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772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具体涉及PU薄膜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两侧均设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电机间接带动两个螺纹杆进行旋转,从而使支撑板可以进行移动,而通过支撑板顶面的液压缸可以带动贴合板进行升降,而抽风机配合伸缩管以及两个吸附管,可以将薄膜盒内放置的PU薄膜进行吸附,随后通过贴合板下降配合贴合槽内的下合板,将PU薄膜进行贴合,以上步骤代替了人工对PU薄膜进行贴合,进而提高了薄膜贴合的效率。进而提高了薄膜贴合的效率。进而提高了薄膜贴合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PU薄膜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U薄膜其弹性佳,轻度高,在防水性上虽厚度极薄(0.012

0.035mm)却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之物性表现(可承受水压在10000mm水柱以上),利用高科技技术在材料中导入亲水剂使薄膜除了具有高防水性能外更具有极佳的透湿性(人体汗气可以在薄膜间自由穿透)。此一功能上的突破,配合纺织业的贴合加工技术,大大的提升纺织品的附加价值。现已广泛地应用于雪衣,风衣,防寒夹克,手套,帽子,床罩等用途。除此之外耐寒特性极佳,环保无毒可回收及分解,更使PU膜成为二十一世纪材料之主流。
[0003]现阶段对于生产完成的PU薄膜进行对齐贴合过程中,大都采用纯人工进行操作,不仅效率低下,且长时间工作也容易出现疲劳生产导致的贴合效果变差,因此,为了解决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底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两个所述连接杆(2)的外表面两侧均设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3),所述车体(1)的顶面四角均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杆(4),四个所述支撑杆(4)远离车体(1)顶面的一端分别设有用于移动的移动箱(5),两个所述移动箱(5)外表面的一侧共同设有用于同步旋转的同步箱(6),所述同步箱(6)外表面的一侧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供电盒(7),两个所述移动箱(5)的中间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顶面中部设有用于升降的液压缸(9),所述支撑板(8)的顶面设有用于吸附的抽风机(10),所述液压缸(9)的输出端设有用于贴合的贴合板(11),所述车体(1)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贴合台(14),所述贴合台(14)的顶面设有贴合槽(16),且贴合槽(16)位于贴合板(11)正下方,所述抽风机(10)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伸缩管(12),所述伸缩管(12)与贴合板(1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贴合板(11)包括上贴板(1101)和两个连接贴板(1103),所述上贴板(110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吸附管(1105),且伸缩管(12)与其中一个吸附管(110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吸附管(1105)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1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面贴合PU薄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箱(5)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501),两个所述螺纹杆(501)的外表面均套有移动块(502),两个所述移动块(502)的顶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503),且两个连接板(503)分别与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红徐晓东胡桂华陈卫丰赵德中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宏裕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