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封隔器密封胶筒硫化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713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8
一种耐高温封隔器密封胶筒硫化成型方法,包括步骤:将混炼完成并冷却后的胶料裁切为条状,使其大小和形状与硫化床的硫化槽匹配;放入条状胶料至硫化床并加入硫化剂;第一段硫化;第二段硫化;打开硫化床的出料槽,将流体物料倒入密封胶筒模具;物料在模具中存放冷却;向密封胶筒和模具接触面之间喷水,向模具外表面通液氮15~25min,脱模;通过密封胶筒打磨装置对密封胶筒进行打磨;包装打磨好的密封胶筒。降低了硫化过程中材料破裂的风险,大幅提升产品质量,避免了粘模的问题。采用的密封胶筒打磨装置实现了全自动打磨,速度快,可以对密封胶筒壁的各个面进行打磨。密封胶筒壁的各个面进行打磨。密封胶筒壁的各个面进行打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封隔器密封胶筒硫化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胶筒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封隔器密封胶筒硫化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封隔器密封胶筒是石油工业中的重要元件,用于对石油井下套管进行封隔、密封,以对其起到保护作用,封隔器密封胶筒的制造工艺复杂,对制造精度要求高,对于耐高温性能好的封隔器密封胶筒,精度要求更高。
[0003]制造密封胶筒的工艺包括多个工序。其中,现有技术在对橡胶条进行硫化过程中,由于硫化温度高,时间长,容易造成胶料破裂。在对胶筒进行脱模时,会出现粘模现象,影响密封胶筒的外观和性能。
[0004]另外,现有的密封胶筒打磨技术还不够成熟。由于密封胶筒不是规则的圆筒形,外壁存在一些斜面,现有打磨工艺即使能自动对竖直面进行自动化打磨,斜面仍然采用人工打磨的方式,耗费人力较多,且工作效率低。另外,密封胶筒内壁打磨较困难,有时会出现打磨不充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封隔器密封胶筒硫化成型方法,降低了硫化过程中材料破裂的风险,改善了硫化效果,大幅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向密封胶筒和模具接触面之间喷水和向模具外表面通液氮进行脱模,避免了粘模的问题。采用的密封胶筒打磨装置实现了全自动打磨,速度快,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消耗,不仅可以对竖直的密封胶筒壁进行打磨,还可以对密封胶筒壁的斜面进行打磨。
[000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S01:将混炼完成并冷却后的胶料裁切为条状,使其大小和形状与硫化床的硫化槽匹配;S02:在硫化床内放入条状胶料;S03:向硫化床加入硫化剂;S04:进行第一段硫化:向硫化床内通入140℃~160℃的蒸汽,硫化50min~80min;S05:进行第二段硫化:向硫化床内通入180℃~210℃的蒸汽,硫化3.5h~4.5h;S06:打开硫化床的出料槽,将硫化后的流体物料倒入密封胶筒模具;S07:物料在模具中存放冷却10h~15h;S08:进行脱模:向密封胶筒和模具接触面之间喷水,向模具外表面通液氮15~25min,脱模;S09:通过密封胶筒打磨装置对密封胶筒进行打磨;S10:包装打磨好的密封胶筒。
[0007]进一步,S12步骤的密封胶筒打磨装置,包括:
设于安装面上的传送带单元,用于传送密封胶筒;设于传送带单元上方的外壁打磨单元,外壁打磨单元包括支撑机构和移动车体,移动车体滑动配合于支撑机构上方,移动车体下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旋转电机,其输出轴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单轴直线气缸,第一单轴直线气缸输出轴一端外周侧设有多个第二旋转电机,其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二单轴直线气缸,第二单轴直线气缸输出轴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无刷电机,第一无刷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打磨轮;设于传送带单元一端的内壁打磨单元,内壁打磨单元包括沿传送带单元长度方向设置在其两侧的一对第一无杆直线气缸,第一无杆直线气缸上方滑动配合有输出轴指向传送带单元的第三单轴直线气缸,第三单轴直线气缸输出轴一端设有弧形夹块,内壁打磨单元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四单轴直线气缸,第四单轴直线气缸设于安装面上端面开设的安装槽内,其输出轴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输出轴一端外周侧设有第二无杆直线气缸,第二无杆直线气缸上方滑动配合有第四旋转电机,第四旋转电机输出轴一端上方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无刷电机,其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二打磨轮。
[0008]进一步,支撑机构包括两对支撑杆,支撑杆一端设有一支架,支架上端面贯穿开设有通槽,支架上端面在通槽两侧开设有一对滚轮槽。
[0009]进一步,移动车体设于支架上端,移动车体下端设有两组与滚轮槽匹配的滚轮,移动车体下端面设有滑动配合于通槽的吊架,第一旋转电机设于吊架底端。
[0010]进一步,第一单轴直线气缸输出轴一端外周侧设有多个L型架,L型架一端设有第一转接板,第二旋转电机设于第一转接板一端。
[0011]进一步,第二旋转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转接块,第一转接块下端设有第二转接板,第二单轴直线气缸设于第二转接板下端面。
[0012]进一步,第二单轴直线气缸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三转接板,第一无刷电机设于第三转接板一端。
[0013]进一步,第一无杆直线气缸上方的第一滑动端上端面设有第四转接板,第三单轴直线气缸设于第四转接板上端面。
[0014]进一步,第三旋转电机输出轴一端外周侧设有第二转接块,第二转接块一端设有第五转接板,第二无杆直线气缸设于第五转接板上端面。
[0015]进一步,第四旋转电机设于第二无杆直线气缸上方的第二滑动端上端面。
[0016]进一步,第四旋转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与第三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的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设有第三转接块,第二无刷电机设于第三转接块上端面。
[0017]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耐高温封隔器密封胶筒硫化成型方法制得的封隔器密封胶筒最高耐温温度可达到235℃,该方法通过二段硫化的方式,降低了硫化过程中材料破裂的风险,改善了硫化效果,大幅提升产品质量。
[0018]2、耐高温封隔器密封胶筒硫化成型方法通过向密封胶筒和模具接触面之间喷水和向模具外表面通液氮进行脱模,避免了粘模的问题。
[0019]3、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胶筒打磨装置可以方便的对密封胶筒的外壁和内壁依次进行打磨,而且实现了全自动打磨,速度快,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消耗。
[0020]4、打磨密封胶筒外壁的斜面部分时,启动第二旋转电机,转动第一无刷电机,从而
能够调整第一打磨轮的角度,打磨密封胶筒内壁的斜面部分时,启动第四旋转电机,转动第二无刷电机,从而能够调整第二打磨轮的角度,通过对第一打磨轮和第二打磨轮角度的调整,使密封胶筒打磨装置不仅可以对竖直的密封胶筒壁进行打磨,还可以对密封胶筒壁的斜面进行打磨。
[0021]5、实际对密封胶筒进行打磨时,由于对内壁打磨有一定难度,会存在打磨外壁比打磨内壁快的现象,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通过传送带单元传送密封胶筒,外壁打磨单元的外壁打磨组件还可沿传送带单元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先打磨多个密封胶筒的外壁,提高工作效率。
[0022]6、打磨密封胶筒的内壁较为不便,密封胶筒上部开口通常较小,打磨设备难以进入,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内壁打磨单元有密封胶筒夹持组件,可将密封胶筒夹持后,从其底部伸入内壁打磨组件进行打磨。
[0023]7、密封胶筒打磨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4]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耐高温封隔器密封胶筒硫化成型方法流程图。
[0025]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整体立体图。
[0026]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隐藏了支撑机构的整体立体图。
[0027]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隐藏了支撑机构的外壁打磨单元立体图。
[0028]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附图4的A部分放大立体图。
[0029]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从下方观察的隐藏了支撑机构的外壁打磨单元立体图。
[0030]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封隔器密封胶筒硫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1:将混炼完成并冷却后的胶料裁切为条状,使其大小和形状与硫化床的硫化槽匹配;S02:在硫化床内放入条状胶料;S03:向硫化床加入硫化剂;S04:进行第一段硫化:向硫化床内通入140℃~160℃的蒸汽,硫化50min~80min;S05:进行第二段硫化:向硫化床内通入180℃~210℃的蒸汽,硫化3.5h~4.5h;S06:打开硫化床的出料槽,将硫化后的流体物料倒入密封胶筒模具;S07:物料在模具中存放冷却10h~15h;S08:进行脱模:向密封胶筒和模具接触面之间喷水,向模具外表面通液氮15~25min,脱模;S09:通过密封胶筒打磨装置对密封胶筒进行打磨;S10:包装打磨好的密封胶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封隔器密封胶筒硫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09步骤所述密封胶筒打磨装置包括:设于安装面(5)上的传送带单元(1),用于传送密封胶筒(4);设于传送带单元(1)上方的外壁打磨单元(2),外壁打磨单元(2)包括支撑机构(20)和移动车体(21),移动车体(21)滑动配合于支撑机构(20)上方,移动车体(21)下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旋转电机(22),其输出轴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单轴直线气缸(23),第一单轴直线气缸(23)输出轴一端外周侧设有多个第二旋转电机(25),其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二单轴直线气缸(26),第二单轴直线气缸(26)输出轴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无刷电机(27),第一无刷电机(27)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打磨轮(271);设于传送带单元(1)一端的内壁打磨单元(3),内壁打磨单元(3)包括沿传送带单元(1)长度方向设置在其两侧的一对第一无杆直线气缸(31),第一无杆直线气缸(31)上方滑动配合有输出轴指向传送带单元(1)的第三单轴直线气缸(32),第三单轴直线气缸(32)输出轴一端设有弧形夹块(33),内壁打磨单元(3)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四单轴直线气缸(34),第四单轴直线气缸(34)设于安装面(5)上端面开设的安装槽(51)内,其输出轴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旋转电机(35),第三旋转电机(35)输出轴一端外周侧设有第二无杆直线气缸(36),第二无杆直线气缸(36)上方滑动配合有第四旋转电机(37),第四旋转电机(37)输出轴一端上方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无刷电机(38),其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二打磨轮(38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晖曹学军任俊松陈科蒋才军龙学吕占春张明江刘生国李钦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