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65504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包括聚醚多元醇PPG95~110份、催化剂A 0.5~1.5份、催化剂B 0.5~1.0份、硅胶0.5~1.5份、交联剂1.0~3.0份、TDI 80 30~50份、水3~5份、季戊四醇四[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海绵,尤其涉及一种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海绵是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种,属于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因其具有密度低、弹性好、透气性好、耐水性好及原料易得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服装、包装、汽车、航空、家具等领域。目前,大多数海绵厂家还是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芳香族异氰酸酯为原料,由于TDI和MDI当中的异氰酸酯基与苯环直接相连,长期暴露于光照、氮氧化合物的环境中容易导致变黄。在海绵的生产过程中,聚氨酯块状型泡沫的制造涉及剧烈的放热反应,延长的反应后热暴露会导致化学变化,这表现为生产的泡沫块的内部变黑并被定义为烧焦。在海绵的生产过程中,如何抑制烧焦,又使制造出的海绵具有很好的抗黄变性能仍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中减少二氯甲烷的用量,制得的海绵又具有很好的回弹。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包括的原材料按重量份数计有:
[0005][0006][0007]进一步地,所述抗黄变助剂包括季戊四醇四[3

(3,5

二叔丁基
‑4‑
羟苯基)丙酸酯、双癸二酸酯(2,2,6,6

四甲基
‑4‑
哌啶基)、4,6

双(1,1

二甲基丙基)
‑2‑
(2H

苯并三唑
‑2‑
基)苯酚和四苯基二丙二醇二亚磷酸酯,用量均为聚醚多元醇PPG重量的0.1%~1%。
[0008]进一步地,所述聚醚多元醇PPG为95~100份、催化剂A为0.5~1.0份、催化剂B为0.5~0.8份、硅胶为0.5~1.0份、交联剂为1.5~2.5份、TDI 80为35~45份。
[0009]进一步地,所述聚醚多元醇PPG为100份、催化剂A为1.0份、催化剂B为0.8份、硅胶
为1.0份、交联剂为2.0份、TDI 80为40份。
[0010]进一步地,所述聚醚多元醇PPG为聚醚多元醇PPG3000。
[0011]进一步地,所述原材料还包括:水3~5份。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催化剂A为三乙烯二胺,所述的催化剂B为双(二甲氨基乙基)醚,所述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
[0013]一种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按照聚醚多元醇PPG95~110份、催化剂A 0.5~1.5份、催化剂B 0.5~1.0份、硅胶0.5~1.5份、交联剂1.0~3.0份、TDI 80 30~50份、水3~5份、季戊四醇四[3

(3,5

二叔丁基
‑4‑
羟苯基)丙酸酯0.1~1.0份、双癸二酸酯(2,2,6,6

四甲基
‑4‑
哌啶基)0.1~1.0份、4,6

双(1,1

二甲基丙基)
‑2‑
(2H

苯并三唑
‑2‑
基)苯酚0.1~1.0份和四苯基二丙二醇二亚磷酸酯0.1~1.0份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材料;
[0015]S2、将季戊四醇四[3

(3,5

二叔丁基
‑4‑
羟苯基)丙酸酯、双癸二酸酯(2,2,6,6

四甲基
‑4‑
哌啶基)、4,6

双(1,1

二甲基丙基)
‑2‑
(2H

苯并三唑
‑2‑
基)苯酚和四苯基二丙二醇二亚磷酸酯混入聚醚多元醇PPG,采用1000~1500rpm的速度搅拌,混合均匀;
[0016]S3、添加催化剂A、催化剂B、硅胶、交联剂和水,采用1500~2000rpm的速度搅拌,混合均匀;
[0017]S4、添加TDI 80,采用2000~2500rpm的高速搅拌,混合均匀,混合时间4~10s后,倒入发泡槽自由发泡或使用连续发泡机连续发泡,得到聚氨酯发泡半成品;
[0018]S5、将海绵体在室内常温状态下熟化12~48h,制备得到不黄变的聚氨酯海绵。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引入包含季戊四醇四[3

(3,5

二叔丁基
‑4‑
羟苯基)丙酸酯、双癸二酸酯(2,2,6,6

四甲基
‑4‑
哌啶基)、4,6

双(1,1

二甲基丙基)
‑2‑
(2H

苯并三唑
‑2‑
基)苯酚和四苯基二丙二醇二亚磷酸酯的抗黄变助剂,制得不易变黄聚氨酯,还可抑制发泡过程中的焦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包括的原材料按重量计有:
[0023][0024][0025]所述抗黄变助剂包括季戊四醇四[3

(3,5

二叔丁基
‑4‑
羟苯基)丙酸酯、双癸二酸酯(2,2,6,6

四甲基
‑4‑
哌啶基)、4,6

双(1,1

二甲基丙基)
‑2‑
(2H

苯并三唑
‑2‑
基)苯酚和四苯基二丙二醇二亚磷酸酯,用量均为聚醚多元醇PPG重量的0.1%~1%。
[0026]其中:聚醚多元醇PPG是一种有机聚合物,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环氧丁烷(B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其为无色透明油状粘稠液体。聚醚多元醇PPG3000是指PPG的分子量在3000左右。
[0027]TDI 80是指甲苯二异氰酸酯(CAS NO.26471

62

5),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易燃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用于制造聚氨酯泡沫塑料及橡胶、绝缘漆及粘合剂等。
[0028]季戊四醇四[3

(3,5

二叔丁基
‑4‑
羟苯基)丙酸酯,直接选用Irganox 1010抗氧化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耐抽出和低挥发性,能与其它抗氧化剂及光稳定剂使用。
[0029]双癸二酸酯(2,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由下列原材料按重量份数比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黄变助剂包括季戊四醇四[3

(3,5

二叔丁基
‑4‑
羟苯基)丙酸酯、双癸二酸酯(2,2,6,6

四甲基
‑4‑
哌啶基)、4,6

双(1,1

二甲基丙基)
‑2‑
(2H

苯并三唑
‑2‑
基)苯酚和四苯基二丙二醇二亚磷酸酯,用量均为聚醚多元醇PPG重量的0.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PPG为95~100份、催化剂A为0.5~1.0份、催化剂B为0.5~0.8份、硅胶为0.5~1.0份、交联剂为1.5~2.5份、TDI 80为35~45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PPG为100份、催化剂A为1.0份、催化剂B为0.8份、硅胶为1.0份、交联剂为2.0份、TDI 80为40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PPG为聚醚多元醇PPG30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材料还包括:水3~5份。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A为三乙烯二胺,所述的催化剂B为双(二甲氨基乙基)醚,所述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8.一种不黄变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聚醚多元醇PPG95~110份、催化剂A 0.5~1.5份、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伟建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