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可视化心肺复苏训练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38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可视化心肺复苏训练模型,包括模拟人体、按压板、压力传感器、电源模块、控制电路板、指示灯组件和肺袋,所述模拟人体内安装设置有肺袋、按压板、传感器组件、指示灯组件、控制电路板和电源模块,肺袋设置在模拟人体的肺部位置,所述肺袋上方设置有按压板,所述肺袋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正对按压板位置设置,所述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模拟人体内设置有指示灯组件,所述指示灯组件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本实施例设计的仿真婴儿整体模型人,具有正确的解剖结构和身体外形,利于实施真实的婴儿CPR训练,同时能够直观反映按压效果及通气状况。气状况。气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可视化心肺复苏训练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心肺复苏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可视化心肺复苏训练模型。

技术介绍

[0002]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
[0003]目前,关于心肺复苏的研究主要是临床试验、动物试验以及物理模型试验,但是,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和向公众普及推广的时候,如果采用临床试验或者动物试验,不仅成本巨大且有违伦理道德,如果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则效果不好,不能直接表现出心肺复苏术的效果,从而使得学生、公众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不能加深学生、公众对心肺复苏术的认识以及理解。
[0004]由于青少年骨骼没有完全发育完成,胸骨的柔韧性远比成年年人要软;所以在青少年与成年人的心肺复苏按压力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婴幼儿的骨骼柔软,故按压所需深度较青年或者成年人更浅,所以在实施救治当中,针对婴幼儿、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按压手法也不同。且按压深度,按压频率及按压位置没有一个准确直观的反馈手段,训练效果不佳。
[0005]现需要一种能够直观反馈心肺复苏按压效果的新型的可视心肺复苏训练模型,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可视化心肺复苏训练模型,通过对现有心肺复苏训练模型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现有心肺复苏训练模型不能直观反映按压效果及通气状况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循环可视化心肺复苏训练模型,包括模拟人体、按压板、压力传感器、电源模块、控制电路板、指示灯组件和肺袋,所述模拟人体内安装设置有肺袋、按压板、传感器组件、指示灯组件、控制电路板和电源模块,肺袋设置在模拟人体的肺部位置,所述肺袋上方设置有按压板,所述肺袋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正对按压板位置设置,所述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模拟人体内设置有指示灯组件,所述指示灯组件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按压板向胸部两侧延伸设置有肋骨状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模拟人体包括头颈部、躯干底板、前胸盖和四肢部,所述头颈部设置有模拟嘴部开口,所述模拟嘴部开口连通有模拟气管,头颈部下方与躯干底板相连,躯干底
板通过弹簧与按压板相连,所述躯干底板上还安装有肺袋,所述模拟气管与肺袋相连,所述模拟气管处设置有气流传感器,所述气流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前胸盖覆盖设置在肺袋与按压板上方,所述指示灯组件包括通气指示灯,所述通气指示灯呈肺型,设置在前胸盖底面的肺部位置,所述通气指示灯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头颈部还设置有模拟鼻部开口,所述模拟嘴部开口与模拟鼻部开口相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指示灯组件包括按压深度指示灯,所述按压深度指示灯设置在模拟人体前胸盖底面处位于上胸部两侧,所述按压深度指示灯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指示灯组件包括按压频率指示灯,所述按压频率指示灯设置在模拟人体胸骨两侧经过颈部到两侧颞部,所述按压频率指示灯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指示灯组件还包括CPR质量指示灯,所述CPR质量指示灯设置在模拟人体的头部位置。
[0015]优选的,所述按压板上位于心脏位置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设计的仿真婴儿整体模型人,具有正确的解剖结构和身体外形,利于实施真实的婴儿CPR训练,其模型人体口腔与鼻腔开放且互相连通,支持口对口,口对口鼻的人工通气,支持使用面罩通气。
[0018]2)模拟人胸部具有通气指示灯,代表通气量,可以实时反馈通气情况,根据模拟气管内设置的气流传感器接收流量信息,控制电路板反馈至通气指示灯,肺型的通气指示灯实时反馈通气量,更为直观。
[0019]3)模拟人上胸部两侧具有按压深度指示灯,实时反馈按压深度是否正确,压力传感器接收按压力度信息,按压力度正确的深度指示灯完全亮起,过深或过浅都会有不同的错误指示。
[0020]4)模拟人设置有按压频率指示灯,从胸骨两侧经过颈部到两侧颞部,代表胸外按压过程中从心脏实时流向大脑的血流,能够实时反馈按压频率是否正确,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得按压频率数据,频率正确时显示血液流向大脑,过快或过慢时都会有不同的错误指示。
[0021]5)模拟人头额部提供CPR质量指示灯,代表达到大脑的血液,当按压的所有关键要素都正确且符合指南要求,可见头部指示灯亮起。
[0022]6)本技术前胸盖胸外按压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当手指按压位置正确时,CPR质量指示灯亮起,前提是其他胸外按压参数均正确,如位置不正确,指示灯不亮。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指示灯组件位置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模拟人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按压板处剖面示意图;
[0026]标号说明:模拟人体1、头颈部11、模拟嘴部开口111、模拟鼻部开口112、躯干底板12、前胸盖13、四肢部14、按压板2、肋骨状结构21、第二压力传感器22、压力传感器3、电源模块4、控制电路板5、指示灯组件6、通气指示灯61、按压深度指示灯62、按压频率指示灯63、
CPR质量指示灯64、肺袋7、模拟气管71、弹簧8、气流传感器9。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内容。
[0028]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可视化心肺复苏训练模型,包括模拟人体1、按压板2、压力传感器3、电源模块4、控制电路板5、指示灯组件6和肺袋7,所述模拟人体1内安装设置有肺袋7、按压板2、传感器组件、指示灯组件6、控制电路板5和电源模块4,肺袋7设置在模拟人体1的肺部位置,所述肺袋7上方设置有按压板2,所述肺袋7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所述压力传感器3正对按压板2位置设置,所述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且所述模拟人体1内设置有指示灯组件6,所述指示灯组件6与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
[0029]进一步地,为了获得更为拟真的训练效果,所述按压板2向胸部两侧延伸设置有肋骨状结构21。
[0030]进一步地,为了模拟人体1结构,能够进行口对口,口对鼻的人工通气,所述模拟人体1包括头颈部11、躯干底板12、前胸盖13和四肢部14,所述头颈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可视化心肺复苏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人体、按压板、压力传感器、电源模块、控制电路板、指示灯组件和肺袋,所述模拟人体内安装设置有肺袋、按压板、传感器组件、指示灯组件、控制电路板和电源模块,肺袋设置在模拟人体的肺部位置,所述肺袋上方设置有按压板,所述肺袋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正对按压板位置设置,所述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模拟人体内设置有指示灯组件,所述指示灯组件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可视化心肺复苏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向胸部两侧延伸设置有肋骨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可视化心肺复苏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人体包括头颈部、躯干底板、前胸盖和四肢部,所述头颈部设置有模拟嘴部开口,所述模拟嘴部开口连通有模拟气管,头颈部下方与躯干底板相连,躯干底板通过弹簧与按压板相连,所述躯干底板上还安装有肺袋,所述模拟气管与肺袋相连,所述模拟气管处设置有气流传感器,所述气流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前胸盖覆盖设置在肺袋与按压板上方,所述指示灯组件包括通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健团周其羽廖廷祥段远建韦双武陈宇超唐单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