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涉疫固废智能转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440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51
本专利涉及固废物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疗涉疫固废智能转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料,将装有固废物的下料箱放置在收料区,收料区将下料箱传送至一次抬升区;S2:一次上料,将一次抬升区的下料箱抬升至上传送区,并将下料箱内的固废物装入置于上传送区收料端的上料箱内;S3:转运,将收料端的上料箱传送至二次抬升区;下传送区将下料箱传送至消毒区;S4:清洗消毒,对下传送区传送至消毒区的下料箱清洗消毒;S5:二次上料,将二次抬升区的上料箱抬升至处理区;S6:复位,将消毒后的下料箱和上料箱复位,等待下一次的上料;S7:后处理,处理区将固废物运输至后续处理单元,转运效率更高。更高。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涉疫固废智能转运方法


[0001]本专利涉及固废物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疗涉疫固废智能转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常规的医疗固废物转运系统通过传送带和料箱将固废物运输至焚烧炉等处理区进行处理后再对料箱进行消毒处理后进行重复利用,转运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疗涉疫固废智能转运方法,能解决常规转运处理系统转运效率低下等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涉疫固废智能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收料,将装有固废物的下料箱放置在收料区,收料区将下料箱传送至一次抬升区;S2:一次上料,将一次抬升区的下料箱抬升至上传送区,并将下料箱内的固废物装入置于上传送区收料端的上料箱内,将卸空的下料箱放置在下传送区;S3:转运,将收料端的上料箱传送至二次抬升区;下传送区将下料箱传送至消毒区;S4:清洗消毒,对下传送区传送至消毒区的下料箱清洗消毒;S5:二次上料,将二次抬升区的上料箱抬升至处理区,并将固废物倾倒至处理区;S6:复位,将消毒后的下料箱运回收料区处,等待下一次的收料;将卸空的上料箱运回收料端,等待下一次的上料;S7:后处理,处理区将固废物运输至后续处理单元;上述步骤循环进行。
[000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与步骤S5同时进行。
[0006]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一次抬升区内固定有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对一次抬升区的下料箱进行夹取并抬升至上传送区进行倾倒,所述上料机构上固定有压力传感器,上料机构对下料箱进行倾倒时,下料箱对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判断下料箱内的固废物是否倾倒完成。
[0007]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判断下料箱内的固废物未倾倒完成,所述上料机构持续进行倾倒动作,直至压力传感器判断下料箱内的固废物倾倒完成;或者压力传感器判断下料箱内的固废物倾倒完成后将卸空的下料箱放置在下传送区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机械臂和固定在机械臂上的夹爪,所述夹爪包括用
于夹持下料箱的夹持臂,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夹持臂的上表面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向下延伸对倾倒后的下料箱进行重量检测。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传送区内固定有转运平台和至少一个位于转运平台上的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用于承载上料箱。
[0010]进一步的,所述二次抬升区内固定有抬升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和抬升机构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运输机构在转运平台上的路线相互独立互不交叉,两个抬升机构分别对两个运输机构内的上料箱进行抬升。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运输小车,所述运输小车上固定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一面设有开口且另三面围设有限位板,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驱动链条,所述驱动链条驱动上料箱由开口进入或离开承载台。
[0012]进一步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抬升架,所述抬升架内固定有滚筒平台,所述滚筒平台与驱动链条共同驱动上料箱在滚筒平台和承载台之间移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滚筒平台底部固定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驱动滚筒平台围绕一侧进行翻转,所述滚筒平台上固定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对上料箱进行限位。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中,下传送区、上传送区和处理区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完成转运任务,下料箱在下传送区经过倾倒后,固废物在上传送区内进行运输,同时下料箱直接被传送至尾部的清洗模块进行清洗,两者同步进行,互不干扰,有效利用工作空间,转运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医疗涉疫固废智能转运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医疗涉疫固废智能转运方法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运输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承载台结构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承载台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抬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抬升机构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抬升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下传送区;101、传送支线;102、滚筒线;103、上料机构;1031、机械臂;1032、夹持臂;1033、伸缩气缸;1034、驱动板;1035、夹持槽;1036、压力传感器;1037、挡板;104、下料箱;1041、箱檐;105、清洗模块;2、上传送区;201、转运平台;202、运输小车;203、承载台;2031、限位板;2032、开口;2033、升降挡板;2034、升降气缸;2035、第一驱动电机;2036、链条;2037、红外线传感器;
204、充电桩;205、围栏;206、抬升机构;2061、抬升架;2062、滚筒平台;2063、第二驱动电机;2064、第三驱动电机;2065、翻转电机;2066、限位框;207、上料箱;208、收料端;3、处理区;301、传输线;302、导向板;4、收料区;5、一次抬升区;6、二次抬升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照图1

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疗涉疫固废智能转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料,将收集的固废物装入下料箱104内,将装有固废物的下料箱104放置在收料区4,收料区4将下料箱104传送至一次抬升区5;S2:一次上料,将一次抬升区5的下料箱104抬升至上传送区2,并将下料箱104内的固废物装入置于上传送区2收料端208的上料箱207内,将卸空的下料箱104放置在下传送区1;一次抬升区5内固定有上料机构103,上料机构103对一次抬升区5的下料箱104进行夹取并抬升至上传送区2进行倾倒,上料机构103上固定有压力传感器1036,上料机构103对下料箱104进行倾倒时,下料箱104对压力传感器1036施加压力,压力传感器1036判断下料箱104内的固废物是否倾倒完成;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涉疫固废智能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收料,将装有固废物的下料箱放置在收料区,收料区将下料箱传送至一次抬升区;S2:一次上料,将一次抬升区的下料箱抬升至上传送区,并将下料箱内的固废物装入置于上传送区收料端的上料箱内,将卸空的下料箱放置在下传送区;S3:转运,将收料端的上料箱传送至二次抬升区;下传送区将下料箱传送至消毒区;S4:清洗消毒,对下传送区传送至消毒区的下料箱清洗消毒;S5:二次上料,将二次抬升区的上料箱抬升至处理区,并将固废物倾倒至处理区;S6:复位,将消毒后的下料箱运回收料区处,等待下一次的收料;将卸空的上料箱运回收料端,等待下一次的上料;S7:后处理,处理区将固废物运输至后续处理单元;上述步骤循环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涉疫固废智能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与步骤S5同时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涉疫固废智能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一次抬升区内固定有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对一次抬升区的下料箱进行夹取并抬升至上传送区进行倾倒,所述上料机构上固定有压力传感器,上料机构对下料箱进行倾倒时,下料箱对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判断下料箱内的固废物是否倾倒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涉疫固废智能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判断下料箱内的固废物未倾倒完成,所述上料机构持续进行倾倒动作,直至压力传感器判断下料箱内的固废物倾倒完成;或者压力传感器判断下料箱内的固废物倾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兆朋林文州胡斌李晓辉余淑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唯创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