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编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13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翻编织机构,包括前后移动模组、压编织模组以及顶编织模组,压编织模组包括旋转驱动件、转盘、导轨、滑块、楔块、凸轮轴承随动器以及翻编织刀,顶编织模组包括直线驱动件、顶编织管以及吹风组件。前后移动模组将压编织模组与顶编织模组前移到翻编织位置,翻编织刀合拢,打开吹风组件,翻编织刀挤压线材的编织层,使得编织层的端部翘起,然后顶编织模组驱动顶编织管前移,顶编织管将翘起的编织层向后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翻编织刀的挤压使得编织层翘起,这种方式对比刷子刷开的方式更加可靠,再加上吹风的辅助作用,吹风将没有完全翘起的编织丝吹翻,从而能够保证编织层翘起,再通过顶编织管的作用将编织层完全向后翻。翻。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编织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编织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线材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线材端部的编织后翻。公开号为CN210245703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翻编织机,其通过刷子驱动部转动带动刷子旋转,刷子将编织层刷开,然后滑动驱动部将花键沿轴向移动,从而通过此轴向移动将刷开的编织层向后翻动,以实现翻编织的目的。
[0003]由于编织层是由多根编织线编织在一起的,仅仅是通过刷子将编织层刷开,可能会存在有些编织线无法翻起的情况,因此该结构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翻编织机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翻编织机构,包括:前后移动模组、安装架、压编织模组以及顶编织模组,所述安装架与前后移动模组连接,所述压编织模组与顶编织模组设于安装架上;
[0006]所述压编织模组包括:旋转驱动件、转盘、若干导轨、若干滑块、若干楔块、若干凸轮轴承随动器以及若干翻编织刀,所述转盘与旋转驱动件连接,所述转盘为圆形,转盘的中心设有供线材穿过的圆孔,若干导轨以转盘的圆心为中心围成一圈均匀设置在转盘的外围,所述滑块滑动设于导轨上,每个滑块连接一个楔块,每个楔块连接一个翻编织刀,所述转盘对应每个楔块的位置设有一个腰形孔,所述凸轮轴承随动器的一端与楔块连接,另一端卡入腰形孔内;
[0007]所述顶编织模组包括:直线驱动件以及顶编织管,所述顶编织管与直线驱动件连接,所述顶编织管的一端伸入至转盘中心的圆孔内,所述顶编织管的中心为中空状。
[0008]进一步地,所述顶编织模组还包括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与顶编织管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压编织模组共包括6根导轨,6根导轨围成正六边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件包括:顶编织电机、电机固定块、丝杆、螺母、滚动轴承、导杆、直线轴承以及连接块,所述顶编织电机安装固定在电机固定块上,所述丝杆的一端与顶编织电机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架滚动连接,丝杆与安装架之间设有所述滚动轴承,所述导杆与丝杆平行,导杆的一端与电机固定块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架连接,所述连接块套设在丝杆与导杆上,连接块与丝杆之间设有所述螺母,连接块与导杆之间设有所述直线轴承,所述顶编织管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件为中空旋转平台,所述中空旋转平台与转盘连接。
[0012]采用上述方案,前后移动模组将压编织模组以及顶编织模组前移到翻编织位置,压编织模组的翻编织刀合拢,然后打开吹风组件,翻编织刀挤压线材的编织层,使得编织层的端部翘起,然后顶编织模组驱动顶编织管前移,顶编织管将翘起的编织层向后翻转。本实
用新型通过翻编织刀的挤压使得编织层翘起,这种方式对比刷子刷开的方式更加可靠,再加上吹风的辅助作用,吹风将没有完全翘起的编织丝吹翻,从而能够保证编织层翘起,再通过顶编织管的作用将编织层完全向后翻。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压编织模组与顶编织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3为本技术压编织模组与顶编织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4为本技术压编织模组与顶编织模组的正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9]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翻编织机构,包括:前后移动模组1、安装架2、压编织模组3以及顶编织模组4。
[0020]所述安装架2包括底板21以及立板22,安装架2的底板21与前后移动模组1连接,所述压编织模组3与顶编织模组4设于安装架2的立板22上。前后移动模组1驱动安装架2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压编织模组3以及顶编织模组4前后移动。
[0021]请参阅图2至图5,所述压编织模组3包括:旋转驱动件31、转盘32、若干导轨33、若干滑块34、若干楔块35、若干凸轮轴承随动器36以及若干翻编织刀37。
[0022]旋转驱动件31位于立板22的背面,所述转盘32与旋转驱动件31连接,转盘32位于立板22的正面,立板22上设有通孔方便旋转驱动件31与转盘32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件31为中空旋转平台。
[0023]所述转盘32为圆形,转盘32的中心设有供线材穿过的圆孔。所有导轨33的规格相同,若干导轨33以转盘32的圆心为中心围成一圈均匀设置在转盘32的外围,也就是说,导轨33包围在转盘32的外围,且所有相邻导轨33之间偏转的角度是相同的。所述滑块34滑动设于导轨33上,每个滑块34连接一个楔块35,每个楔块35连接一个翻编织刀36,翻编织刀36的刀尖部分能够伸入转盘32的圆孔内以便接触到线材,翻编织刀36的刀尖部分是钝的,因此挤压编织层时不会划伤编织层。在本实施例中,共设有6根导轨33以及6个翻编织刀37,6根导轨33围成一个正六边形,6个翻编织刀37的刀尖部分也围成一个正六边形。
[0024]所述转盘32对应每个楔块35的位置设有一个腰形孔321,所述凸轮轴承随动器36的一端与楔块35连接,另一端卡入腰形孔321内。凸轮轴承随动器36可在腰形孔321内移动,凸轮轴承随动器36移动带动滑块34在导轨33上滑动,从而带动翻编织刀37合拢或张开。
[0025]所述顶编织模组4包括:直线驱动件以及顶编织管41。所述顶编织管41与直线驱动件连接,所述顶编织管41的一端伸入至转盘32中心的圆孔内,直线驱动件驱动顶编织管41前后移动。
[0026]所述直线驱动件包括:顶编织电机42、电机固定块43、丝杆44、螺母45、滚动轴承、导杆46、直线轴承47以及连接块48。所述顶编织电机42安装固定在电机固定块43上,所述丝杆44的一端与顶编织电机42连接,所述丝杆44的另一端与安装架2滚动连接,丝杆44与安装
架2的立板22之间设有所述滚动轴承。所述导杆46与丝杆44平行,导杆46的一端与电机固定块43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架2连接。所述连接块48套设在丝杆44与导杆46上,连接块48与丝杆44之间设有所述螺母45,连接块48与导杆46之间设有所述直线轴承47,所述顶编织管41与连接块48固定连接。顶编织电机42驱动丝杆44转动,带动连接块48以及顶编织管41前后移动。
[0027]所述顶编织模组4还包括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与顶编织管41连接。所述顶编织管41的中心为中空状,吹风组件的风从顶编织管41的前端吹出。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9]首先将线材插入至转盘32的圆孔内并固定,然后前后移动模组1启动,驱动压编织模组3与顶编织模组4前移到翻编织位置。然后旋转驱动件31驱动转盘32顺向转动,转盘32带动凸轮轴承随动器36沿着转盘32的腰形孔321移动,凸轮轴承随动器36移动带动楔块35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编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移动模组、安装架、压编织模组以及顶编织模组,所述安装架与前后移动模组连接,所述压编织模组与顶编织模组设于安装架上;所述压编织模组包括:旋转驱动件、转盘、若干导轨、若干滑块、若干楔块、若干凸轮轴承随动器以及若干翻编织刀,所述转盘与旋转驱动件连接,所述转盘为圆形,转盘的中心设有供线材穿过的圆孔,若干导轨以转盘的圆心为中心围成一圈均匀设置在转盘的外围,所述滑块滑动设于导轨上,每个滑块连接一个楔块,每个楔块连接一个翻编织刀,所述转盘对应每个楔块的位置设有一个腰形孔,所述凸轮轴承随动器的一端与楔块连接,另一端卡入腰形孔内;所述顶编织模组包括:直线驱动件以及顶编织管,所述顶编织管与直线驱动件连接,所述顶编织管的一端伸入至转盘中心的圆孔内,所述顶编织管的中心为中空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编织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力郭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众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