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踝足矫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55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踝足矫形器,所述踝足矫形器包括脚背连接板,所述脚背连接板的首端设有用于托住脚掌前部的脚托,所述脚背连接板的尾端设有用于贴合套住脚腕的抱箍,所述抱箍背向所述脚托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条,所述支撑板条上设有固定带,所述支撑板条通过所述固定带贴在小腿后侧位置,所述脚背连接板的表面设有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脚背连接板的首端,所述限位带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脚背连接板的尾端,该踝足矫形器具有能够与外固定架钉道同时使用,其能预防患者足下垂和辅助患者早期步行训练时踝关节可以背伸而不会大幅度跖屈,具有便于穿戴和便于足踝按摩以及能避免压迫腿部神经的优点。经的优点。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踝足矫形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踝足矫形器。

技术介绍

[0002]患者接受下肢外固定架矫形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每天把骨头延长1mm,但软组织的延展性一天只能约延长0.75mm,随着骨的不断延长,当骨头延长超过软组织延展的极限时,可能会产生疼痛,足下垂等并发症。目前对于足下垂的治疗常用踝足矫形器(AFO)或者低温热塑板支具对踝关节进行固定,但常规的AFO或低温热塑板支具无法避开外固定架钉道,导致无法同时兼具配合外固定架使用、预防足下垂和辅助早期步行训练的功能。并且AFO固定带多导致穿戴不便,舒适性差。
[0003]此外,传统的AFO因结构问题,在患者长期卧床穿戴时,容易压迫腿部神经,造成腿部神经损伤,进而无法长期穿戴,且传统的AFO或低温热塑板支具因其结构或材料的单一性而使其功能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踝足矫形器,该踝足矫形器具能够与外固定架钉道同时使用,其能预防患者足下垂和保证患者步行训练时踝关节可以背伸而不会大幅度跖屈,并且具有便于穿戴和便于足踝按摩以及能避免压迫腿部神经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踝足矫形器,包括脚背连接板,所述脚背连接板的首端设有用于托住脚掌前部的脚托,所述脚背连接板的尾端设有用于贴合套住脚腕的抱箍,所述抱箍背向所述脚托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条,所述支撑板条上设有固定带,所述支撑板条通过所述固定带贴在小腿后侧位置,所述脚背连接板的上方设有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脚背连接板的首端,所述限位带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脚背连接板的尾端。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脚托设为鞋头状的脚托套,所述脚托套托住所述脚掌前部,脚掌中部和脚掌尾部外露。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抱箍包括第一弧形箍件和所述第二弧形箍件,第一弧形箍件与所述脚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弧形箍件与所述支撑板条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箍件与所述第二弧形箍件可拆卸拼接成所述抱箍。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弧形箍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弧形箍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弧形箍件的两端上对应的所述第一凸台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箍件的两端上对应的所述第二凸台拼接,相互拼接的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被嵌套在卡套内。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背连接板为韧性连接板,其设为沿脚背外形延伸的弧形板。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韧性连接板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有若干条限位带,所述限位带从所述脚背连接板的首端以星射线方式连接到所述脚背连接板的尾端。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背连接板上设有凸起连接块,所述限位带的端部连接在所述凸起连接块上。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条上开设有透气孔。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抱箍内设有内衬垫。
[0016]本技术一种踝足矫形器的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的踝足矫形器脚背连接板仅在脚背上、脚托仅托住脚掌前部和抱箍3仅套住脚腕从而固定脚掌,使得踝足矫形器能预防足下垂,且保证足后跟和足踝外露,便于按摩足后跟和足踝,以及防止压迫足后跟。
[0018](2)本技术的踝足矫形器在小腿上的位置上仅有位于小腿后侧的支撑板条,以稳定支撑板条的固定带,该支撑板条和固定带不但能提高整个矫形器的安装稳定性,并且能为外固定架钉道预留出足够空间,有效避开外固定架钉道,使得踝足矫形器和固定架钉道能同时使用,提高患者康复速度。
[0019](3)本技术的踝足矫形器在脚背连接板上设置了限位带,由于该限位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脚背连接板的首端,该限位带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脚背连接板的尾端,脚背连接板与限位带构成了易弯曲且不易拉伸的结构,能限制踝关节跖屈而不影响背伸运动,使得患者在预防足下垂的同时进行早期步行训练,提高了患者康复速度。
[0020](4)本技术的踝足矫形器结构简单,便于穿戴、更换,穿戴舒适。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实施例的踝足矫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实施例的踝足矫形器的侧视图。
[0023]图3是实施例的踝足矫形器的后视图。
[0024]图4是实施例的踝足矫形器的局部图。
[0025]图5是实施例的踝足矫形器在腿上的工作状态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脚背连接板1;脚托2;抱箍3、第一弧形箍件31、第二弧形箍件32;支撑板条4;固定带5;限位带6;首端7;尾端8;脚掌前部10;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卡套13;凸起连接块14;透气孔15;内衬垫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9]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该”和“该”也旨
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30]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技术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1]实施例
[0032]本实施例公开的踝足矫形器,图1

图5所示,包括脚背连接板1,所述脚背连接板1的首端7设有用于托住脚掌前部10的脚托2,所述脚背连接板1的尾端8设有用于贴合套住脚腕的抱箍3,所述抱箍3背向所述脚托2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条4,所述支撑板条4上设有固定带5,所述支撑板条4通过所述固定带5贴在小腿后侧位置,该固定带5可以是魔术贴、弹力带、绷带等,从而使得松紧易控,便于穿戴,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与依从性,支撑板条4则提供力学支撑。所述脚背连接板1的上方设有限位带6,所述限位带6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脚背连接板1的首端7,所述限位带6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脚背连接板1的尾端8。脚背连接板1与脚托2一体成型。
[0033]上述踝足矫形器的脚背连接板1仅在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踝足矫形器,其特征是:包括脚背连接板,所述脚背连接板的首端设有用于托住脚掌前部的脚托,所述脚背连接板的尾端设有用于贴合套住脚腕的抱箍,所述抱箍背向所述脚托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条,所述支撑板条上设有固定带,所述支撑板条通过所述固定带贴在小腿后侧位置,所述脚背连接板的上方设有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脚背连接板的首端,所述限位带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脚背连接板的尾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足矫形器,其特征是:所述脚托设为鞋头状的脚托套,所述脚托套托住所述脚掌前部,脚掌中部和脚掌尾部外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足矫形器,其特征是:所述抱箍包括第一弧形箍件和第二弧形箍件,第一弧形箍件与所述脚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弧形箍件与所述支撑板条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箍件与所述第二弧形箍件可拆卸拼接成所述抱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足矫形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弧形箍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勇董国华郭紫莹刘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