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89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涉及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框架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的输送端设置有震动结构,框架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上料结构,震动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框架外表面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上端斜向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导向板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条,转动柱与输送带下端外表面之间活动设置有贴合带,输送带与贴合带的内部均设置有转辊,框架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丝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上料设备向上料框内送料时部分料体在输送带上存在粘连现象,同时冷料之间局部会产生粘连,不利于料体的输送的问题。不利于料体的输送的问题。不利于料体的输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上料设备
,具体为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沥青混凝土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热料(沥青原料)与冷料(砂石等)放到混合滚筒中进行混合使用,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CN215750009U),该设备将多种冷料分别储存于不同的存料仓中,需要时通过控制阀打开存料仓的出料口,使冷料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粉碎装置中,通过粉碎装置进行粉碎,再进入上料装置进行上料,这样设置,结构简单,且能够对冷料的粗细进行进一步粉碎,减少提前粉碎工序,使用方便;
[0003]但现有的上料设备向上料框内送料时部分料体在输送带上存在粘连现象,同时冷料之间局部会产生粘连,不利于料体的输送,同时不利于后期混合搅拌的充分性,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上料设备向上料框内送料时部分料体在输送带上存在粘连现象,同时冷料之间局部会产生粘连,不利于料体的输送,同时不利于后期混合搅拌的充分性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输送端设置有震动结构,所述框架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上料结构;
[0006]所述震动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框架外表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斜向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导向板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条,所述转动柱与输送带下端外表面之间活动设置有贴合带。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带与贴合带的内部均设置有转辊,所述框架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丝杆,所述框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丝杆之间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上料框,所述活动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活动板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上料框与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电缸。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板与固定板之间支撑弹簧的数量为四组,所述支撑弹簧位于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凸条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凸条在转动柱上为环状阵列分布。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板高的一端靠近输送带的输送端,且导向板高的一端与输送带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贴合带与输送带的外表面相贴合,且贴
合带与输送带的贴合面为贴合带上端外表面的三分之一。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柱贯穿于活动板,且所述活动板与导向柱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丝杆贯穿于活动板,且所述丝杆与活动板之间通过梯形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数量为两组且为对称分布。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架为“L”状支架,所述限位通孔为长条状的贯穿开口,所述电缸的两端与上料框和固定支架之间均为转动连接,且电缸伸缩的一端与上料框相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组所述连接支架处于上料框的外表面远离框架一侧,所述电缸的伸缩端与上料框相转动连接处位于上料框的外表面远离连接支架一侧。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通过震动结构的作用,在使用时,当冷料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导向板上,通过贴合带带动凸条连同转动柱转动,从而可以使得导向板产生一定的震动,从而可以将输送带上的少数粘连的冷料刮下,同时导向板的震动可以将本身粘连的冷料震动开,从而方便上料和后续的搅拌。
[0017]2、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通过上料结构的作用,通过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可以使得活动板沿着导向柱上下移动,从而使得上料框上下移动,通过电缸的顶动可以进行倒料过程,能够解决传统输送带斜向送料占用面积较大的缺点,减小设备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震动结构处剖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上料结构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上料结构处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框架;2、输送带;3、震动结构;31、固定板;32、导向板;33、支撑弹簧;34、转动柱;35、凸条;36、贴合带;4、上料结构;41、丝杆;42、导向柱;43、活动板;44、连接支架;45、上料框;46、固定支架;47、限位通孔;48、电缸;5、转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包括框架1,框架1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输送带2,输送带2的输送端设置有震动结构3,框架1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上料结构4。
[0025]请参阅图2,震动结构3包括固定设置于框架1外表面的固定板31,固定板31的上端斜向设置有导向板32,导向板32与固定板31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33,导向板32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柱34,转动柱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条35,转动柱34与输送带2下端外表面之间活动设置有贴合带36,导向板32与固定板31之间支撑弹簧33的数量为四组,支撑弹簧33位于固定板3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凸条35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凸条35在转动柱34上为环状阵列分布,导向板32高的一端靠近输送带2的输送端,且导向板32高的一端与输送带2的外表面相贴合,贴合带36与输送带2的外表面相贴合,且贴合带36与输送带2的贴合面为贴合带36上端外表面的三分之一,使用时,当冷料通过输送带2输送至导向板32上,通过贴合带36带动凸条35连同转动柱34转动,从而可以使得导向板32产生一定的震动,从而可以将输送带2上的少数粘连的冷料刮下,同时导向板32的震动可以将本身粘连的冷料震动开,从而方便上料和后续的搅拌。
[0026]请参阅图3

4,输送带2与贴合带36的内部均设置有转辊5,框架1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丝杆41,框架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柱42,导向柱42与丝杆41之间设置有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的输送端设置有震动结构(3),所述框架(1)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上料结构(4);所述震动结构(3)包括固定设置于框架(1)外表面的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的上端斜向设置有导向板(32),所述导向板(32)与固定板(31)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33),所述导向板(32)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柱(34),所述转动柱(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条(35),所述转动柱(34)与输送带(2)下端外表面之间活动设置有贴合带(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2)与贴合带(36)的内部均设置有转辊(5),所述框架(1)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丝杆(41),所述框架(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柱(42),所述导向柱(42)与丝杆(41)之间设置有活动板(43),所述活动板(4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44),所述连接支架(44)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上料框(45),所述活动板(4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46),所述活动板(43)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通孔(47),所述上料框(45)与固定支架(46)之间设置有电缸(4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冷料环保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32)与固定板(31)之间支撑弹簧(33)的数量为四组,所述支撑弹簧(33)位于固定板(31)的上端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霞李娜杨红武刘振英王艳萍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市固达公路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