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筒头生产装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40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筒头生产装配工艺,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选取圆钢原材料,进行冷锯并下料;第二步、通过所述计数分流设备将存在问题的工件计数,且输送至环形加工台上再加工处理;第三步、回料机构将再加工处理的工件回传至检验工位;第四步、再加工的工件回转至检验工位后进行卸料以及再次计数;第五步、将通过检验工位的半成品加工得到气筒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个数控设备组成连续的生产线进行生产,产能高,劳动力少,产品质量可靠,并且方便将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可修整的工件通过计数分流设备传输到环形加工台上进行再加工处理,然后回传,避免耽误原生产线运行,同时还可减少损耗。同时还可减少损耗。同时还可减少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筒头生产装配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筒配件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气筒头生产装配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气筒即用于产生气流的设备器具,其必不可少的配件便是气筒头,气筒头一般会进行批量生产,可通过一整套生产工艺进行处理;
[0003]现有的气筒头生产装配工艺在处理时,各个阶段的处理工艺依靠不同设备进行,并且相应阶段处理后需要进行检验,检验该阶段产生的半成品工件是否达到相应标准,以便于判断是否可进行后续处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气筒头生产装配时需要依靠大量人工流转工件于不同设备之间,并且在检验过程中筛分下来的问题工件暂存,无法有效进行快速处理,容易影响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筒头生产装配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气筒头生产装配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0007]第一步、选取圆钢原材料,进行冷锯并下料,下料后进行检验;
[0008]第二步、检验工位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筒头生产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选取圆钢原材料,进行冷锯并下料,下料后进行检验;第二步、检验工位上配合设置有一组计数分流设备,计数分流设备的终端配合设置有环形加工台(1),通过所述计数分流设备对检验出的问题工件计数,且输送至环形加工台(1)上,通过在环形加工台(1)上设置再加工设备进行再加工处理;第三步、所述环形加工台(1)上配合设置有回料机构,回料机构用于将再加工处理的工件回传至检验工位;第四步、再加工的工件回传至检验工位后进行卸料以及再次计数,前后两次计数进行差值计算,确认所要补充的工件数;且该数值反馈至生产线起始端工位;第五步、将通过检验工位的半成品工件进行冷压处理,再检验;检验通过的工件流转至数控车床进行压配端加工,得到气筒头;第六步、选取钢管原料进行检验,检验后进行激光切割下料,再检验,检验后流转至数控车床进行压配尺寸加工;第七步、将数控车床加工完成的气筒部件通过冷压处理,使其与完成的气筒头进行压配,然后焊接压配部位,焊接后检验,检验后流转至数控车床进行焊疤去除,焊疤去除后检验,检验后进行外圆打磨加工,最后进行螺纹孔和槽体等尺寸加工,得到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筒头生产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分流设备包括传送带组件(2),所述传送带组件(2)设置有上层传输面和下层传输面,传送带组件(2)的上层传输面用于将问题工件传输至环形加工台(1)上,传送带组件(2)的下层传输面用于将再加工处理后的工件回传至生产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筒头生产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组件(2)靠近第二检验工位的一端连接有检验平台(9),检验平台(9)上安装有第一计数器(3),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德鼎立精密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