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658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受电设备,能够与支撑面上的供电结构电连接,所述供电结构包括供电电极组,所述供电电极组包括至少两供电电极,所述受电设备包括壳体、主控电路板、受电电极组及连接电路,主控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受电电极组在所述壳体上显露于外,所述受电电极组包括间隔分布的至少两受电电极,所述受电电极组用以与所述供电电极组电连接;连接电路连接于所述受电电极组与所述主控电路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受电设备供电或充电的操作便捷性,并能避免桌面上飞线问题以使桌面更加整洁,还能以有线充电的效率来获得无线充电的体验,且相较于无线充电技术,还能使受电装置在桌面上具有更大的移动范围。使受电装置在桌面上具有更大的移动范围。使受电装置在桌面上具有更大的移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受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受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智能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例如笔记本电脑和扫地机,前者具备良好的便携性、及应用场景多样化的优势,而能够满足用户自由办公、娱乐的需求,后者通过自动打扫、清洁地面,而能够减轻用户的卫生清洁负担。但这些智能设备均存在工作耗电量高,导致需要频繁充电的问题,并且充电操作不够简便。例如,现有笔记本电脑的充电操作,每次充电时都需要用户先将电源适配器的电源插头插到电源插座上,然后辨别笔记本电脑上充电接口的所在位置,并目视着将电源适配器的充电插头对准充电接口,以便能将充电插头准确插入充电接口。可以看出,该受电设备(笔记本电脑)的充电操作不仅步骤繁琐,且不支持用户盲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受电设备,旨在提升受电设备供电或充电的操作便捷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受电设备包括:
[0005]能够与支撑面上的供电结构电连接,所述供电结构包括供电电极组,所述供电电极组包括至少两供电电极,所述受电设备包括:
[0006]壳体;
[0007]主控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
[0008]受电电极组,在所述壳体上显露于外,所述受电电极组包括间隔分布的至少两受电电极,所述受电电极组用以与所述供电电极组电连接;以及
[0009]连接电路,连接于所述受电电极组与所述主控电路板之间。
[0010]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底盖,所述受电电极组设于所述壳底盖的底面,所述连接电路设于所述壳底盖的远离所述受电电极的一侧。
[0011]可选地,所述壳底盖对应所述受电电极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受电电极通过连接柱与所述连接电路连接,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安装通孔。
[0012]可选地,所述连接柱设于所述受电电极,所述连接电路对应所述连接柱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并插设于所述安装孔。
[0013]可选地,所述连接电路粘接于所述壳底盖。
[0014]可选地,所述连接电路配置为导电线、导电箔、导电片、导电薄膜、及柔性电路板的其中至少一种。
[0015]可选地,所述壳底盖朝向所述受电电极凸设有至少四个外凸支脚,至少四个所述外凸支脚呈矩形的四角方位间隔分布,两个所述受电电极分设于两个所述外凸支脚上。
[0016]可选地,所述受电电极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受电电极分设于四个所述外凸支脚,位
于所述壳底盖同一侧的两所述受电电极相电连接,并与其余两所述受电电极相互绝缘设置。
[0017]可选地,所述壳底盖的材质配置为绝缘材质。
[0018]可选地,所述受电电极与所述壳底盖之间夹设有第一绝缘结构。
[0019]可选地,所述连接电路与所述壳底盖之间夹设有第二绝缘结构。
[0020]可选地,所述受电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子元器件,所述连接电路与所述电子元器件之间夹设有第三绝缘结构。
[0021]可选地,所述主控电路板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电路电连接。
[0022]可选地,所述连接器配置为弹簧顶针。
[0023]可选地,所述受电设备还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0024]可选地,所述受电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充电连接位,所述充电连接位用以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0025]可选地,所述受电设备配置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或扫地机。
[0026]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支撑面上设有两供电电极并分别作为正极端和接地端(负极端),以与两受电电极分别电连接并构成电路回路。如此,当需要充电时,只需将受电设备放置到支撑面上,以使供电电极与受电电极接触即可,此时外部电源的电能至少依次通过供电电极、受电电极、及连接电路,以向主控电路板供电并支持受电设备能够正常工作,例如笔记本电脑的工作电能可以是直接由外部电源提供,而不一定是由笔记本电脑内的充电电池提供。当然,也可以是经由主控电路板向充电电池充电,然后再由充电电池提供笔记本电脑工作所需的电能。该供电/充电操作过程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支持用户盲操作,从而提高受电设备的充电操作便捷性。例如,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用户至少不需要每次都进行寻找笔记本电脑上的充电接口,以及将充电插头对准并插入充电接口的操作,从而提升用户的充电体验。
[0027]除此以外,本技术技术方案还能避免桌面上飞线问题以使桌面更加整洁,又能以有线充电的效率来获得无线充电的体验,且相较于无线充电技术,还能使受电装置在桌面上具有更大的移动范围。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受电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中受电设备的内部结构一示意图;
[0031]图3为图1中受电设备的内部结构另一示意图;
[0032]图4为图3中受电设备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5为图1中受电设备的仰视图;
[0034]图6为图5中受电设备在B

B处的剖视图;
[0035]图7为图1中受电设备运用在桌子上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号说明:
[0037][0038][0039]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2]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电设备,能够与支撑面上的供电结构电连接,所述供电结构包括供电电极组,所述供电电极组包括至少两供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设备包括:壳体;主控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受电电极组,在所述壳体上显露于外,所述受电电极组包括间隔分布的至少两受电电极,所述受电电极组用以与所述供电电极组电连接;以及连接电路,连接于所述受电电极组与所述主控电路板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底盖,所述受电电极组设于所述壳底盖的底面,所述连接电路设于所述壳底盖的远离所述受电电极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底盖对应所述受电电极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受电电极通过连接柱与所述连接电路连接,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安装通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设于所述受电电极,所述连接电路对应所述连接柱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柱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并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和/或,所述连接电路粘接于所述壳底盖;和/或,所述连接电路配置为导电线、导电箔、导电片、导电薄膜、及柔性电路板的其中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底盖朝向所述受电电极凸设有至少四个外凸支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岚谭嘉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拓普联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