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除颤监护仪的教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17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除颤监护仪的教学设备,包括模拟除颤仪、仿真人体模型和远程电脑控制端,所述模拟除颤仪包括外部壳体、除颤仪主机、显示屏、控制面板、除颤模块和心电监护模块,外部壳体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除颤仪主机还设置有无线连接模块,所述除颤仪主机通过无线连接模块与远程电脑控制端无线连接;所述仿真人体模型设置有除颤点和心电监护电极,所述除颤模块与所述除颤点贴合对接设置,所述心电监护模块与心电监护电极对接设置。本装置可以通过电脑控制在除颤仪上实时模拟显示模拟人各项生命体征信息,更为直观,方便,进行心电监护体验性教学效果更佳,且功能更加多样,全面,经济实用。经济实用。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除颤监护仪的教学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训练用人体模型
,尤其涉及一种模拟除颤监护仪教学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除颤器功能比较单一,只能进行除颤,没有其它功能,在除颤过程中,医务人员通常要对病人进行呼吸和心跳的监测,而现有的除颤器没有这些监测功能,只能额外增加专用的监测仪器,非常麻烦,而且使用成本也比较高;使用后容易积灰或者被污染,没有对应的保护结构以及放置结构。
[0003]在心电监护教学中,传统的方法是让学员在实际患者身上进行体验性教学,但实际案例较少,且训练限制较多。
[0004]国内外缺乏医学教学除颤与心电监护的仿真系统设备,这样学员只能利用医院中的监护与急救系统设备在抢救病人的时候,进行临床的学习和实践,但这就很难给众多学员提供这样的机会。因此设计和制造一种医学教学除颤与心电监护的仿真系统设备,以便学员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病人的监护与急救的训练就十分必要。
[0005]现需要一种能够将模拟除颤及心电监护功能集成的新式的模拟训练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除颤监护仪教学设备,通过对现有心电监护及除颤仪器训练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本装置是应用于医学院校、医疗卫生、医学教育、红十字会、急救培训领域的基本教材设备。解决了现缺乏实用的除颤及心电监护的训练仿真系统设备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模拟除颤监护仪教学设备,包括模拟除颤仪、仿真人体模型和远程电脑控制端,所述模拟除颤仪包括外部壳体、除颤仪主机、显示屏、控制面板、除颤模块和心电监护模块,外部壳体内部安装有除颤仪主机,外部壳体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且除颤模块和心电监护模块穿过外部壳体和除颤仪主机电连接,所述除颤仪主机还设置有无线连接模块,所述除颤仪主机通过无线连接模块与远程电脑控制端无线连接;
[0009]所述仿真人体模型设置有除颤点和心电监护电极,所述除颤模块与所述除颤点贴合对接设置,所述心电监护模块与心电监护电极对接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除颤模块包括手动除颤模块和AED除颤模块。
[0011]优选的,所述手动除颤模块包括除颤手柄和连接线,所述外部壳体上设置有手柄连接插槽,除颤手柄通过连接线插接在所述手柄连接插槽内,所述除颤手柄通过手柄连接插槽与除颤仪主机电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AED除颤模块包括除颤电极片和AED连接线,所述外部壳体上设置有
电极片插口,所述除颤电极片通过AED连接线插接在所述电极片插口内,所述电极片插口与除颤仪主机电连接,所述除颤电极片在使用时与除颤点贴合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心电监护模块包括心电监护探头与心电监护导联线,模拟除颤仪上设置有心电监护导联线插口,所述心电监护导联线通过心电监护导联线插口与除颤仪主机电连接,所述心电监护导联线另一端安装有心电监护探头,所述心电监护探头与仿真人体模型上的心电监护电极对接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仿真人体模型上胸腔上侧及下侧设置有共四处心电监护电极,所述心电监护探头与所述心电监护电极一一对应设置。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设备是由模拟除颤仪、仿真人体模型、电脑控制端组成。用于手动除颤、AED除颤、心电监护导联线连接、心电监护使用及判读培训和教学,可以直接在模拟除颤监护仪上观察模拟人和识别出模拟人生命体征。本技术通过模拟人与电脑控制端和除颤仪连接,可实现与模拟人之间的直接互动,查看和打印ECG心电图。本装置可以通过电脑控制在除颤仪上实时模拟显示模拟人各项生命体征信息,更为直观,方便,体验性教学效果更佳,且功能更加多样,全面,经济实用。
[0017]且远程电脑控制端可以控制生命体征数据,ECG各项数值,以及具备教学、考核评分系统和理论学习模式,方便进行心电监护使用及判读培训和教学,通过远程电脑控制端(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方便进行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 是本技术模块连接示意图;
[0019]图2 是本技术模拟除颤仪示意图;
[0020]图3 是本技术模拟除颤仪背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仿真人体模型示意图;
[0022]附图标号说明:外部壳体1、手柄连接插槽11、电极片插口12、心电监护导联线插口13、电源接口14、显示屏2、控制面板3、除颤模块4、手动除颤模块41、除颤手柄411、连接线412、AED除颤模块42、除颤电极片421、AED连接线422、心电监护模块5、心电监护探头51、心电监护导联线52、仿真人体模型6、除颤点61、心电监护电极6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内容。
[0024]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除颤监护仪教学设备,包括模拟除颤仪、仿真人体模型6和远程电脑控制端,所述模拟除颤仪包括外部壳体1、除颤仪主机、显示屏2、控制面板3、除颤模块4和心电监护模块5,外部壳体1内部安装有除颤仪主机,外部壳体1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2和控制面板3,且除颤模块4和心电监护模块5穿过外部壳体1和除颤仪主机电连接,所述除颤仪主机还设置有无线连接模块,所述除颤仪主机通过无线连接模块与远程电脑控制端无线连接;
[0025]所述仿真人体模型6设置有除颤点61和心电监护电极62,所述除颤模块4与所述除颤点61贴合对接设置,所述心电监护模块5与心电监护电极62对接设置。
[0026]外部壳体1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口14,除颤仪主机通过电源接口14与外部电源连接供电。
[0027]进一步地,所述除颤模块4包括手动除颤模块41和AED除颤模块42。
[0028]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手动除颤功能,所述手动除颤模块41包括除颤手柄411和连接线412,所述外部壳体1上设置有手柄连接插槽11,除颤手柄411通过连接线412插接在所述手柄连接插槽11内,所述除颤手柄411通过手柄连接插槽11与除颤仪主机电连接。除颤手柄411底面设置有电极板,所述除颤手柄411的电极板在使用时与除颤点61相贴合设置。
[0029]进一步地,为了实现AED除颤功能,所述AED除颤模块42包括除颤电极片421和AED连接线422,所述外部壳体1上设置有电极片插口12,所述除颤电极片421通过AED连接线422插接在所述电极片插口12内,所述电极片插口12与除颤仪主机电连接,所述除颤电极片421在使用时与除颤点61贴合设置。
[0030]进一步地,所述心电监护模块5包括心电监护探头51与心电监护导联线52,模拟除颤仪上设置有心电监护导联线插口13,所述心电监护导联线52通过心电监护导联线插口13与除颤仪主机电连接,所述心电监护导联线52另一端安装有心电监护探头51,所述心电监护探头51与心电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除颤监护仪的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除颤仪、仿真人体模型和远程电脑控制端,所述模拟除颤仪包括外部壳体、除颤仪主机、显示屏、控制面板、除颤模块和心电监护模块,外部壳体内部安装有除颤仪主机,外部壳体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且除颤模块和心电监护模块穿过外部壳体和除颤仪主机电连接,所述除颤仪主机还设置有无线连接模块,所述除颤仪主机通过无线连接模块与远程电脑控制端无线连接;所述仿真人体模型设置有除颤点和心电监护电极,所述除颤模块与所述除颤点贴合对接设置,所述心电监护模块与心电监护电极对接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除颤监护仪的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模块包括手动除颤模块和AED除颤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除颤监护仪的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除颤模块包括除颤手柄和连接线,所述外部壳体上设置有手柄连接插槽,除颤手柄通过连接线插接在所述手柄连接插槽内,所述除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远建周其羽廖廷祥韦双武覃健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