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解槽废电解液过料管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00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锂电解槽废电解液过料管安装结构,以方便调整过料钢管的抽液高度,提高调整效率,涉及锂电解技术领域。锂电解槽废电解液过料管安装结构,包括锂电解槽、储罐、抽液控制机构、过料钢管和真空泵,所述储罐上设有抽气管和料管;所述抽液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支撑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下方以控制第二支撑板升降的升降控制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下端与第二支撑板固接,上端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的第一竖向导轨可竖向滑动设置于第二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支撑螺杆;所述过料钢管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过料管的高度调整方便,效果高、准确性更好。准确性更好。准确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解槽废电解液过料管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解
,具体涉及一种锂电解槽废电解液过料管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电解槽是生产金属锂的主要设备,锂电解槽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电解槽内的电解液。为了便于回收利用废电解液,现废电解液主要通过真空泵抽入到密闭的储罐中保存。由于废电解液在抽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扰动影响,废电解液在进入储罐后废电解液中的成分会与储罐中的空气反应生产易燃易爆气体,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废液装罐过程中。如:废电解液中的锂渣受扰动影响可能会分解变小,在进入储罐后部分锂会漂浮在废液表面,从而迅速地与储罐内的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产氢气;或,废液中的锂与储罐内可能存在的水反应。储罐中的易燃易爆气体不及时排出,存在较大危险。由于储罐内的废电解液在冷却后会凝固,储罐上不便设置液位计,无法准确判断抽液过程中储罐内的空气是否排完,如若在抽液过程中真空泵没及时关,虽可完全排出储罐内气体,但可能由于储料罐装满而导致废液被抽入真空泵,如若提前关闭,在液封作用下,导致罐中的易燃易爆气体无法完全排出,从而增加了爆炸的隐患。
[0003]由于锂电解槽内温度高,且锂电解槽的料口一般较小,测量其内部液位高度极为不便,且准确性较差,为了便于排除装罐过程中产生的易燃易爆气体,又防止废液进入真空泵,现一种方式是通过起吊设备控制过料钢管的抽液高度,使其进液端的管口高度处于装满储罐80%左右容积的位置,这样当储罐装满80%左右容积时过料钢管的进液端管口高度刚好离开锂电解槽液体而处于锂电解槽液面之上,如此,外界的空气可通过过料钢管的进液端管口进入到储罐内,可利用真空泵继续抽气,从而将储罐内再抽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易燃易爆气体抽入罐外。然而在实际中,由于起吊设备的移动调节精度有限,起吊设备是采用绳索固定过料钢管,易晃动,存在过料钢管调整不便、调整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锂电解槽废电解液过料管安装结构,以方便调整过料钢管的抽液高度,提高调整效率。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锂电解槽废电解液过料管安装结构,包括锂电解槽、储罐、抽液控制机构、过料钢管和真空泵,所述储罐上设有抽气管和料管;
[0006]所述抽液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支撑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下方以控制第二支撑板升降的升降控制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下端与第二支撑板固接,上端与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的第一竖向导轨可竖向滑动设置于第二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竖向设置以用于调节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间距的支撑螺杆;
[0007]所述过料钢管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过料钢管的一端通过软管与料管连接,另一端向下伸入锂电解槽内,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端与抽气管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螺杆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支撑螺杆的下端穿过第二支撑板并与第二支撑板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外圈与其配合的轴承,所述支撑螺杆的上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从而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料管位于储罐内腔的一端的管口靠近储罐的罐底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测量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间距的标尺。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抽液控制机构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下方,所述升降控制机构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有与第二支撑板滑动配合的第二竖向导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控制机构为液压缸。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锂电解槽废电解液过料管安装结构,将过料钢管安装在抽液控制机构上,可通过升降控制机构粗调过料钢管的高度,再通过支撑螺杆调整第一支撑板的高度,从而实现控制过料钢管的抽液高度,该过料管安装结构对过料管的高度调整方便,效果高、准确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抽液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所示:电解槽1,储罐2,抽液控制机构3,过料钢管4,真空泵5,软管6,料管21,抽气管22,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升降控制机构33,第一竖向导轨34,支撑螺杆35,标尺36,底板37,第二竖向导轨38,固定架3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锂电解槽废电解液过料管安装结构,包括锂电解槽1、储罐2、抽液控制机构3、过料钢管4和真空泵5,所述储罐2上设有抽气管22和料管21。为了减小废电解液与储罐空气接触的机会,最优地,料管21位于储罐2的内腔的一端管口临近储罐罐底设置。所述抽液控制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以及支撑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2下方以控制第二支撑板32升降的升降控制机构33,所述第一支撑板31通过下端与第二支撑板32固接,上端与第一支撑板31滑动连接的第一竖向导轨34可竖向滑动设置于第二支撑板32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与第二支撑板32之间设有竖向设置以用于调节第一支撑板31与第二支撑板32之间的间距的支撑螺杆35;所述过料钢管4通过固定架311固定在第一支撑板31上,所述过料钢管4的一端通过软管6与料管21连接,另一端向下伸入锂电解槽1内,所述真空泵5的进气端与抽气管22连接。
[0020]过料钢管4可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支撑板31上。升降控制机构33可采用气缸、液压缸、丝杠升降机构等。
[0021]具体而言,支撑螺杆35可安装在第一支撑板31上,支撑螺杆35的上端穿过第一支
撑板31并与第一支撑板31螺栓连接;或,支撑螺杆35安装在第二支撑板32上,支撑螺杆35的下端穿过第二支撑板32并与第二支撑板32螺纹连接。
[0022]锂电解槽废电解液装罐时,先根据锂电解槽1内的废电解液的液位高度,通过升降控制机构33将第二支撑板32提升至一定高度,使固定在第一支撑板31上的过料钢管4的进液端管口高度大致与锂电解槽内的废电解液液面11的高度一致,再通过支撑螺杆35向上或向下微调移动第一支撑板31,使过料钢管4的进液端管口高度大致与废电解液液面11的高度一致。此时,测量第一支撑板31与第二支撑板32之间的间距,再根据已知的参数(储罐2的容积、锂电解槽容积)计算出的装满该储罐2的80%左右容积时锂电解槽的废电解液下降高度,最后调整支撑螺杆35,使第一支撑板31与第二支撑板32之间的间距减小,使第一支撑板31下降相应高度,这样可使过料钢管4的进液端管口高度刚好处于装满该储罐2的80%左右容积时位置。如此,随着真空泵5工作,锂电解槽1内的废电解液逐渐通过过料钢管4进入到储罐2内,锂电解槽1内的废电解液液面11的高度逐渐降低,当废电解质溶液装满储罐80%左右容积时,过料钢管4的进液端管口高度刚好高于锂电解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锂电解槽废电解液过料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解槽(1)、储罐(2)、抽液控制机构(3)、过料钢管(4)和真空泵(5),所述储罐(2)上设有抽气管(22)和料管(21);所述抽液控制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以及支撑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2)下方以控制第二支撑板(32)升降的升降控制机构(33),所述第一支撑板(31)通过下端与第二支撑板(32)固接,上端与第一支撑板(31)滑动连接的第一竖向导轨(34),可竖向滑动设置于第二支撑板(32)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与第二支撑板(32)之间设有竖向设置以用于调节第一支撑板(31)与第二支撑板(32)之间的间距的支撑螺杆(35);所述过料钢管(4)固定在第一支撑板(31)上,所述过料钢管(4)的一端通过软管(6)与料管(21)连接,另一端向下伸入锂电解槽(1)内,所述真空泵(5)的进气端与抽气管(22)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解槽废电解液过料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螺杆(35)的下端穿过第二支撑板(32)并与第二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杨赵本常左永建万云生万维民李锦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天齐锂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