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息路口交通管理的雷视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381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全息路口交通管理的雷视一体机,涉及智能路口交通管理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摄像机组、主控机、雷达传感器;通过全局曝光相机、近景相机、远景相机多个相机的组合配置方式,采用近远景图像采集的配置方法,采集的相机图片内目标由大到小变化,分别对近景和远景图像进行目标检测识别,再将目标进行多相机融合处理,可以提高目标检测的准确率,便于对目标的跟踪处理;同时采用雷达传感器获取路口停车线至道路尽头各个运动目标的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并与相机检测识别的目标数据进行融合,可以进一步提升目标识别跟踪的准确率。准确率。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全息路口交通管理的雷视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交通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全息路口交通管理的雷视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车路协同是指挥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交叉路口是车路协同的重要节点。随着全息路口的概念的兴起,各大软硬件厂商纷纷布局。全息路口可以提供高精度、实时的交通数据,是推动交通智能管理精细化落地,全面赋能城市交通治理的重要手段。其通过多种传感器进行多视角多模态路况感知,精准感知交通状态,最后数字还原路口复杂状态,实现路权按需调度和智能管理。在全息路口的各模块中,感知是第一步,传感器的配置方案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数据处理与算法流程。
[0003]目前,全息路口交通管理的主要方式为多相机纯视觉方案,通过配置不同焦距和分辨率摄像头,采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相关的算法,完成对目标的检测、分类、跟踪与重识别等任务。然而现有多相机纯视觉方案由于摄像机采集图像时,受光照影响强烈,夜间、强光、雨雪、烟雾等因素影响,在环境条件较差时可视能力较差,不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导致现有全息路口的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息路口交通管理的雷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视一体机配置在路口电警杆或者红绿灯杆上,所述雷视一体机包括:摄像机组、主控机、雷达传感器;所述摄像机组包括:全局曝光相机、近景相机、远景相机;所述全局曝光相机,用于采集所述电警杆或者红绿灯杆对应的整个路口区域图像;所述近景相机,用于采集电警杆或者红绿灯杆对应的整个路口区域及对向道路的车辆候车区域图像;所述远景相机,用于采集电警杆或者红绿灯杆对应的对向道路的车辆候车区域图像及向远端延伸的道路区域图像;所述雷达传感器,用于采集路口停车线至远端道路尽头各个运动目标的信息;所述主控机,用于对所述全局曝光相机、近景相机、和远景相机采集的不同区域的图像进行目标识别,得到各个目标的标识信息、特征信息和目标在图片中的像素位置信息;所述主控机,还用于对所述全局曝光相机、近景相机、和远景相机对应的目标识别结果进行匹配,建立目标的航迹信息,所述航迹信息包括目标的标识信息、特征信息和目标的真实位置信息,所述目标的真实位置信息是根据所述目标在图片中的像素位置信息获取的;所述主控机,还用于将根据所述摄像机组识别获取的各个目标的航迹信息和根据所述雷达传感器识别获取的各个目标的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进行融合,并根据融合后的数据进行交通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息路口交通管理的雷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机,具体用于对全局曝光相机采集的电警杆或者红绿灯杆对应的整个路口区域图像进行目标识别,得到目标的车标识信息、特征信息和目标在图片中的像素位置信息;所述主控机,具体还用于对近景相机采集的电警杆或者红绿灯杆对应的整个路口区域及对向道路的车辆候车区域图像进行目标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通过预置图片拼接和重识别算法与全局曝光相机检测的目标进行匹配,建立航迹信息,所述航迹信息包括目标的标识信息、特征信息和目标的真实位置信息,所述目标的真实位置信息是根据所述目标在图片中的像素位置信息获取的;所述主控机,具体还用于对远景相机采集的电警杆或者红绿灯杆对应的对向道路的车辆候车区域图像及向远端延伸的道路区域图像对远处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澍闫昊李孟迪王鹏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