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加工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13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小龙虾加工处理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装载小龙虾的定位治具,从而缩小了小龙虾加工设备的体积和占地面积,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驱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转盘间歇性转动,从而实现转盘的停止和转动,有利于保护驱动部件寿命,切头机构处理装载在定位治具上的小龙虾虾头并使得处理后的虾头落料至下料口内,开背机构对处理完虾头的小龙虾进行开背加工,去尾机构对开背后的小龙虾进行去尾加工从而完成整个去头,开背,抽肠等处理过程,整个装置结构巧妙,自动化程度高,可减少对操作人员伤害概率,极大提高龙虾处理效率,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龙虾加工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
,涉及一种小龙虾加工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小龙虾肉味鲜美,蛋白质含量很高,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剥小龙虾又是一件非常麻烦费力效率低的事情。现有的小龙虾加工机大多采用直线型循环运动,每个工序只有一个工位,加工效率低下,直线型运动循环增加了循环周期,也对机器的加工效率有负面影响,同时小龙虾加工机大都需要人工放虾和下虾,其自动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延长驱动部件寿命,自动化程度高,极大提高龙虾处理效率,节约成本的小龙虾加工处理设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小龙虾加工处理设备,包括:
[0006]转盘,转设于机架上,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装载小龙虾的定位治具,所述转盘上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与所述定位治具上的小龙虾虾头相对设置;
[0007]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转盘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转盘间歇性转动;
[0008]切头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切头机构与所述定位治具相对设置,所述切头机构用于处理装载在定位治具上的小龙虾虾头并使得处理后的虾头落料至下料口内;
[0009]开背机构,围设在所述转盘周围,所述开背机构与所述定位治具相对设置,所述开背机构用于对处理完虾头的小龙虾进行开背加工;
[0010]去尾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去尾机构设置于所述转盘周围,所述去尾机构用于对开背后的小龙虾进行去尾加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切头机构包括:
[0012]切头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切头架与所述转盘相对设置,所述切头架的端部伸出到所述转盘上方;
[0013]切割架,设置于所述切头架的端部上,所述切割架上设置有切割电机;
[0014]切割刀,设置于所述切割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切割刀与所述定位治具相对设置,所述切割电机带动所述切割刀转动的同时驱动部件带动转盘旋转将小龙虾输送至切割刀处进行切割。
[0015]进一步地,所述切割架上设置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罩设在所述切割电机上,且所述第一防护板朝向小龙虾来料方向。
[0016]进一步地,所述开背机构包括:
[0017]开背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0018]开背驱动器,设置与所述开背架上,所述开背驱动器的活塞杆杆端设置有开背支
架,所述开背驱动器带动所述开背支架朝向转盘往复运动;
[0019]开背电机,设置于所述开背支架上,所述开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开背锯片,所述开背电机用于带动开背锯片转动来对定位治具上的小龙虾进行开背加工。
[0020]进一步地,所述去尾机构包括去尾架,所述去尾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去尾架上设置有去尾驱动器,所述去尾驱动器与去尾支架驱动连接,所述去尾支架上设置有去尾电机,所述去尾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虾尾的夹持部件,所述去尾电机用于带动夹持有虾尾的夹持部件转动同时在去尾驱动器拉动下去除虾尾。
[0021]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件包括两夹爪,两夹爪铰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两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夹爪一一对应设置,两齿轮中的一个齿轮与电动舵机驱动连接,所述齿轮与夹爪之间通过连杆结构进行驱动连接,所述电动舵机用于驱动齿轮转动来控制两夹爪的开合。
[002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板,所述治具板设置于所述转盘上,所述治具板上垂直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移动板相随设置,所述移动板与电动推杆驱动连接,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移动板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小龙虾的夹持空间,所述电动推杆用于带动移动板将夹持空间上的小龙虾压紧在定位板上。
[0023]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治具上设置有尾部定位部件,所述尾部定位部件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两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治具板之间设置有夹持间隙,通过定位块以及定位块两侧的夹持间隙将虾尾的三片尾扇进行定位。
[002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板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板设置于所述转盘底部,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多个开槽,相邻开槽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动力板,所述动力板上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和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一缺口呈3/4圆结构,所述驱动杆设置于所述缺口上,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开槽相对设置,所述导向板半径与所述圆弧面的半径相同。
[0025]进一步地,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架,所述下料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下料架上设置有下料驱动器,所述下料驱动器与下料板驱动连接,所述下料板自由端设置有推料斜板,所述推料斜板斜向所述定位治具设置。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装载小龙虾的定位治具,从而缩小了小龙虾加工设备的体积和占地面积,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驱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转盘间歇性转动,从而实现转盘的停止和转动,有利于保护驱动部件寿命,切头机构处理装载在定位治具上的小龙虾虾头并使得处理后的虾头落料至下料口内,开背机构对处理完虾头的小龙虾进行开背加工,去尾机构对开背后的小龙虾进行去尾加工从而完成整个去头,开背,抽肠等处理过程,,整个装置结构巧妙,自动化程度高,可减少对操作人员伤害概率,极大提高龙虾处理效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龙虾加工处理设备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开背机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去尾机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部件示意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板示意图。
[003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切头机构示意图。
[0034]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料机构示意图。
[0035]图中标号说明:1、机架;11、转盘;12、下料口;2、定位治具;21、治具板;22、定位板;23、移动板;24、夹持空间;25、电动推杆;26、尾部定位部件;261、定位块;262、限位块;263、夹持间隙;3、驱动部件;31、驱动板;311、开槽;312、圆弧面;32、动力板;321、导向板;322、缺口;323、驱动杆;33、驱动电机;4、切头机构;41、切头架;42、切割架;43、切割电机;44、切割刀;45、第一防护板;5、开背机构;51、开背架;52、开背驱动器;53、开背支架;54、开背电机;55、开背锯片;6、去尾机构;61、去尾架;62、去尾驱动器;63、去尾支架;64、去尾电机;65、安装架;66、齿轮;67、夹爪;68、电动舵机;69、连杆结构;7、下料机构;71、下料架;72、下料驱动器;73、下料板;74、推料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龙虾加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转设于机架上,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装载小龙虾的定位治具,所述转盘上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与所述定位治具上的小龙虾虾头相对设置;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转盘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转盘间歇性转动;切头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切头机构与所述定位治具相对设置,所述切头机构用于处理装载在定位治具上的小龙虾虾头并使得处理后的虾头落料至下料口内;开背机构,围设在所述转盘周围,所述开背机构与所述定位治具相对设置,所述开背机构用于对处理完虾头的小龙虾进行开背加工;去尾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去尾机构设置于所述转盘周围,所述去尾机构用于对开背后的小龙虾进行去尾加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龙虾加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头机构包括:切头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切头架与所述转盘相对设置,所述切头架的端部伸出到所述转盘上方;切割架,设置于所述切头架的端部上,所述切割架上设置有切割电机;切割刀,设置于所述切割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切割刀与所述定位治具相对设置,所述切割电机带动所述切割刀转动的同时驱动部件带动转盘旋转将小龙虾输送至切割刀处进行切割。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龙虾加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架上设置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罩设在所述切割电机上,且所述第一防护板朝向小龙虾来料方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龙虾加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背机构包括:开背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开背驱动器,设置与所述开背架上,所述开背驱动器的活塞杆杆端设置有开背支架,所述开背驱动器带动所述开背支架朝向转盘往复运动;开背电机,设置于所述开背支架上,所述开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开背锯片,所述开背电机用于带动开背锯片转动来对定位治具上的小龙虾进行开背加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龙虾加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尾机构包括去尾架,所述去尾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去尾架上设置有去尾驱动器,所述去尾驱动器与去尾支架驱动连接,所述去尾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秋雨宋少云潘庆华张兴宇华钊杨昆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