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681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冷源,底座和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呈环形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换热组件的内侧形成出风通道,部分所述底座构成所述出风通道的第一端面,所述液冷源还包括封闭结构,构成所述第一端面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排污口,所述封闭结构设置于所述排污口处,且所述封闭结构具有打开所述排污口的连通状态和封闭所述排污口的封闭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冷源,利用封闭结构对排污口进行封闭,在液冷源需要排污时切换至连通状态以保证排污可靠,而在液冷源进行工作时切换至封闭状态对排污口进行封闭,此时外部气体无法直接通过排污口进入,有效的避免了漏风现象的产生,从而有效的保证液冷源的换热效率及可靠性。效的保证液冷源的换热效率及可靠性。效的保证液冷源的换热效率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特别是一种液冷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电子元器件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集成组件的热流密度显著地增加,功耗进一步提升,传统的冷却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和未来先进电子器件和设备的散热要求。液冷源技术已逐渐成为替代传统风冷方式的新型散热技术手段。液冷源散热结构简单紧凑,传热系数高,热导率可以达到传统风冷的20倍以上,且工作时带来的噪音也要明显小于风冷系统,常用于大功率、高热流密度电子设备的散热,已成为电子设备系统开发和应用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0003]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在有限的空间下达到最优的制冷效果,液冷源通常会采用环形多面进风的模块化制冷空调。正因为此种模块化空调的特殊结构形式,会导致灰尘、风沙以及冷凝水等杂物沉积在空调内部无法有效排出,长此以往会影响空调寿命,甚至导致空调失灵。
[0004]现有的解决方案一般是在空调底部增开几个流水孔,用来排污,但在液冷源工作时,外部气体能够通过流水孔直接进入液冷源内部,存在漏风隐患,造成液冷源换热效率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冷源的换热效率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封闭结构对排污口进行打开或封闭以保证换热效率的液冷源。
[0006]一种液冷源,底座和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呈环形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换热组件的内侧形成出风通道,部分所述底座构成所述出风通道的第一端面,所述液冷源还包括封闭结构,构成所述第一端面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排污口,所述封闭结构设置于所述排污口处,且所述封闭结构具有打开所述排污口的连通状态和封闭所述排污口的封闭状态。
[0007]所述封闭结构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当所述封闭结构处于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密封板贴合于所述底座上。
[0008]所述密封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出风通道的侧面上,且当所述封闭结构切换至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密封板向所述底座的下方转动。
[0009]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配重结构。
[0010]所述封闭结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密封板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上。
[0011]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磁力机构,所述密封板能够在所述磁力机构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封闭所述排污口。
[0012]所述液冷源还包括压力检测机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出风通道内,且
所述检测机构能够检测获取所述出风通道内的压力,所述压力检测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0013]所述液冷源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换热组件上,部分所述顶板构成所述出风通道的第二端面,构成所述第二端面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连通口,所述出风通道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液冷源的外部连通。
[0014]所述液冷源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连通口处,且所述风机具有第一转动方向和第二转动方向,当所述风机处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时,所述连通口的流动方向为由所述出风通道向外部大气;当所述风机处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时,所述连通口的流动方向为由外部大气向所述出风通道内。
[0015]所述液冷源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顶板上。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冷源,利用封闭结构对排污口进行封闭,在液冷源需要排污时切换至连通状态以保证排污可靠,而在液冷源进行工作时切换至封闭状态对排污口进行封闭,此时外部气体无法直接通过排污口进入,有效的避免了漏风现象的产生,从而有效的保证液冷源的换热效率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源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及封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及封闭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及封闭结构的俯视图;
[0021]图中:
[0022]1、底座;2、换热组件;3、出风通道;4、封闭结构;11、排污口;41、密封板;42、配重结构;43、驱动机构;5、压力检测机构;6、顶板;7、风机;8、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的液冷源,底座1和换热组件2,所述换热组件2呈环形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换热组件2的内侧形成出风通道3,部分所述底座1构成所述出风通道3的第一端面,所述液冷源还包括封闭结构4,构成所述第一端面的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排污口11,所述封闭结构4设置于所述排污口11处,且所述封闭结构4具有打开所述排污口11的连通状态和封闭所述排污口11的封闭状态。利用封闭结构4对排污口11进行封闭,在液冷源需要排污时切换至连通状态以保证排污可靠,而在液冷源进行工作时切换至封闭状态对排污口11进行封闭,此时外部气体无法直接通过排污口11进入,有效的避免了漏风现象的产生,从而有效的保证液冷源的换热效率及可靠性。
[0025]具体的,所述封闭结构4包括密封板41,所述密封板41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且当所述封闭结构4处于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密封板41贴合于所述底座1上。此时密封
板41通过封闭排污口11的端部实现对排污口11的封闭,避免气体通过排污口11进行流动。
[002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板4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远离所述出风通道3的侧面上,且当所述封闭结构4切换至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密封板41向所述底座1的下方转动。由于密封板41自身存在重量,当封闭结构4向连通状态切换时,密封板41能够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打开排污口11的目的。
[0027]所述密封板41上设置有配重结构42。利用配重结构42增加密封板41的重量,以保证密封板41的转动可靠。
[0028]同时由于排污口11位于出风通道3内,液冷源的风机能够在出风通道3内形成负压,使得排污口11处也存在负压,该负压能够将密封板41吸附在底座1上,从而保证密封板41对排污口11的封闭效果,避免排污口11漏风的问题。
[0029]为了保证密封板41对排污口11的可靠封闭,并可以使封闭结构4可以在连通状态和封闭状态之间自由切换,所述封闭结构4还包括驱动机构43,所述驱动机构43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密封板41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43上。驱动机构43能够带动密封板41进行移动而实现对排污口11的封闭和打开,提高液冷源的自动化程度。
[0030]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43包括磁力机构,所述密封板41能够在所述磁力机构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封闭所述排污口11,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磁力机构电连接。密封板41选用能够被磁力吸附的材料制成,或者密封板41上设置有能够被磁力吸附的材料结构,从而可以保证密封板41能够在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源,底座(1)和换热组件(2),所述换热组件(2)呈环形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换热组件(2)的内侧形成出风通道(3),部分所述底座(1)构成所述出风通道(3)的第一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源还包括封闭结构(4),构成所述第一端面的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排污口(11),所述封闭结构(4)设置于所述排污口(11)处,且所述封闭结构(4)具有打开所述排污口(11)的连通状态和封闭所述排污口(11)的封闭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4)包括密封板(41),所述密封板(41)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且当所述封闭结构(4)处于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密封板(41)贴合于所述底座(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4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远离所述出风通道(3)的侧面上,且当所述封闭结构(4)切换至所述连通状态时,所述密封板(41)向所述底座(1)的下方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41)上设置有配重结构(4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4)还包括驱动机构(43),所述驱动机构(43)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密封板(41)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43)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娜刘欣锫姜国璠李志海余梓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