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流道模具注塑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13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流道模具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流道模具注塑成型工艺,包括S1:准备热流道模具;S2:将上、下模座合模,并将原料注入主热流通道中;S3:原料经过电加热丝的加热保温自支热流通道通过浇口进入产品成型腔,直至原料填满整个产品成型腔;S4:产品成型腔内原料冷却后形成产品;S5:将上、下模座脱模,则下模仁中所有产品完全暴露;S6:利用负压风机将下模座上的产品吸附进夹持部的通孔中;S7:利用负压风机将夹持部通孔中的产品吹落至成品箱中收集。通过器械取料取代人工取料,释放人力,降低让人工劳动强度,一次即可取出下模座上所有的成型产品,取出效率高,不会出现工人烫伤的情况,提高整体生产效率。提高整体生产效率。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流道模具注塑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流道模具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流道模具注塑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热流道系统将融化的塑料注入到模具的空腔中,通过对模具进行加热来进行注塑成型,具有缩短制件成型周期、提高效率、节省塑料原料、减少废品、提高产品质量、消除后粗工序的优点,有利于生产自动化和扩大注塑成型工艺应用范围。
[0003]在现有热流道模具注塑成型工艺中,在产品成型后,通常使以人工的方式将模具取出,而人工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取出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工人烫伤等情况,降低整体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流道模具注塑成型工艺,解决现有热流道模具注塑成型工艺中人工取产品带来的劳动强度大、取出效率低、易出现工人烫伤情况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流道模具注塑成型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热流道模具;S2:将上、下模座合模,并将原料注入主热流通道中;S3:原料经过电加热丝的加热保温自支热流通道通过浇口进入产品成型腔,直至原料填满整个产品成型腔;S4:产品成型腔内原料冷却后形成产品;S5:将上、下模座脱模,则下模仁中所有产品完全暴露;S6:将取料机构移动至下模座的竖直上方,利用负压风机将下模座上的产品吸附进夹持部的通孔中;S7:将取料机构移动至远离下模座处,再利用负压风机将夹持部通孔中的产品吹落至成品箱中收集。
[0006]进一步的,所述热流道模具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底部开设有上部容纳腔,用于安装上模仁,且在上模仁的底部安装有若干型芯,且相邻两个所述型芯之间的距离自上模仁中部至上模仁周部方向上逐步增大;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开设有上部容纳腔,用于安装下模仁,且在下模仁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型芯相对应的型腔,将上、下模座合模,使得型腔与型芯之间组成产品成型腔;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可移动设置,包括一夹持部以及一吸吹部,且所述吸吹部安装在所述夹持部的顶部,吸吹部包括一吸吹盒体,所述吸吹盒体内部设有一空腔,在吸吹盒体顶部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上部风口,在吸吹盒体底部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空腔的下
部风口,所述下部风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型腔的尺寸,且所述下部风口与所述型腔一一对应,所述夹持部包括一夹持块,在所述夹持块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型腔一一对应的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尺寸不小于所述型腔的尺寸。
[0007]进一步的,所述取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模座的上方一侧处,且夹持部的底端略高于所述下模座的顶端,将取料机构与一直线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所述直线电机驱动取料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一负压风机,且所述负压风机与所述上部风口通过一风管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仁的内部还开设有一主热流通道,在所述型芯的一侧中部设有一浇口,且在型芯与上模仁之间设有连通所述主热流通道与所述浇口的支热流通道,且在主热流通道与支热流通道的周部都设有电加热丝。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的通孔尺寸自下而上递减。
[00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工艺中,通过器械取料取代人工取料,释放人力,降低让人工劳动强度,一次即可取出下模座上所有的成型产品,取出效率高,不会出现工人烫伤的情况,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剖视图一。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剖视图二。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剖视图三。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四。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一种热流道模具注塑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热流道模具;S2:将上、下模座合模,并将原料注入主热流通道11中;S3:原料经过电加热丝的加热保温自支热流通道12通过浇口进入产品成型腔,直至原料填满整个产品成型腔5;S4:产品成型腔5内原料冷却后形成产品6;S5:将上、下模座脱模,则下模仁中所有产品6完全暴露;S6:将取料机构3移动至下模座的竖直上方,利用负压风机将下模座上的产品吸附进夹持部的通孔35中;S7:将取料机构3移动至远离下模座处,再利用负压风机将夹持部通孔35中的产品吹落至成品箱7中收集。
[0019]如图1至图5所示的热流道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取料机构3。
[0020]上模座的底部开设有上部容纳腔,用于安装上模仁1,且在上模仁1的底部安装有
若干型芯4,且相邻两个型芯4之间的距离自上模仁1中部至上模仁1周部方向上逐步增大。
[0021]上模仁1的内部还开设有一主热流通道11,在型芯4的一侧中部设有一浇口,且在型芯4与上模仁1之间设有连通主热流通道11与浇口的支热流通道12,且在主热流通道11与支热流通道12的周部都设有电加热丝。
[0022]下模座的顶部开设有上部容纳腔,用于安装下模仁2,且在下模仁2的顶部开设有与型芯4相对应的型腔5,将上、下模座合模,使得型腔5与型芯4之间组成产品成型腔。
[0023]本实施例中的型腔5为试管状,型芯4为底部设为圆弧面的圆柱形结构。
[0024]取料机构3可移动设置,包括一夹持部、一吸吹部以及一负压风机,且吸吹部安装在夹持部的顶部。
[0025]吸吹部包括一吸吹盒体31,该吸吹盒体31为矩形结构,吸吹盒体31内部设有一空腔32,在吸吹盒体31顶部开设有连通空腔32的上部风口33,在吸吹盒体31底部开设有若干连通空腔32的下部风口34,下部风口34的内径小于型腔5的内径,且下部风口34与型腔5一一对应,负压风机与上部风口33通过一风管连接。
[0026]夹持部包括一夹持块36,在夹持块36上设有若干与型腔5一一对应的通孔35,且通孔35的尺寸不小于型腔5的尺寸,且夹持部的通孔35尺寸自下而上递减。
[0027]取料机构3设置在下模座的上方一侧处,且夹持部的底端略高于下模座的顶端,将取料机构3与一直线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直线电机驱动取料机构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0028]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流道模具注塑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热流道模具;S2:将上、下模座合模,并将原料注入主热流通道中;S3:原料经过电加热丝的加热保温自支热流通道通过浇口进入产品成型腔,直至原料填满整个产品成型腔;S4:产品成型腔内原料冷却后形成产品;S5:将上、下模座脱模,则下模仁中所有产品完全暴露;S6:将取料机构移动至下模座的竖直上方,利用负压风机将下模座上的产品吸附进夹持部的通孔中;S7:将取料机构移动至远离下模座处,再利用负压风机将夹持部通孔中的产品吹落至成品箱中收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道模具注塑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模具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底部开设有上部容纳腔,用于安装上模仁,且在上模仁的底部安装有若干型芯,且相邻两个所述型芯之间的距离自上模仁中部至上模仁周部方向上逐步增大;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开设有上部容纳腔,用于安装下模仁,且在下模仁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型芯相对应的型腔,将上、下模座合模,使得型腔与型芯之间组成产品成型腔;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可移动设置,包括一夹持部以及一吸吹部,且所述吸吹部安装在所述夹持部的顶部,吸吹部包括一吸吹盒体,所述吸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昌锴鲍祥王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曼弗雷智能装备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