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春燕专利>正文

索道站内运行系统轮胎轴承座快速拆装工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615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索道站内运行系统轮胎轴承座快速拆装工具,包括扭力扳手,套筒、连杆和施力杆,连杆向上延伸至套筒内,施力杆向上延伸至连杆内,且施力杆向下穿过扭力扳手的套接孔,套筒与连杆之间、连杆与施力杆之间、施力杆与扭力扳手之间均为沿轴向滑动连接、沿周向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扭力扳手作为加力杆,既方便拧动,同时方便按照规定的扭矩进行打扭安装;通过施力杆、连杆和套筒的依次设置,增大了作用高度,从而适用于索道站内运行系统轮胎轴承座固定螺栓的拆卸;工具的底座由底部轨道支撑,既保证了支撑的可靠性,减少了占用人力,避免了套筒头掉落砸伤工作人员,又方便对每个轴承座进行拆装,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作业效率。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索道站内运行系统轮胎轴承座快速拆装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索道检修工具
,尤其涉及到索道站内运行系统轮胎轴承座的拆装工具,具体是指一种索道站内运行系统轮胎轴承座快速拆装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站内运行部分是整个索道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脱挂式索道上,站内运行部分是抱索器进出站内进行脱离和挂接钢丝绳,实现站内低速运行使乘客上下车的重要控制部件,多贝玛亚的脱挂式客运索道在站内运行部分多采用轮胎和皮带的传动方式,相比于其他传动方式,皮带因其具有柔韧性,维护维修方便和强大的传送力度,在站内运行时可以提供稳定的传动。皮带轮和轮胎在站内横梁上的固定是采用轴承座连接固定的方式,两个T型螺栓按照规定的扭矩悬紧后,将轴承座紧紧固定在站内横梁的底槽上。
[0003]由于皮带经过长时间的运转后会出现磨损、拉伸,以及其他异常状况会导致皮带出现不正常的断裂,为了保障站内运行部分的力的正常传递,一般会采取拆卸轴承座的方式将皮带进行更换。以泰山桃花源索道为例,该索道是奥地利多贝玛亚公司在中国建造的第一条直驱型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该索道的轴承座在直道和弯道的部分采用同一型号,考虑到利用摩擦取力轮在钢丝绳上取力后传递给整个站内系统,该位置的皮带轮轴承座为单独的加强型型号。
[0004]目前,我们拆卸皮带轮轴承座的方式是利用套筒工具将固定轴承座的两个T型螺栓进行拆卸,然后利用液压千斤顶将需要更换位置皮带轮两边进行挤压,从而将皮带进行拆下更换,但是现有的套筒工具由于是简单的杠杆连接机构,在拆卸的时候往往需要两个人的相互配合进行作业,且套筒头和连杆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连接不紧密的情况,容易导致套筒头的意外掉落,使位于正下方的人员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由于T型螺栓上的螺母位于轮胎、带轮与轮轴之间,加力杆横向的转动空间小,T型螺栓下方又设置有底部轨道,在对螺母进行拧动时十分不便。在进行安装的时候,由于加力杆区别于扭力扳手,所以皮带轮轴承座T型螺栓的紧固不能按照规定扭矩进行打扭固定,如果需要检测是否达到规定扭矩,往往需要将该位置的轮胎拆卸后利用扭力扳手重新确定,这样就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和重复性,也不利于皮带的快速拆卸和安装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索道站内运行系统轮胎轴承座快速拆装工具,方便了索道站内运行系统轮胎轴承座的固定螺栓拆卸和安装,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
[0006]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索道站内运行系统轮胎轴承座快速拆装工具,包括扭力扳手,以及与扭力扳手的套接孔同轴设置的套筒、连杆和施力杆,套筒的内孔上端与待拧螺母适配,连杆向上延伸至套筒内,施力杆向上延伸至连杆内,且施力杆向下穿过扭力扳手的套接孔,套筒与连杆之间、连杆与施力杆之间、施力杆与扭力扳手
之间均为沿轴向滑动连接、沿周向相对固定;还包括支撑于底部轨道上且与底部轨道滑动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支撑施力杆下端的凹槽。
[0007]本方案在使用时,将底座放置在底部轨道上,利用凹槽给施力杆提供支撑,并防止是施力杆的下端滑动,提高了稳定性,将套筒套于轴承座T型螺栓的螺母上,通过转动扭力扳手,利用施力杆、连杆、套筒的依次传力,实现对螺母的拆卸或拧紧,利用扭力扳手获知紧固扭矩;通过底座在底部轨道上的滑动,方便套筒与待拧螺母纵向的对正。
[0008]作为优化,所述连杆的侧壁固设有位于套筒下方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套筒之间设有套设在连杆上的弹簧。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弹簧,在对准螺栓前,向下按压套筒,弹簧被压缩,套筒与螺栓对准后,套筒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顶紧,无需手动抬升塔筒,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方便性。
[0009]作为优化,所述套筒的侧壁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孔,连杆上固设有延伸至长孔内的上限位杆和下限位杆。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长孔、上限位杆和下限位杆,既给套筒相对于连杆的移动提供空间,同时利用上下限位杆进行限位,以防止套筒与连杆脱离。
[0010]作为优化,套筒的内孔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丝堵,丝堵中设有供连杆穿过且与连杆适配的通孔,丝堵的下端设有封堵连杆与套筒之间间隙的挡板。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丝堵,一方面对连杆与套筒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避免杂物进入,另一方面,提高了连杆与套筒的同轴度,从而提高了扭力传递的可靠性。
[0011]作为优化,所述凹槽为长条形,且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底部轨道垂直。本优化方案通过将凹槽设置为长条形,方便套筒与待拧螺母横向的对正。
[0012]作为优化,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底部轨道适配的卡槽,卡槽的其中一侧边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丝杆,丝杆延伸至卡槽内的一端安装有侧压板,丝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摇柄。本优化方案的底座通过卡槽卡设在底部轨道上,通过拧动丝杆,使侧压板压紧底部轨道的侧面,实现底座与底部轨道之间的固定,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扭力扳手作为加力杆,既方便拧动,同时方便按照规定的扭矩进行打扭安装;通过施力杆、连杆和套筒的依次设置,增大了作用高度,从而适用于索道站内运行系统轮胎轴承座固定螺栓的拆卸;工具的底座由底部轨道支撑,既保证了支撑的可靠性,减少了占用人力,避免了套筒头掉落砸伤工作人员,又方便对每个轴承座进行拆装,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拆装工具的立体图(去掉弹簧);
[0015]图2为本技术拆装工具的主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拆装工具的侧视图;
[0017]图4为套筒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连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 为施力杆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技术剖视图;
[0022]图中所示:
[0023]1、套筒,2、丝堵,3、连杆,4、扭力扳手,5、底座,6、摇柄,7、侧压板,8、丝杆, 9、施力杆,10、弹簧,11、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5]如图1所示一种索道站内运行系统轮胎轴承座快速拆装工具,包括扭力扳手4,以及与扭力扳手的套接孔同轴设置的套筒1、连杆3和施力杆9,套筒的内孔上端与待拧螺母适配,连杆向上延伸至套筒内,施力杆向上延伸至连杆内,且施力杆向下穿过扭力扳手的套接孔,套筒与连杆之间、连杆与施力杆之间、施力杆与扭力扳手之间均为沿轴向滑动连接、沿周向相对固定。
[0026]具体的,施力杆的下部横截面为与扭力扳手套接孔适配的正方形,施力杆的上部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本实施例为正六边形,连杆下部内孔为与施力杆的上部适配的多边形孔;连杆的下部横截面外边缘为圆形,连杆的上部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本实施例为正六边形,套筒内孔的下端为内螺纹孔,以与丝堵连接,套筒内孔的中部为与连杆的上部适配的多边形孔,套筒内孔的上端为与待拧螺母适配的正六边形或正十二边形。
[0027]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索道站内运行系统轮胎轴承座快速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扭力扳手(4),以及与扭力扳手的套接孔同轴设置的套筒(1)、连杆(3)和施力杆(9),套筒的内孔上端与待拧螺母适配,连杆向上延伸至套筒内,施力杆向上延伸至连杆内,且施力杆向下穿过扭力扳手的套接孔,套筒与连杆之间、连杆与施力杆之间、施力杆与扭力扳手之间均为沿轴向滑动连接、沿周向相对固定;还包括支撑于底部轨道上且与底部轨道滑动连接的底座(5),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支撑施力杆下端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道站内运行系统轮胎轴承座快速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侧壁固设有位于套筒下方的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与套筒(1)之间设有套设在连杆上的弹簧(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索道站内运行系统轮胎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宪忠李鑫尧艾文琪艾利萍周汝涛陈伟昌孙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孙春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