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虫蛙复合种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622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稻虫蛙复合种养方法,涉及农业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蛙引入水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虫蛙复合种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稻虫蛙复合种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稻田复合种养是综合利用稻田生态空间,采用共生方式将水产或两栖动物养殖于稻田浅水环境,进而形成的一种水稻与养殖动物互利共生的稻田复合种养生产模式。稻田复合种养曾被认为是低端落后的生产方式重新获得重视,逐渐形成了稻田养殖鱼、鳖、蟹、虾、鳅、螺、蛙等多种模式。然而,这些类型的生产形式通常要求人工投喂大量饲料并进行精细的养殖管理,物力人力投入较高、投入产出比偏低,难以有效地提高稻田利用率和综合生产效益,推广应用存在困难。
[0003]禾虫,学名疣吻沙蚕(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us),喜栖息于咸淡水交汇区的稻田或浅滩淤泥沙质土中,杂食性,以单细胞藻类和动植尸体腐屑等为食,能有效利用底泥中的有机营养成分。禾虫味道鲜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羟氨酸、碘酸、纤溶酸、胶原酶以及钙、磷等常量元素和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药食俱佳,被誉为水中“冬虫夏草”,经济价值高,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禾虫养殖业以往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虫蛙复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稻插秧前投放禾虫苗,水稻秧苗返青扎根后15~20天每亩投放200~1000头幼蛙,水稻灌浆后期,起捕成蛙;所述禾虫投放后无需投喂饲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蛙品种为虎纹蛙、黑斑蛙、泽蛙、沼蛙和美国青蛙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禾虫苗选用50~60刚节以上、体长1厘米以上的幼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蛙投放前用3%~5%食盐水或10~20mg/L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浴5~10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蛙投放后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投喂1次饵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包括蝇蛆、蚯蚓、黄粉虫和人工配合饲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尉陈兴汉司圆圆许瑞雯梁启用范斌谭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