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固结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582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淤泥固结处理装置,属于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主体内部具有搅拌腔室,主体表面设置有与搅拌腔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腔室内设置有加药管,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主体的轴线两端;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均位于搅拌腔室中,第一搅拌组件靠近进料口,第二搅拌组件靠近出料口,第一搅拌组件用于搅拌混合淤泥,第二搅拌组件用于压缩淤泥,且第一搅拌组件能够将从进料口进入的淤泥运输到第二搅拌组件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搅拌组件混合淤泥和固结剂,并将淤泥传输至第二搅拌组件处,利用第二搅拌组件对淤泥进行压缩,完成对淤泥的固结处理,无需对淤泥进行稀释,提高处理效率。提高处理效率。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淤泥固结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淤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淤泥固结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湖泊常用的清淤方式主要为干式清淤、半干式清淤和湿式清淤;干式清淤是在河道湖泊的清淤范围内设置围堰,然后将河道湖泊中的水排干,利用挖掘机等开展清淤施工;挖出的淤泥后续需要进行脱水处理,现在通常采用自然晾晒的方式对干式清淤淤泥进行处理,不仅脱水效率低,占地面积还大,并且还容易导致污染地下水、滋生蚊虫等不好的结果;而采用脱水固结技术对淤泥进行处理的话,则需要加水对淤泥进行稀释,整体处理工艺复杂,处理成本和工程投资都要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淤泥固结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搅拌组件混合淤泥和固结剂,并将淤泥传输至第二搅拌组件处,利用第二搅拌组件对淤泥进行压缩,完成对淤泥的固结处理,无需对淤泥进行稀释处理,且整体处理效率高。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淤泥固结处理装置,包括:主体、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主体内部具有搅拌腔室,主体表面设置有与搅拌腔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腔室内设置有加药管,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主体的轴线两端;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均位于搅拌腔室中,第一搅拌组件靠近进料口,第二搅拌组件靠近出料口,第一搅拌组件用于搅拌混合淤泥,第二搅拌组件用于压缩固结淤泥,且第一搅拌组件能够将从进料口进入的淤泥运输到第二搅拌组件处。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体的搅拌腔室作为主要反应的容器,淤泥从进料口中进入到搅拌腔室,固结剂通过加药管加入,第一搅拌组件对淤泥和固结剂进行混合,并且在混合过程中将混合后的淤泥逐步输送至第二搅拌组件处,第二搅拌组件能够对淤泥进行压缩,完成对淤泥的固结处理,然后通过出料口排出即可,整个过程均在主体的搅拌腔室中完成,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并且,也不用对淤泥进行稀释,整体过程简洁,能够提高淤泥的处理效率。
[0007]进一步的,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转轴以及多个叶片,第一转轴设置在搅拌腔室内,第一转轴沿主体的轴线方向布置,第一转轴远离第二搅拌组件的一端伸出主体,该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多个叶片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轴的外侧壁上;叶片与第一转轴的连接位置呈螺旋线结构,多个叶片的旋向相同;叶片整体螺旋设置,随着第一转轴转动时,能够对淤泥提供一部分输送动力,且能够将淤泥进行初步挤压固结。
[0008]进一步的,螺旋结构的螺旋升角在45度~60度之间,螺旋升角是指螺旋线上每一点的切线,对圆柱正截面的倾角。
[0009]进一步的,叶片弯曲设置,能够在输送淤泥的同时对淤泥进行压缩。
[0010]进一步的,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螺旋轴,第二螺旋轴转动设置在搅拌腔室中,且第二螺旋轴的轴线方向与主体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二螺旋轴表面固定有螺旋叶片,第二螺旋轴远离第一搅拌组件的端部伸出主体,该端部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螺旋轴在转动时能够混合淤泥和固结剂,同时,由于第二螺旋轴的特殊结构,螺旋轴能够在输送淤泥的同时对淤泥进行压缩处理,螺旋轴能够进一步对淤泥进行压榨固结,缩短淤泥的固化反应时间,提高淤泥固结处理的效率,输送固结后的淤泥至出料口。
[0011]进一步的,出料口设置在主体侧壁,出料口沿主体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二螺旋轴轴长的三分之二,便于固化后的淤泥从出料口排出。
[0012]进一步的,第一转轴的轴线以及第二螺旋轴的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出水口,出水口位于主体底部,便于压滤液的外排。
[0014]进一步的,进料口位于主体侧壁,加药管一端穿过主体端部,与主体螺纹连接,另一端包括第一分支以及第二分支,第一分支侧壁和第二分支侧壁均设有多个出药口,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分别位于进料口两侧,加药管再进行加药时不会影响到淤泥从进料口进入到搅拌腔室中。
[0015]进一步的,加药管倾斜设置,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朝着靠近出料口的方向倾斜。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主体内部设置搅拌腔室,限制淤泥的处理场地,避免淤泥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利用第一搅拌组件的搅拌混合和输送功能,在进行搅拌时也对淤泥进行输送,将淤泥输送到第二搅拌组件处,便于第二搅拌组件对淤泥进行处理;通过对第二搅拌组件螺旋叶片设置,对淤泥产生一定的压榨动力,缩短淤泥的固化反应时间,提高淤泥固结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内部侧视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叶片沿第一转轴径向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叶片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加药管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4]1‑
主体,11

搅拌腔室,12

进料口,13

出料口,14

出水口,2

加药管,21

第一分支,22

第二分支,23

出药口,31

第一转轴,32

叶片,33

第一电机,41

第二螺旋轴,42

螺旋叶片,43

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
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6]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专利技术。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专利技术,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0027]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固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部具有搅拌腔室(11),所述主体(1)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腔室(11)连通的进料口(12)和出料口(13),所述搅拌腔室(11)内设置有加药管(2),所述进料口(12)和所述出料口(13)分别位于所述主体(1)的轴线两端;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均位于所述搅拌腔室(11)中,所述第一搅拌组件靠近所述进料口(12),所述第二搅拌组件靠近所述出料口(13),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用于搅拌混合淤泥,所4述第二搅拌组件用于压缩固结淤泥,且所述第一搅拌组件能够将从所述进料口(12)进入的淤泥运输到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固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转轴(31)以及多个叶片(32),所述第一转轴(31)设置在所述搅拌腔室(11)内,所述第一转轴(31)沿所述主体(1)的轴线方向布置,所述第一转轴(31)远离所述第二搅拌组件的一端伸出所述主体(1),该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3);多个所述叶片(32)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31)的外侧壁上,所述叶片(32)与所述第一转轴(31)的连接位置呈螺旋线结构,多个所述叶片(32)的旋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淤泥固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结构的螺旋升角在45度~60度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淤泥固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2)弯曲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淤泥固结处理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发明何利马宗凯陈强王禹来赵笑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