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液吸头自动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移液吸头自动化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移液吸头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移液吸头下料设备难以在紧凑的空间内实现料盒自动连续更换,且不进行是否安装滤芯的检测,也不会在下料失败的情况下清除治具中的移液吸头,导致移液吸头自动化连续生产易受到下料失败的影响。
[0003]公开号为“CN212333080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移液吸头自动装盒机”,其通过吸头分离机构将吸头分离输送至接料推料模块前,接料推料模块将吸头等距排列并推至吸头定位落料模块中,吸头定位落料模块接住并定位吸头后落入下方装盒工位完成装盒;但是其只能在料盒上逐个安装移液吸头,装盒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液吸头自动下料装置。
[0005]一种移液吸头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吸头转移机构和料盒输送机构。吸头转移机构包括吸料板和吸板驱动组件。吸料板固定在吸板驱动组件的末端移动部上;吸料板在吸板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能够水平移动、升降运动以及绕竖直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液吸头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吸头转移机构(3)和料盒输送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头转移机构(3)包括吸料板(3
‑
1)和吸板驱动组件;吸料板(3
‑
1)固定在吸板驱动组件的末端移动部上;吸料板(3
‑
1)在吸板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能够水平移动、升降运动以及绕竖直轴线旋转;吸料板(3
‑
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吸取移液吸头的多个吸嘴;所述的料盒输送机构(4)包括输入输送机(4
‑
1)、输出输送机(4
‑
2)、升降气缸(4
‑
3)、支撑板(4
‑
4)、限位板和横推气缸(4
‑
5);所述的输入输送机(4
‑
1)设置在输出输送机(4
‑
2)的正上方;输入输送机(4
‑
1)的顶面与输出输送机(4
‑
2)的底面的间距大于用于存放移液吸头的料盒的高度;输入输送机(4
‑
1)的输送面与输出输送机(4
‑
2)的输送面的间距等于升降气缸(4
‑
3)的行程;竖直设置的升降气缸(4
‑
3)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输出输送机(4
‑
2)的输入端;竖直设置的升降气缸(4
‑
3)的活塞杆朝上设置,且固定有支撑板(4
‑
4);在升降气缸(4
‑
3)的驱动下,支撑板(4
‑
4)能够在下极限位置与上极限位置之间切换;支撑板(4
‑
4)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支撑板(4
‑
4)的顶面与输入输送机(4
‑
1)的输送面平齐;支撑板(4
‑
4)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支撑板(4
‑
4)的顶面与输出输送机(4
‑
2)的输送面平齐;限位板固定在机架上,且与输入输送机(4
‑
1)的输出端对齐;限位板用于限定输入输送机(4
‑
1)输送至支撑板上的空料盒的位置;水平设置的横推气缸(4
‑
5)固定在机架上;横推气缸(4
‑
5)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推板,且朝向输出输送机(4
‑
2)的输入端;横推气缸(4
‑
5)未推出的状态下,推板和输入输送机(4
‑
1)分别位于支撑板(4
‑
4)的相反侧;横推气缸(4
‑
5)推出时,将处于下极限位置的支撑板(4
‑
4)上的料盒送上输出输送机(4
‑
2)的输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液吸头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位切换机构(1);工位切换机构(1)包括转盘(1
‑
1)、吸头治具(1
‑
2)和驱动机构(1
‑
3);水平设置的转盘(1
‑
1)转动连接在机架上,并由驱动机构(1
‑
3)驱动进行旋转;转盘(1
‑
1)的顶面上安装有沿自身轴线的周向均布的多个吸头治具(1
‑
2);所述的吸头治具(1
‑
2)上安装有用于安装移液吸头的多个吸头安装孔;转盘(1
‑
1)安装上每个安装吸头治具(1
‑
2)的位置均开设有通槽;吸头治具(1
‑
2)上每个吸头安装孔均贯穿至吸头治具(1
‑
2)的底部;各吸头安装孔的位置与吸料板(3
‑
1)上的各吸嘴的安装位置分别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液吸头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1
‑
1)开设有中心孔,且驱动机构(1
‑
3)采用中空旋转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移液吸头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质检机构(2);转盘(1
‑
1)的转动能够带动每个吸头治具(1
‑
2)均依次经过质检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的质检机构(2)包括质检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柳锋,刘跃,蔡向华,许涛涛,赵权,陈丽娜,赵国平,王世德,陈芝娟,贺贤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博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