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468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面涂布装置,第一涂头对基材进行正面涂布;第二涂头对基材进行反面涂布;用于隔断基材两段涂布张力的真空吸附辊,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头和第二涂头之间,所述真空吸附辊与基材反面接触;其中,基材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涂头、真空吸附辊和第二涂头,所述第一涂头、真空吸附辊和第二涂头呈钝角错开分布,所述第二涂头在高度方向可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思路新颖、涂布效率高、涂布质量高,能够对涂面进行预烘干,显著降低了涂布线烘箱总长度,提高了工厂空间利用率。提高了工厂空间利用率。提高了工厂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面涂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布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双面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涂布机通常是一个涂布头只能实现单面涂布,要实现双面涂布,一般需要用到两个涂布头(及两段烘箱),且两次涂布之间还需实现材料的在线翻转;或者利用单涂头、单段烘箱作二次涂布。涂布线烘箱总长度的设计(厂房资源占用)和能源利用效率、生产效率方面都存在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4]一种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包括:
[0005]第一涂头,其对基材进行正面涂布;
[0006]第二涂头,其对基材进行反面涂布;
[0007]用于隔断基材两段涂布张力的真空吸附辊,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头和第二涂头之间,所述真空吸附辊与基材反面接触;
[0008]其中,基材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涂头、真空吸附辊和第二涂头,所述第一涂头、真空吸附辊和第二涂头呈钝角错开分布,所述第二涂头在高度方向可调节。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涂头、真空吸附辊和第二涂头的安装高度依次升高,所述第一涂头至真空吸附辊之间的基材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在60
°‑
90
°
之间,所述真空吸附辊至第二涂头之间的基材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在15
°‑
45
°
之间;所述第一涂头至真空吸附辊之间的基材长度不超过2m,所述真空吸附辊至第二涂头之间的基材长度不超过1.5m。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涂头和第二涂头为封闭腔刮刀涂头,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安装在基材进入端,所述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通过第一逆涂网纹辊对基材进行正面涂布;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安装在基材输出端,所述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通过第二逆涂网纹辊对基材进行反面涂布。
[0011]优选的,还包括:
[0012]正面涂布件,所述正面涂布件包括第一涂布支撑架、第一涂布件、第一包角调整件、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涂布件、所述第一包角调整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
[0013]反面涂布件,所述反面涂布件包括第二涂布支撑架、第二涂布件和第二包角调整件,所述第二涂布件和所述第二包角调整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
[0014]吸附预烘干件,其设置在所述反面涂布件上,所述吸附预烘干件包括伸缩支撑件、吸附传送件、吸附调整件和预烘干件,所述伸缩支撑件和所述预烘干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吸附传送件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件上,所述吸附调整件设置在所述吸
附传送件上;
[0015]其中,包角调节件安装在逆涂网纹辊前端,通过所述包角调节件调整基材在所述逆涂网纹辊上的接触面积。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涂布件包括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和所述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的转轴固定连接;
[0017]所述第一包角调整件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包角调节架和第一包角调节辊,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包角调节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缸上,所述第一包角调节辊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角调节架上,第一包角调节辊抵触在所述第一涂头前端的基材反面;
[0018]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导向调整盒和浮动辊,所述导向调整盒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所述浮动辊设置在所述导向调整盒上,所述浮动辊在高度方向和前后方向可调;
[0019]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二导向调节架、第二导向调节辊,所述第二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导向调节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液压缸上,所述第二导向调节辊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调节架上。
[0020]优选的,所述第二涂布件包括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并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的转轴连接;
[0021]所述第二包角调整件包括第三液压缸、第二包角调节架和第二包角调节辊,所述第三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包角调节架设置在所述第三液压缸上,所述第二包角调节辊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角调节架上,第二包角调节辊抵触在所述第二涂头前端的基材反面。
[0022]优选的,所述伸缩支撑件包括伸缩支撑管、伸缩支撑杆和伸缩电机,所述伸缩支撑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伸缩支撑杆和所述伸缩电机均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管上;所述伸缩支撑管上设置有伸缩贯穿孔,所述伸缩支撑杆上设置有伸缩长条贯穿孔,所述伸缩长条贯穿孔一侧内壁上设置有齿条;所述伸缩支撑杆一端嵌装在所述伸缩支撑管内,并且所述伸缩长条贯穿孔与所述伸缩贯穿孔对应;所述伸缩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伸缩贯穿孔,并且所述伸缩电机的转轴上固定套装有齿轮,同时所述齿轮在所述伸缩长条贯穿孔内与所述齿条啮合;两套所述伸缩支撑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
[0023]所述吸附传送件包括固定座、真空吸附辊和传送电机,所述固定座和所述传送电机均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件上,所述真空吸附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贯穿孔,所述固定贯穿孔内嵌装有固定轴承;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对应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伸缩支撑杆另一端上;所述真空吸附辊通过两端的固定轴管分别对应嵌装在两个所述固定轴承内;所述传送电机用于带动该真空吸附辊周向转动。
[0024]优选的,所述吸附调整件包括吸附口调整件和吸附调整动力件,所述吸附口调整件和所述吸附调整动力件均设置在所述吸附传送件上;所述吸附口调整件包括调整固定座、第一开合板和第二开合板,所述调整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吸附传送件上,所述第一开合板和所述第二开合板均设置在所述调整固定座上;所述调整固定座包括调整固定板、调整轴管和滑槽,所述调整轴管和所述滑槽均设置在所述调整固定板上;所述调整轴管一端贯通
连接在所述调整固定板上,并且所述调整轴管另一端套装有吸附轴承;所述滑槽呈环形槽状,所述滑槽固定设置在所述调整固定板另一端面上;两套所述调整固定座通过所述吸附轴承分别嵌装在两个所述固定轴管内;所述第一开合板呈圆弧板状,所述第一开合板两端面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第一开合板两端分别嵌装在两个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开合板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二密封胶条;所述第二开合板呈圆弧板状,所述第二开合板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密封胶条,所述第二开合板两端亦分别嵌装在两个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开合板一侧边上设置有第四密封胶条。
[0025]优选的,所述吸附调整动力件包括调整电机和调整齿轮件,所述调整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真空吸附辊端面上,并且所述调整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调整轴管后延伸至所述吸附口调整件内;所述调整齿轮件包括弧形齿条、齿轮壳、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所述弧形齿条和所述齿轮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涂头,其对基材进行正面涂布;第二涂头,其对基材进行反面涂布;用于隔断基材两段涂布张力的真空吸附辊,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头和第二涂头之间,所述真空吸附辊与基材反面接触;其中,基材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涂头、真空吸附辊和第二涂头,所述第一涂头、真空吸附辊和第二涂头呈钝角错开分布,所述第二涂头在高度方向可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头、真空吸附辊和第二涂头的安装高度依次升高,所述第一涂头至真空吸附辊之间的基材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在60
°‑
90
°
之间,所述真空吸附辊至第二涂头之间的基材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在15
°‑
45
°
之间;所述第一涂头至真空吸附辊之间的基材长度不超过2m,所述真空吸附辊至第二涂头之间的基材长度不超过1.5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头和第二涂头为封闭腔刮刀涂头,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安装在基材进入端,所述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通过第一逆涂网纹辊对基材进行正面涂布;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安装在基材输出端,所述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通过第二逆涂网纹辊对基材进行反面涂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面涂布件,所述正面涂布件包括第一涂布支撑架、第一涂布件、第一包角调整件、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涂布件、所述第一包角调整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反面涂布件,所述反面涂布件包括第二涂布支撑架、第二涂布件和第二包角调整件,所述第二涂布件和所述第二包角调整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吸附预烘干件,其设置在所述反面涂布件上,所述吸附预烘干件包括伸缩支撑件、吸附传送件、吸附调整件和预烘干件,所述伸缩支撑件和所述预烘干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吸附传送件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件上,所述吸附调整件设置在所述吸附传送件上;其中,包角调节件安装在逆涂网纹辊前端,通过所述包角调节件调整基材在所述逆涂网纹辊上的接触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布件包括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和所述第一封闭腔刮刀涂头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一逆涂网纹辊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包角调整件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包角调节架和第一包角调节辊,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包角调节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缸上,所述第一包角调节辊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角调节架上,第一包角调节辊抵触在所述第一涂头前端的基材反面;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导向调整盒和浮动辊,所述导向调整盒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所述浮动辊设置在所述导向调整盒上,所述浮动辊在高度方向和前后方向可调;
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二导向调节架、第二导向调节辊,所述第二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导向调节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液压缸上,所述第二导向调节辊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调节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双面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布件包括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封闭腔刮刀涂头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并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二逆涂网纹辊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二包角调整件包括第三液压缸、第二包角调节架和第二包角调节辊,所述第三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涂布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包角调节架设置在所述第三液压缸上,所述第二包角调节辊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角调节架上,第二包角调节辊抵触在所述第二涂头前端的基材反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双面涂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峰陈建新李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和烁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