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蟾蜍全生命周期仿自然繁育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070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蟾蜍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蟾蜍全生命周期仿自然繁育的养殖方法。提供的蟾蜍全生命周期仿自然繁育的养殖方法,针对各个阶段蟾蜍生长需要,根据蟾蜍各个阶段的生长需求,通过仿自然的繁育方式,提高幼蟾成活率的同时,提升蟾蜍整个生命周期的存活率和提升整体的质量。升整体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蟾蜍全生命周期仿自然繁育的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蟾蜍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蟾蜍全生命周期仿自然繁育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蟾蜍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多行动缓慢笨拙,不善游泳,多数时间作匍匐爬行,但在有危险的时候也会小步短距离小跳(也有例外,如蟾蜍类中的雨蛙科、树蛙科、丛蛙科比蛙类善跳而且灵活,滑趾蟾蜍类则可以像蛙类一样跳跃)。
[0003]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边。皮肤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隐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结束冬眠。夜间捕食、活动,以甲虫,蛾类,蜗牛,蝇蛆等为食。因人工养殖存活率低以及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严格,增加了人工养殖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人工养殖蟾蜍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蟾蜍全生命周期仿自然繁育的养殖方法,根据蟾蜍各个阶段的生长需求,通过仿自然的繁育方式,提高幼蟾成活率的同时,提升蟾蜍整个生命周期的存活率和提升整体的质量。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蟾蜍全生命周期仿自然繁育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蟾蜍产卵:自然交配产卵,养殖密度为8

12只/

,雌雄比例为3:1;2月初,蟾蜍结束冬眠后,陆续爬向陆地抱对,产卵,置于有保温措施的孵化池水中;(2)蝌蚪:2月底

3月初,小蝌蚪长到2

3cm,蝌蚪密度为2000~2500尾/

时,转移到肥水且培养了浮游生物的池塘喂养,调节池水PH值在6.8

7.2,3

6天后,开始投喂饵料一;5

12天后,投放饵料二,蟾蜍池池水要时刻保持活水状态,水的pH值在6.5

8.5,溶解氧6.5

8 mg/L,氨氮0.3

0.5 mg/L,确保蝌蚪期减少死亡率,健康发育,25~35天后添加动物蛋白;其中饵料一为卵黄浆;饵料二为豆浆、豆粕、麦麸粉、饼末、糠麸和鱼粉;动物蛋白为鱼或/和鸡肉;(3)幼蟾:五一前后,蝌蚪变态成幼蟾,养殖密度为45~65只/

,由水中转向陆地,由吃死料转到吃活食,模仿自然界野生蟾蜍生存方式喂养幼蟾;所述活食的喂食量10

20g/天
·
m2,喂食频率为2次/天;(4)成蟾:幼蟾进入霜降前后,基本停食,行动缓慢,步入成蟾阶段,进入冬眠期;用生石灰充分浸泡池塘,刷洗干净后,并在池底撒沙 10

25cm,注水;将陆地深翻30~50cm,让
蟾蜍轻松打洞冬眠,进入严冬期,池面结冰

要定期砸出冰洞;进入严冬期,陆地表面要覆盖杂草,确保蟾蜍安全越冬。
[0006]优选地,所述步骤(2)孵化池中的水的条件为:pH值6.5

7,控制室温、水温为 20

25℃。
[0007]优选地,所述步骤(2)的肥水为投放腐熟农家肥。
[0008]优选地,所述步骤(3)幼蟾的活食包括:S1安装紫外光诱虫灯,供其捕食;S2人工捕蚂蚁、蚯蚓、小虾、小鱼、蟋蟀、蝗虫、蜗牛、蛾类、黄粉虫辅之生存;S3用腐烂的水果和青菜引来蝇蛆喂食;S4种植蔷薇科、菊科、豆科植物,喂食蚜虫,供其捕食。
[0009]优选地,所述步骤(3)幼蟾时期对水质的要求:池水从 7 天一换,逐渐过渡到 2

3天更换,雨后必换;湿度:若天气久旱不雨或炎热,早晚时间段启动雨淋喷水;池水和陆地采用复合芽孢杆菌、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硝化细菌或EM菌喷洒,营造有益菌群繁殖;及时清除残料防霉变,确保蟾池无菌的生存空间。
[0010]蟾蜍产卵后要及时捞出卵带,夜间气温下降,要做好保温措施,防冻防霉;肥水:投放腐熟农家肥,投放量因池水而定,以池水变为黄绿色为宜,同时培育浮游生物,例如硅藻、隐藻、金藻、轮虫等;用生石灰充分浸泡池,刷洗干净后,并在池底撒沙 10cm 左右,注水;将陆地深翻35cm 左右,让蟾蜍轻松打洞冬眠,进入严冬期,池面结冰

要定期砸出冰洞;进入严冬期,陆地表面要覆盖杂草,确保蟾蜍安全越冬。
[0011]有益效果本申请针对各个阶段蟾蜍生长需要,根据蟾蜍各个阶段的生长需求,通过仿自然的繁育方式,提高幼蟾成活率的同时,提升蟾蜍整个生命周期的存活率和提升整体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申请所采用幼蟾的活食,通过以下方法获得:首先在养殖区域周边安装紫外光诱虫灯,供其捕食;然后通过人工捕蚂蚁、蚯蚓、小虾、小鱼、蟋蟀、蝗虫、蜗牛、蛾类、黄粉虫;其次采用腐烂的水果和青菜引来蝇蛆喂食;最后种植蔷薇科、菊科、豆科植物,喂食蚜虫,供其捕食。
[0013]所述的活食的喂食量主要是计算人工捕获的虫子。
[0014]实施例1一种仿自然繁育的蟾蜍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蟾蜍来源:以中华大蟾蜍为母本,自然交配产卵,养殖密度为8只/平方米、雌雄比例:3:1,蟾蜍一般在2月初,气温在10℃左右时结束冬眠,陆续爬向陆地抱对,10天左右产卵,每两天的卵带集中在一起,置于孵化池水中或孵化箱内(调节养殖水PH值6.5

7,控制室温、水温为20

25℃);(2)蝌蚪:向池塘投放腐熟农家肥,时培养了浮游生物;2月底3月初,小蝌蚪长到2

3cm,蝌蚪密度为2000尾/

,转移到池塘中喂养,调节池水PH值在6.8左右,3天后,开始投喂饵料一。5天后,投放饵料二混合投用,蟾蜍池池水要时刻保持活水状态,水的PH值在6.5左
右,溶解氧6.5 mg/L 左右,氨氮0.3 mg/L 左右,确保蝌蚪期减少死亡率,健康发育, 25天后添加动物蛋白;饵料一为卵黄浆;饵料二为豆浆、豆粕、麦麸粉、饼末、糠麸和鱼粉,可以混合投放,也可以每次交叉投放;动物蛋白为鱼或/和鸡肉;(3)幼蟾:蝌蚪长到50天左右,一般在五一前后,气温有时达到30多度,蝌蚪变态成幼蟾,养殖密度为45只/

,幼蟾体重瘦弱,皮薄娇嫩,它由水中转向陆地,由吃死料转到吃活食,模仿自然界野生蟾蜍生存方式喂养幼蟾;(4)成蟾:幼蟾进入霜降前后,基本停食,行动缓慢,步入成蟾阶段,进入冬眠期;用生石灰充分浸泡池塘,刷洗干净后,并在池底撒沙 10cm 左右,注水;将陆地深翻30cm,让蟾蜍轻松打洞冬眠,进入严冬期,池面结冰

要定期砸出冰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蟾蜍全生命周期仿自然繁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蟾蜍产卵:自然交配产卵,养殖密度为8

12只/

,雌雄比例为3:1;2月初,蟾蜍结束冬眠后,陆续爬向陆地抱对,产卵,置于有保温措施的孵化池水中;(2)蝌蚪:2月底

3月初,小蝌蚪长到2

3cm,蝌蚪密度为2000~2500尾/

时,转移到肥水且培养了浮游生物的池塘喂养,调节池水PH值在6.8

7.2,3

6天后,开始投喂饵料一;5

12天后,投放饵料二,蟾蜍池池水要时刻保持活水状态,水的pH值在6.5

8.5,溶解氧6.5

8 mg/L,氨氮0.3

0.5 mg/L,确保蝌蚪期减少死亡率,健康发育,25~35天后添加动物蛋白;其中饵料一为卵黄浆;饵料二为豆浆、豆粕、麦麸粉、饼末、糠麸和鱼粉;动物蛋白为鱼或/和鸡肉;(3)幼蟾:五一前后,蝌蚪变态成幼蟾,养殖密度为45~65只/

,由水中转向陆地,由吃死料转到吃活食,模仿自然界野生蟾蜍生存方式喂养幼蟾;所述活食的喂食量10

20g/天
·
m2,喂食频率为2次/天;(4)成蟾:幼蟾进入霜降前后,基本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王安冉张洪燕张明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御华景宸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