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泥中和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434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盐泥中和剂及制备方法。首先将制盐原卤与烧碱在常温下搅拌反应,再将反应体系经过陶瓷膜过滤,滤液通入少量CO2经过陶瓷膜二次过滤,然后将滤液与纯碱搅拌反应,反应体系经过三次过滤后得到滤液为制盐精卤至蒸发系统制盐,滤渣经过洗涤脱水得到盐泥中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去除铁、锰等杂质,除杂过程中控制镁离子含量,盐泥中存在的微量镁离子对盐泥中碳酸钙晶体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能够减小盐泥中碳酸钙粒径,增大盐泥中碳酸钙比表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实现了盐泥固废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提高盐泥中和剂中和效率,使得盐泥更易于用于中和反应。泥更易于用于中和反应。泥更易于用于中和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泥中和剂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盐泥中和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卤水净化也称为卤水的预处理,是真空制盐工艺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目的是将原卤中的Ca
2+
、Mg
2+
、Fe
2+
、Mn
2+
等离子在进入加热室前分离出来。
[0003]两碱法是制盐卤水净化过程中常用工艺,主要原理是利用烧碱(NaOH)将卤水中的Mg
2+
、Fe
2+
、Mn
2+
,以氢氧化物沉淀除去,利用纯碱(Na2CO3)将卤水中的Ca
2+
以CaCO3沉淀形式除去。
[0004]该法的基本反应式如下:
[0005]2OH

+X
2+

X(OH)2↓ꢀꢀꢀ
(1)
[0006]Ca
2+
+CO
32


CaCO3↓ꢀꢀꢀ
(2)
[0007]X为二价金属离子Mg、Fe、Mn
[0008]盐泥,即为在卤水净化过程中排出的各种无机盐的总称。目前大多数企业一般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将盐泥作为废物填埋,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企业生产环境和自然环境。两碱法盐泥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碳酸钙 (CaCO3)与所有的强酸发生反应,生成水和相应的钙盐,两碱法盐泥中的碳酸钙(CaCO3)属于轻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沉降体积大、颗粒微细、表面较粗糙,比表面积大,非常适合作为中和剂原料,所以盐泥用于酸性废液中和剂是可行的。但是盐泥中还存在部分微量杂质离子,杂质的存在一是会影响碳酸钙晶体的成核过程,二是会包裹碳酸钙晶体表面,影响后续中和反应应用。如何在制备工艺中平衡杂质的影响,生产具有高纯度、高反应活性的盐泥中和剂的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盐泥中和剂的方法,不仅综合利用了盐泥中的有效成分,还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大幅降低盐泥中和剂的生产成本,而且控制部分微量离子的含量,对盐泥中和剂的中和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
[0011]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一种的制备盐泥中和剂的方法,所述方法能够控制所述盐泥中和剂中微量离子的的含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将制盐原卤和烧碱在常温下搅拌反应,调节反应体系pH至 11.0~12.2,对反应体系上清液取样检测Mg
2+
含量,控制Mg
2+
含量为10~20mg/L,随后对反应体系进行陶瓷膜一次过滤;
[0013](2)将步骤(1)所得滤液通入CO2调节溶液pH至8.0~8.5,再进行陶瓷膜二次过滤;
[0014](3)向步骤(2)中所得的滤液中添加过量纯碱搅拌反应,调节反应体系pH至9.5~10;
[0015](4)对步骤(3)得到的反应体系进行陶瓷膜三次过滤,滤渣为盐泥,滤液为制盐精卤;
[0016](5)将步骤(4)得到的滤渣盐泥与洗涤水,按照质量比为1:10~1:15 进行洗涤,再经脱水得到盐泥中和剂。
[0017]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步骤(4)所得制盐精卤转至多效蒸发系统蒸发制盐。
[0018]可选地,所述盐泥中和剂的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分别为:
[0019]CaCO396.0~98.0重量份
[0020]MgCO30.5~1.0重量份
[0021]NaCl0.1~0.5重量份
[0022]Na2SO40.1~0.2重量份。
[0023]可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制盐原卤至少包括以下组分,各组成按质量浓度计,分别为:
[0024]NaCl297~300g/L;
[0025]Ca
2+
0.52~0.57g/L;
[0026]Mg
2+
0.02~0.07g/L;
[0027]SO
42

12.0~12.2g/L。
[0028]可选地,步骤(4)中,得到的制盐精卤中各组成按质量浓度计,分别为:
[0029]NaCl292~295g/L;
[0030]Ca
2+
1.0~2.0mg/L;
[0031]Mg
2+
0.5~0.8mg/L;
[0032]SO
42

3.5~3.8g/L。
[0033]可选地,步骤(2)中,CO2通入后反应时间至少为2h。
[0034]可选地,所述的陶瓷膜孔径为30~50nm。
[003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盐泥中和剂,由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所述盐泥中和剂的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分别为:
[0036]CaCO396.0~98.0重量份;
[0037]MgCO30.5~1.0重量份;
[0038]NaCl0.1~0.5重量份;
[0039]Na2SO40.1~0.2重量份。
[004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盐精卤,由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所述制盐精卤中各组成按质量浓度计,分别为:
[0041]NaCl292~295g/L;
[0042]Ca
2+
1.0~2.0mg/L;
[0043]Mg
2+
0.5~0.8mg/L;
[0044]SO
42

3.5~3.8g/L。
[0045]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6](1)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利用两碱法卤水净化过程中产生的盐泥来制备中和剂以用于酸碱中和,固废综合利用,节能减排,保护自然资源。由于应用的需要,制备的盐泥中和剂必须具有比较高的反应效率,本专利技术对原料、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诸如pH、水分,操作条件
等提出较高的要求。
[0047](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能够调控Fe、Mn、Mg等离子含量,使得制备的盐泥中和剂中主要成分CaCO3粒径小、形貌不规则,比表面积大,更易于用于中和反应,提高中和反应效率。
[0048](3)产物中组分为CaCO3、MgCO3,MgCO3使CaCO3在水中的溶解行为受到抑制,能提升盐泥中和剂CaCO3的有效含量,提高产物反应的pH,进一步提高中和反应效率。
[0049](4)本专利技术工艺方法合理,制备方便,过程安全可靠,为盐泥及固废的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固废处理行业提供了经验,固废循环利用,以废治废,非常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方针政策。
附图说明
[0050]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及对比实施例制得的盐泥中和剂的粒径分布图;
[0051]图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盐泥中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能够控制所述盐泥中和剂中微量离子的含量,包括以下步骤:(1)将制盐原卤和烧碱在常温下搅拌反应,调节反应体系pH至11.0~12.2,对反应体系上清液取样检测Mg
2+
含量,控制Mg
2+
含量为10~20mg/L,随后对反应体系进行陶瓷膜一次过滤;(2)将步骤(1)所得滤液通入CO2调节溶液pH至8.0~8.5,再进行陶瓷膜二次过滤;(3)向步骤(2)中所得的滤液中添加过量纯碱搅拌反应,调节反应体系pH至9.5~10;(4)对步骤(3)得到的反应体系进行陶瓷膜三次过滤,滤渣为盐泥,滤液为制盐精卤;(5)将步骤(4)得到的滤渣盐泥与洗涤水,按照质量比为1:10~1:15进行洗涤,再经脱水得到盐泥中和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盐泥中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步骤(4)所得制盐精卤转至多效蒸发系统蒸发制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盐泥中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泥中和剂的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分别为:CaCO396.0~98.0重量份;MgCO30.5~1.0重量份;NaCl 0.1~0.5重量份;Na2SO40.1~0.2重量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盐泥中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制盐原卤至少包括以下组分,各组成按质量浓度计,分别为:NaCl 297~300g/L;Ca
2+
0.52~0.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耀星苏志俊陈留平钮永涛郝剑波何寿美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盐镇江盐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