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69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承重座、模具本体和注塑压机,所述模具承重座顶端设置有模具本体,且模具本体顶端插入有注塑压机,所述模具本体顶端四周环绕设置有若干组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开设在模具本体顶端表面上的若干组安装槽、设置在内部的转轴、开设在转轴外壁表面上的若干组弹簧槽、设置在弹簧槽内部的弹簧、开设在套环内壁表面上的限位槽和设置在限位槽顶端表面上的防护板;通过设置的防护结构等,有效避免了在注塑的过程中,多余的熔融塑料材料在注塑压机的挤压下容易从模具内部溢出并飞溅,溅射在装置的四周上,可能会烫伤附近的工作人员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一般会使用新型注塑模具来进行注塑成型,现有的新型注塑模具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000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新型注塑模具一般是通过模具承重座、模具和注塑压机相互配合进行注塑的,通过使用注塑压机将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注入模具内部,再通过注塑压机挤压模具内部的塑料进行塑形,通过模具承重座对注塑压机施加在模具上的压力进行缓冲,注塑作业完成,但是在注塑的过程中,多余的熔融的塑料材料在注塑压机的挤压下容易从模具内部溢出并飞溅,溅射在装置的四周上,可能会烫伤附近的工作人员,装置的安全性不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注塑模具,通过设置的防护结构等,使防护板能够对飞溅的熔融的塑料材料进行阻隔,加工完成后能够通过转动防护板对凝结在防护板上的塑料材料进行清理,避免了在注塑的过程中,多余的熔融的塑料材料在注塑压机的挤压下容易从模具内部溢出并飞溅,溅射在装置的四周上,可能会烫伤附近的工作人员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承重座、模具本体和注塑压机,所述模具承重座顶端设置有模具本体,且模具本体顶端插入有注塑压机,所述模具本体顶端四周环绕设置有若干组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开设在模具本体顶端表面上的若干组安装槽、内嵌在安装槽内部的底座、设置在内部的转轴、套设在转轴表面上的套环、开设在转轴外壁表面上的若干组弹簧槽、设置在弹簧槽内部的弹簧、贯穿弹簧槽外侧表面的限位杆、开设在套环内壁表面上的限位槽和设置在限位槽顶端表面上的防护板,若干组所述防护板相互配合对模具本体进行包覆;
[0006]所述底座外侧表面皆设置有升降结构;
[0007]所述限位槽内部皆能够插入限位杆。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塑压机底端表面开设有与防护板相互配合的环形槽。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外壁表面设置有不少于四组的限
位杆,所述套环内壁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杆数量相同的限位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外侧末端皆设置为弧形,所述限位槽皆设置为与限位杆相互配合的弧形槽。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外侧表面上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外侧末端上的滑块、开设在安装槽外侧位置上的滑槽、转动连接在滑槽内壁上的螺纹杆、套设在螺纹杆表面上的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和设置在第二锥形齿轮外侧表面上的转杆;
[0012]所述连接杆皆分别贯穿安装槽外侧表面和滑槽内侧表面;
[0013]所述滑块皆啮合在螺纹杆表面上。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皆设置为矩形,所述滑槽皆设置为与滑块相互配合的矩形槽。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表面皆设置有防滑纹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通过设置的防护结构等,有效避免了在注塑的过程中,多余的熔融塑料材料在注塑压机的挤压下容易从模具内部溢出并飞溅,溅射在装置的四周上,可能会烫伤附近的工作人员的问题,通过设置的防护板,使防护板能够对飞溅的熔融塑料材料进行阻隔,加工完成后,通过转动防护板,使防护板带动套环在转轴的限制下转动,防护板内侧表面展开并朝上,方便对凝结在防护板上的塑料材料进行清理,从而达到对飞溅的熔融塑料材料进行阻隔并及时进行清理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0018]2.通过设置的升降结构等,有效避免了当需要对模具本体进行检修或维护时,防护板可能会阻碍到工作人员的作业的问题,通过转动转杆,使转杆通过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滑块在滑槽内部移动,使滑块通过连接杆带动底座在安装槽内部移动,防护板收入安装槽内部,从而达到对防护板进行收纳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防护板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防护板收起状态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图4中B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模具承重座;2、模具本体;3、注塑压机;4、防护结构;41、安装槽;42、底座;43、转轴;44、套环;45、弹簧槽;46、弹簧;47、限位杆;48、限位槽;49、防护板;5、升降结构;51、连接杆;52、滑块;53、滑槽;54、螺纹杆;55、第一锥形齿轮;56、第二锥形齿轮;57、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
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图6,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承重座1、模具本体2 和注塑压机3,模具承重座1顶端设置有模具本体2,且模具本体2顶端插入有注塑压机3,模具本体2顶端四周环绕设置有若干组防护结构4,防护结构 4包括开设在模具本体2顶端表面上的若干组安装槽41、内嵌在安装槽41内部的底座42、设置在内部的转轴43、套设在转轴43表面上的套环44、开设在转轴43外壁表面上的若干组弹簧槽45、设置在弹簧槽45内部的弹簧46、贯穿弹簧槽45外侧表面的限位杆47、开设在套环44内壁表面上的限位槽48 和设置在限位槽48顶端表面上的防护板49,若干组防护板49相互配合对模具本体2进行包覆;
[0029]底座42外侧表面皆设置有升降结构5;
[0030]限位槽48内部皆能够插入限位杆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承重座(1)、模具本体(2)和注塑压机(3),所述模具承重座(1)顶端设置有模具本体(2),且模具本体(2)顶端插入有注塑压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2)顶端四周环绕设置有若干组防护结构(4),所述防护结构(4)包括开设在模具本体(2)顶端表面上的若干组安装槽(41)、内嵌在安装槽(41)内部的底座(42)、设置在内部的转轴(43)、套设在转轴(43)表面上的套环(44)、开设在转轴(43)外壁表面上的若干组弹簧槽(45)、设置在弹簧槽(45)内部的弹簧(46)、贯穿弹簧槽(45)外侧表面的限位杆(47)、开设在套环(44)内壁表面上的限位槽(48)和设置在限位槽(48)顶端表面上的防护板(49),若干组所述防护板(49)相互配合对模具本体(2)进行包覆;所述底座(42)外侧表面皆设置有升降结构(5);所述限位槽(48)内部皆能够插入限位杆(4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压机(3)底端表面开设有与防护板(49)相互配合的环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3)外壁表面设置有不少于四组的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智魏居臣卢俊浩赵永超史东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琴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