放,由于表层通过第二坯布浸轧抗皱防污整理剂得到,在面料制成衣服并进行穿着时,表层会暴露在外部,则抗皱防污整理剂使得面料不易变脏且不易褶皱变形,则通过抗皱防污整理剂的设置,使得面料比较耐穿着,则通过这一系列设置,使得面料在制成衣服后穿着舒适性较高。
[002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包括二针道的上针盘和二针道的下针筒针织而成的花型,所述花型六路一循环,花型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盘的排列顺序,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四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表层包括二针道的上针盘和二针道的下针筒针织而成的花型,花型六路一循环,这样的编织结构稳固性好,不易脱线,耐用性较好,且编织结构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手感。
[002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由若干抗菌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抗菌纱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外侧螺旋缠绕有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所述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绕线由若干竹炭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绕线由若干聚乳酸纤维加捻而成。
[0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层由若干抗菌纱线编织而成,抗菌纱线包括线芯及螺旋缠绕在线芯外侧的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且第一绕线由若干竹炭纤维加捻而成,竹炭纤维具有极好的抗菌抑菌效果,从而有效提升了内层的抗菌抑菌效果,第二绕线由若干聚乳酸纤维加捻而成,聚乳酸纤维具有环保、舒适、保暖性好的优点,且也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内层的抗菌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芯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相互螺旋交捻而成,所述第一纱线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纱线由若干粘胶纤维加捻而成。
[00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线芯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相互螺旋交捻而成,且第一纱线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涤纶纤维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保形性,从而保证了内层的结构强度,且使得面料不易褶皱变形,第二纱线由若干粘胶纤维加捻而成,粘胶
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从而使得面料制成衣服后进行穿着具有较好的吸汗效果,能够保证内层表面的干爽舒适,从而提升了由面料制成的衣服的穿着舒适性。
[0033]一种新型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34]1)纱线制备:对纤维依次进行除杂、松解、开松、梳理、精梳、牵伸、加捻后再进行卷绕,得到用于制备第一坯布和第二坯布的纱线;
[0035]2)坯布织造:将经过步骤1)处理得到的的纱线置于针织纬编大圆机进行织造,其中第二坯布在织造时需按照设计的花型结构,分别织成第一坯布和第二坯布,再对第一坯布和第二坯布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进行烘干;
[0036]3)坯布浸轧:分别对第一坯布和第二坯布进行浸轧,将抑菌防霉整理剂和抗皱防污整理剂通过浸轧方式分别施加到第一坯布和第二坯布上,得到内层和表层;
[0037]4)面料制备:将经过步骤3)处理得到内层和表层通过热熔胶粘接复合在一起,制成成品面料;
[0038]5)面料漂洗:将经过步骤4)处理得到的成品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1)和表层(2),所述内层(1)与表层(2)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在一起,所述内层(1)通过第一坯布浸轧抑菌防霉整理剂得到,所述表层(2)通过第二坯布浸轧抗皱防污整理剂得到,其中,所述抑菌防霉整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甲醇10

15份;壳聚糖8

10份;柠檬酸6

12份;有机硅15

20份;三聚磷酸钠6

1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 10份;二环氧三甘醇缩水甘油醚2

5份;海藻酸钠3

8份;分散剂3

5份;余量为水;所述抗皱防污整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氨酯10

20份;乙二醇5

15份;磷酸氢钙5

10份;四甲基氟化铵15

30份;甲醇12

20份;三乙醇胺20

30份;六偏磷酸钠2

3份;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2)包括二针道的上针盘和二针道的下针筒针织而成的花型,所述花型六路一循环,花型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盘的排列顺序,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四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由若干抗菌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抗菌纱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外侧螺旋缠绕有第一绕线(3)和第二绕线(4),所述第一绕线(3)和第二绕线(4)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绕线(3)由若干竹炭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飞波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多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