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库用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65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库用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壁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顶壁固定连接有同一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智能汽车充电器,所述智能汽车充电器前侧壁下方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充电接头,所述智能汽车充电器前侧壁上方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触控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整体采用双充电接头结构设计,车库用汽车充电桩进行使用时,其充电结构不单一,单次可进行两张汽车的充电,进行多个汽车的充电工作时,其效率较高,此外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采用加固的支撑结构设计,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的充电器结构采用双杆支撑结构设计,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的充电器结构支撑可靠性较好。较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库用汽车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库用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充能设备。其主要分为落地式充电桩和挂壁式充电桩,主要采取计时、计电度、计金额的充电方式。充电桩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000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06938477U的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桩,包括埋设在地面下的预埋筒,预埋筒内设置有充电桩,充电桩上设置有用于充电的插头,预埋筒的筒底设置有接线柱,接线柱与充电桩之间通过螺旋电缆连接,充电桩设置在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驱动充电桩上下移动,位于预埋筒的筒口处设置有盖板,盖板与水平移动机构连接,水平移动机构驱动盖板水平移动且与预埋筒的筒口靠近或远离,当汽车需要充电时,启动升降机构,将充电桩从预埋筒升起,当无需充电时,通过升降机构将充电桩降落至预埋筒最低端,并且水平移动机构驱动盖板将预埋筒盖起来,从而不影响道路或者其他场所人流及车辆的正常通行。
[0004]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现有车库用汽车充电桩进行使用时,其充电结构单一,单次只可进行一张汽车的充电,进行多个汽车的充电工作时,其效率较低,此外现有车库用汽车充电桩缺乏加固的支撑结构设计,现有车库用汽车充电桩的充电器结构大都为单杆支撑结构设计,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的充电器结构支撑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车库用汽车充电桩缺乏双充电结构设计与加固的充电器结构支撑结构设计。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库用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壁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顶壁固定连接有同一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智能汽车充电器,所述智能汽车充电器前侧壁下方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充电接头,所述智能汽车充电器前侧壁上方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触控屏,所述支撑杆下方两侧壁中间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加固块,两个所述加固块底壁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四个拐角处上下两侧壁之间开设有安装槽。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采用加固的支撑结构设计,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的充电器结构采用双杆支撑结构设计,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的充电器结构支撑可靠性较好,且可通过底座上的四个安装槽配合安装螺栓进行整体充电桩于车库对应安装工位上固定安装。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智能汽车充电器前侧壁中间位置下方由一侧向另
一侧呈水平等距离状设置有三个控制按钮,所述防护壳两侧壁中间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组安装架,每组所述安装架为两个且呈前后对称状设置,每组两个所述安装架相向一侧侧壁之间转动安装有绕线筒。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体采用双充电接头结构设计,车库用汽车充电桩进行使用时,其充电结构不单一,单次可进行两张汽车的充电,进行多个汽车的充电工作时,其效率较高。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智能汽车充电器后侧壁呈对称状开设有两组散热槽,每组所述散热槽为多个且呈自上而下等距离状设置,所述智能汽车充电器后侧壁下方中间位置电力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供电线,所述供电线远离智能汽车充电器一端固定连接有供电接头。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供电接头连接供电设备为智能汽车充电器供电,智能汽车充电器通电可通过两个充电接头配合充电线对汽车进行充电。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整体采用双充电接头结构设计,车库用汽车充电桩进行使用时,其充电结构不单一,单次可进行两张汽车的充电,进行多个汽车的充电工作时,其效率较高;
[0014]2.本技术通过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采用加固的支撑结构设计,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的充电器结构采用双杆支撑结构设计,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的充电器结构支撑可靠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充电器结构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结构立体图。
[0018]图中:1、底座;2、支撑杆;3、防护壳;4、智能汽车充电器;5、充电接头;6、控制按钮;7、触控屏;8、供电线;9、供电接头;10、安装架;11、绕线筒;12、加固块;13、安装槽;14、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0]请参阅图1

3,一种车库用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1,底座1顶壁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2,两个支撑杆2顶壁固定连接有同一防护壳3,防护壳3内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智能汽车充电器4,智能汽车充电器4前侧壁下方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充电接头5,智能汽车充电器4前侧壁上方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触控屏7,支撑杆2下方两侧壁中间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加固块12,两个加固块12底壁固定连接有底座1,底座1四个拐角处上下两侧壁之间开设有安装槽13,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采用加固的支撑结构设计,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的充电器结构采用双杆支撑结构设计,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的充电器结构支撑可
靠性较好,且可通过底座1上的四个安装槽13配合安装螺栓进行整体充电桩于车库对应安装工位上固定安装。
[0021]如图1

3所示,智能汽车充电器4前侧壁中间位置下方由一侧向另一侧呈水平等距离状设置有三个控制按钮6,防护壳3两侧壁中间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组安装架10,每组安装架10为两个且呈前后对称状设置,每组两个安装架10相向一侧侧壁之间转动安装有绕线筒11,整体采用双充电接头5结构设计,车库用汽车充电桩进行使用时,其充电结构不单一,单次可进行两张汽车的充电,进行多个汽车的充电工作时,其效率较高。
[0022]如图1

3所示,智能汽车充电器4后侧壁呈对称状开设有两组散热槽14,每组散热槽14为多个且呈自上而下等距离状设置,智能汽车充电器4后侧壁下方中间位置电力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供电线8,供电线8远离智能汽车充电器4一端固定连接有供电接头9,可通过供电接头9连接供电设备为智能汽车充电器4供电,智能汽车充电器4通电可通过两个充电接头5配合充电线对汽车进行充电。
[0023]本技术在使用时,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采用加固的支撑结构设计,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的充电器结构采用双杆支撑结构设计,整体车库用汽车充电桩的充电器结构支撑可靠性较好,且可通过底座1上的四个安装槽13配合安装螺栓进行整体充电桩于车库对应安装工位上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库用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壁呈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2),两个所述支撑杆(2)顶壁固定连接有同一防护壳(3),所述防护壳(3)内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智能汽车充电器(4);所述智能汽车充电器(4)前侧壁下方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充电接头(5),所述智能汽车充电器(4)前侧壁上方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触控屏(7);所述支撑杆(2)下方两侧壁中间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加固块(12),两个所述加固块(12)底壁固定连接有底座(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库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四个拐角处上下两侧壁之间开设有安装槽(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库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汽车充电器(4)前侧壁中间位置下方由一侧向另一侧呈水平等距离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金华杨林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迅捷智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