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歧管分流层及其歧管微柱阵列平板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46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歧管分流层,歧管分流层包括设置在歧管分流层上部面的入口歧管流入流道和出口歧管流出口以及设置在歧管分流层下部面的入口歧管和出口歧管,所述入口歧管流入流道包括设置在相对的两个端部的互相平行的两条,入口歧管流入流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并且每个入口歧管流入流道的一个末端与流体入口流道连通;所述出口歧管流出口设置在歧管分流层上部面的中间位置并且与流体出口流道连通;入口歧管与入口歧管流入流道连通,出口歧管与出口歧管流出口连通;所述入口歧管和出口歧管间隔设置并且设置在两条入口歧管流入流道之间,入口歧管连通两条入口歧管流入流道,出口歧管与两条入口歧管流入流道不连通。该歧管分流层将入口歧管流入流道为两条,可以强化流体对微柱阵列层的冲击,提高整体散热性能。体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歧管分流层及其歧管微柱阵列平板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平板换热器,属于F28d15/02的热管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将冷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也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诸多领域均被广泛应用。在如电子、石化、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其工作场景较为特殊,因此对换热器的尺寸和重量有着特殊要求,且要求其换热能力更强。
[0003]1981年有学者提出利用微通道进行散热,既可以缩小换热器的体积又可以利用微通道较高的比表面积大幅提高其换热能力。然而其虽然换热能力较强,但由于微通道的水力直径较小其整体的压力损失也较高。
[0004]微通道是一种高效的热管理方案,其基本原理是流体在驱动泵的作用下流过微通道,并在流动过程中携带走电子器件所产生的热量,实现冷却效果。然而其高散热性能的代价是庞大的泵功和电能的消耗。歧管微通道由于其特殊的歧管结构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原微通道热沉的泵功消耗,而且可进一步强化其散热性能。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歧管微通道内流体分布并不均匀,导致其温度分布并不均匀。如何进一步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歧管分流层,歧管分流层包括设置在歧管分流层上部面的入口歧管流入流道和出口歧管流出口以及设置在歧管分流层下部面的入口歧管和出口歧管,所述入口歧管流入流道包括设置在相对的两个端部的互相平行的两条,入口歧管流入流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并且每个入口歧管流入流道的一个末端与流体入口流道连通;所述出口歧管流出口设置在歧管分流层上部面的中间位置并且与流体出口流道连通;入口歧管与入口歧管流入流道连通,出口歧管与出口歧管流出口连通;所述入口歧管和出口歧管间隔设置并且设置在两条入口歧管流入流道之间,入口歧管连通两条入口歧管流入流道,出口歧管与两条入口歧管流入流道不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分流层,其特征在于,入口歧管选择沿流动方向逐渐收缩的锥形结构,出口歧管选择沿流动方向逐渐扩大的锥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分流层,其特征在于,出口歧管位置处柱体的换热能力大于入口歧管位置处柱体的换热能力。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分流层,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公明高维陈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