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痛测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59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压痛测定器,套筒内装有可沿其轴线移动的推杆,套筒内的压簧紧抵推杆,推杆上标有刻度。使用时推杆外端接触病灶处的皮肤,按压套筒,套筒与推杆的相对位移量表示压力程度。该压痛测定器可将压痛量化,以利于软组织损伤等疼痛的治疗及科研。(*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定压痛的器具。疼痛是医学临床上发生最为频繁的病症,对疼痛的研究是临床各科的重要课题。疼痛是患者的自觉行为,对它进行量化分析有困难。但定量科学分析是科研进步的重要步骤。所以,尽可能地量化疼痛程度是医学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动物实验,有辐射热、机械压力等方法量化疼痛,但在人体上,据我们所知,疼痛程度至今还没有简单的方法使其量化。显然,对全部疼痛进行量化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风湿病和软组织伤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痛症,这些病症主要表现为疼痛,且大多表现为压痛,因此,对压痛的量化能使我们基本掌握这些疾病的发病情况。而至今还没有量化压痛的客观办法。本技术之目的是给出一种对压痛程度进行较客观地测定的器具,以利于了解疾病的发病状况及科研。本技术所述的压痛测定器,在套筒内装有可沿套筒轴线移动的推杆,套筒内有紧抵推杆的压簧,推杆上标有刻度。本技术所述的压痛测定器,使用时,将推杆的外端抵住疼痛的病灶后按压套筒,推杆向套筒内移动同时压缩弹簧,推杆相对套筒的位移量可由推杆上的刻度显示,即表现了按压在皮肤上的力量。使用所述的压痛测定器,可测定病灶开始有压痛感和痛不可忍时的压力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致痛压力的变化情况,从而利于医生了解、对照病情变化。所述的压痛测定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风湿内科、骨伤、推拿、针灸等临床应用,尤其适合于风湿病,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科研。大量积累量化的压痛数据,将有利于对疼痛的科学研究。附图说明图1压痛测定器的剖视图;图2压痛测定器的剖视图。实施例一如图1套筒1内装有可沿其轴线移动的推杆2,套筒内的压簧3两端分别抵住套筒1内端壁和推杆2内端。推杆2上有刻度4以显示推杆相对套筒的位移量。推杆2外端连接触头5。触头5的端面可分别为弧面或平面。触头5的形状可分为大圆形、小圆形、锥形、矩形等,以适于应用在不同体位。如臂部等肌肉丰厚处用大圆形触头,关节附近肌肉薄处用小圆形触头,穴位处用锥形触头,关节上用矩形触头。推杆2与触头5以螺纹连接为佳,便于针对需要更换触头5。实施例二如图2推杆2内端是刻度杆2a,刻度杆2a贯穿压簧3和套筒1,自套筒的另一端伸出,刻度杆2a上杆有刻度4,在套筒1上开有可见刻度杆2a的窗口6。自窗口观察压力刻度变化。也可以不开窗口,如图2左侧、刻度杆2a伸出套管1之外,在刻度杆2a的前端标示刻度4以刻度杆2伸出套筒1之外的长度度量压力变化。权利要求1.压痛测定器,其特征在于,套筒(1)内装有可沿套筒轴线移动的推杆(2),套筒(1)内有紧抵推杆(2)的压簧(3),推杆(2)上标有刻度。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痛测定器,其特征在于,推杆(2)的内端是刻度杆(2a),刻度杆(2a)贯穿压簧(3)和套筒(1)、自套筒(1)的另一端伸出,刻度杆(2a)上标有刻度(4)。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痛测定器,其特征在于,套筒(1)上开有可见刻度杆(2a)的窗口(6)。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痛测定器,其特征在于,推杆(2)外端可连接多种形状的触头(5),两者以螺纹连接为佳。专利摘要压痛测定器,套筒内装有可沿其轴线移动的推杆,套筒内的压簧紧抵推杆,推杆上标有刻度。使用时推杆外端接触病灶处的皮肤,按压套筒,套筒与推杆的相对位移量表示压力程度。该压痛测定器可将压痛量化,以利于软组织损伤等疼痛的治疗及科研。文档编号A61B5/00GK2324965SQ9724612公开日1999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符仲华, 黄泳 申请人:广州杏林医药科技开发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痛测定器,其特征在于,套筒(1)内装有可沿套筒轴线移动的推杆(2),套筒(1)内有紧抵推杆(2)的压簧(3),推杆(2)上标有刻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仲华黄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杏林医药科技开发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