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增压器的防过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468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压器的防过载装置,包括涡轮增压区,涡轮增压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机润滑区,转机润滑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控驱动区;涡轮增压区的内部开设有风室,涡轮增压区的内部开设有涡轮道,风室与涡轮道相连通,风室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转机润滑区的内部开设有转机室,电控驱动区的内部开设有驱动室,转机润滑区与电控驱动区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片。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涡轮道的输出端加装流速感应器,能尽快感知风力流速,通过驱动传动齿轮带动隔板抬起,进行分流泄压,防止压力过载,保护设备;上述方案中,通过泄压的风力经加压风道传导,将储油室内部的润滑液经单向微流道压出,自动补充润滑液,保护轴承,减少人工。减少人工。减少人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增压器的防过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增压器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增压器的防过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增压就是将空气在供入气缸之前预先压缩,以提高空气密度、增加进气量的一项技术,增压器包括三种形式:废气涡轮增压器、机械涡轮增压器、电辅助涡轮增压器,通过增压器压缩空气,提高发动机的进气密度,从而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升功率。
[0003]目前在增压器工作时,由于加压先于反馈,当急停时,传动装置先于增压停止,多余的压力需要及时释放,否则容易损坏传动装置或者增压器;此外,目前增压器转动时转速极高,温度高,润滑油耗费大,需要不时增加润滑油降低轴承磨损,但目前的加油方式繁琐,且不易观察,不及时加油容易发生磨损,甚至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增压器的防过载装置,以解决目前在增压器工作时,由于加压先于反馈,当急停时,传动装置先于增压停止,多余的压力需要及时释放,否则容易损坏传动装置或者增压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增压器的防过载装置,包括涡轮增压区,所述涡轮增压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机润滑区,所述转机润滑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控驱动区;
[0006]所述涡轮增压区的内部开设有风室,所述涡轮增压区的内部开设有涡轮道,所述风室与涡轮道相连通,所述风室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
[0007]其中,所述转机润滑区的内部开设有转机室,所述电控驱动区的内部开设有驱动室,所述转机润滑区与电控驱动区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片。
[0008]其中,所述涡轮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流速感应器,所述涡轮道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隔板,所述转轴的侧面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
[0009]其中,所述涡轮增压区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扇,所述转扇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低惯性开关磁阻电机,所述主轴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润滑机盒,所述主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电子驱动设备,所述主轴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电控板。
[0010]其中,所述低惯性开关磁阻电机活动套接在转机室的内部,所述润滑机盒固定套接在转机室的内部。
[0011]其中,所述电子驱动设备活动套接在驱动室的内部,所述电控板固定套接在驱动室的内部。
[0012]其中,所述润滑机盒的顶部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活动套接在主轴的外部,所述润滑机盒的内部开设有储油室,所述储油室的底部开设有单向微流道,所述储油室的侧面连
接有加压风道,所述加压风道固定套接在涡轮增压区的内部,所述储油室的内部填充有润滑液,所述单向微流道仅在加压时可使润滑液通过。
[0013]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上述方案中,目前在增压器工作时,由于加压先于反馈,当急停时,传动装置先于增压停止,多余的压力需要及时释放,否则容易损坏传动装置或者增压器,此时通过在涡轮道的输出端加装流速感应器,能尽快感知风力流速,通过驱动传动齿轮带动隔板抬起,进行分流泄压,防止压力过载,保护设备;上述方案中,目前增压器转动时转速极高,温度高,润滑油耗费大,需要不时增加润滑油降低轴承磨损,但目前的加油方式繁琐,且不易观察,不及时加油容易发生磨损,甚至出现故障,此时通过泄压时的风力经加压风道传导,自动将储油室内部的润滑液经单向微流道压出,自动补充润滑液,保护轴承,减少人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涡轮道配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主轴立体装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润滑机盒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0021]1、涡轮增压区;2、转机润滑区;3、电控驱动区;12、风室;121、进风口;13、涡轮道;131、固定架;132、流速感应器;134、转轴;135、隔板;136、传动齿轮;14、转扇;15、主轴;21、转机室;22、散热片;23、低惯性开关磁阻电机;24、润滑机盒;241、轴孔;242、储油室;243、单向微流道;25、加压风道;31、驱动室;32、电子驱动设备;33、电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3]如附图1至附图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增压器的防过载装置,包括涡轮增压区1,所述涡轮增压区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机润滑区2,所述转机润滑区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控驱动区3;
[0024]所述涡轮增压区1的内部开设有风室12,所述涡轮增压区1的内部开设有涡轮道13,所述风室12与涡轮道13相连通,所述风室12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121。
[0025]如附图2至附图3,所述转机润滑区2的内部开设有转机室21,所述电控驱动区3的内部开设有驱动室31,所述转机润滑区2与电控驱动区3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片22,所述涡轮道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31,所述固定架13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流速感应器132,所述涡轮道1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轴134,所述转轴13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隔板135,所述转轴134的侧面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136;
[0026]具体的,首先电子驱动设备32转动带动低惯性开关磁阻电机23、主轴 15转动,同时主轴15带动转扇14转动,然后将风从进风口121吸入加压,从涡轮道13吹出,风经过涡轮道13的出口时,经过流速感应器132,当流速感应器132感应到流速过大,驱动传动齿轮136
转动使隔板135抬起,可以从下方将气压分流,防止压力过载。
[0027]如附图4至附图5,所述涡轮增压区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扇14,所述转扇1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主轴15,所述主轴15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低惯性开关磁阻电机23,所述主轴15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润滑机盒24,所述主轴15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电子驱动设备32,所述主轴15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电控板33,所述低惯性开关磁阻电机23活动套接在转机室21的内部,所述润滑机盒24 固定套接在转机室21的内部,所述电子驱动设备32活动套接在驱动室31的内部,所述电控板33固定套接在驱动室31的内部,所述润滑机盒24的顶部开设有轴孔241,所述轴孔241活动套接在主轴15的外部,所述润滑机盒24 的内部开设有储油室242,所述储油室242的底部开设有单向微流道243,所述储油室242的侧面连接有加压风道25,所述加压风道25固定套接在涡轮增压区1的内部,所述储油室242的内部填充有润滑液,所述单向微流道243 仅在加压时可使润滑液通过;
[0028]具体的,当隔板135抬起时,加压风道25的端头不再被紧压,部分风经加压风道25吹入储油室242将润滑液经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增压器的防过载装置,包括涡轮增压区(1),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增压区(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机润滑区(2),所述转机润滑区(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控驱动区(3);所述涡轮增压区(1)的内部开设有风室(12),所述涡轮增压区(1)的内部开设有涡轮道(13),所述风室(12)与涡轮道(13)相连通,所述风室(12)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压器的防过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机润滑区(2)的内部开设有转机室(21),所述电控驱动区(3)的内部开设有驱动室(31),所述转机润滑区(2)与电控驱动区(3)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片(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压器的防过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道(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31),所述固定架(13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流速感应器(132),所述涡轮道(1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轴(134),所述转轴(13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隔板(135),所述转轴(134)的侧面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13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压器的防过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增压区(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扇(14),所述转扇(14)的内部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鑫泉单园园丁雪桂虞军波周斌苏成全钱志刚沈家兴秦仲勋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中远海运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