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油结构及电子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19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油结构及电子烟,包括储油件,所述储油件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吸烟嘴和电源件,所述储油件和吸烟嘴之间安装有雾化器,所述储油件和电源件之间安装有防漏油组件,所述雾化器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下端一体化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伸入连接管内设置,所述竖管下方的前后侧壁穿设有弧形槽,前后侧的弧形槽之间安装有管缝防漏油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防漏油组件为多层微孔结构,防漏油效果好,且防漏油孔为锥台状设置,防漏油孔处平面向上凸起的半球面设置,防漏油孔处平面设置有油槽,用于泄露烟油的存放,除此之外,还在竖管和连接管之间缝隙的下方设置有有管缝防漏油组件,能够避免烟油从螺纹连接处泄露,防漏油全面,效果极佳。效果极佳。效果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油结构及电子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漏油结构及电子烟。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一种以可充电锂聚合物电池供电驱动雾化器,透过加热油舱中的烟油,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电子烟主要由烟油(含尼古丁、香精、溶剂丙二醇等)、加热系统、电源和过滤嘴四部分组成,通过加热雾化产生具有特定气味的气溶胶供烟民使用。从广义来说,电子烟是指电子尼古丁递送系统,包括电子烟、水烟筒、水烟笔等多种形式。从狭义来说,电子烟单指外形与卷烟相似的便携式电子烟。
[0003]现有的电子烟大多密封效果不好,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的烟油容易渗漏,若进入到控制元件内部,会对控制元件造成损害,影响电子烟的使用寿命,且长时间闲置后,油烟容易渗入烟仓、烟杆和烟嘴之间的连接缝隙中,按照以往电子烟的结构,烟油会沿着烟仓、烟杆和烟嘴之间的连接缝隙渗入整个电子烟本身,且不具备储油结构,烟油泄露后会分布在电子烟内部各处,使得电子烟完全损毁,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漏油结构及电子烟,不仅仅避免烟油泄露,同时,也能够对泄露的烟油进行存储,还在电子烟内部缝隙增加防泄漏结构,实现电子烟烟油的高效防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油结构及电子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漏油结构,包括储油件,所述储油件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吸烟嘴和电源件,所述储油件和吸烟嘴之间安装有雾化器,所述储油件和电源件之间安装有防漏油组件;所述储油件包括储油管,所述储油管内中心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端与储油管的下端一体化连接,所述储油管的上端为开口设置,所述连接管的上下端为开口,所述电源件包括电源管,所述防漏油组件包括防漏油固定件,所述防漏油固定件在电源管内固定设置,所述防漏油固定件和储油管下端之间设置有防漏油橡胶件;所述雾化器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下端一体化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伸入连接管内设置,所述竖管下方的前后侧壁穿设有弧形槽,前后侧的弧形槽之间安装有管缝防漏油组件。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防漏油固定件包括端片,所述端片在电源管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所述端片的中心一体化连接有防漏油柱,所述防漏油柱的底部侧壁穿设有若干下防漏油孔,所述防漏油橡胶件包括橡胶片,所述橡胶片的中心一体化连接有橡胶柱,所述橡胶柱的底端面穿设有若干上防漏油孔,所述橡胶柱置于防漏油柱内,所述上防漏油孔和下防漏油孔对应连通,所述橡胶柱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导槽,所述防漏油柱的内侧壁
一体化连接有若干导柱,所述导柱和导槽对应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防漏油柱和橡胶柱内底部侧壁分别设置有下环形油槽和上环形油槽。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防漏油柱和橡胶柱内底部侧壁为向上凸起的半球面设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上防漏油孔和下防漏油孔均为锥台状设置,所述上防漏油孔和下防漏油孔的下孔径大于其所在孔的上孔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管缝防漏油组件包括竖柱,所述竖柱的前后侧比转动连接连杆一端,前后侧的连杆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弧形接油框,前后侧的弧形接油框分别置于前后侧的弧形槽内,所述连杆和竖柱的侧壁之间连接有若干拉伸弹簧,所述弧形接油框的端部设置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滑动安装有辅助油框,所述辅助油框远离伸缩槽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套装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弧形齿条啮合,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有直齿条,所述直齿条的端部与竖管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连接头上端与吸烟嘴下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所述储油管上端一体化连接有螺纹套,所述吸烟嘴下端穿设有环形槽,所述螺纹套伸入环形槽内并通过螺纹转动安装,所述连接管套装在竖管外表面,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和竖管的上端之间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所述储油管的下端一体化连接有卡柱,所述端片的四周穿设有卡槽,所述卡柱为L形杆,所述电源管内安装有充电电池,所述电源管的下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盖框,所述盖框的端面中心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两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安装有气流传感器,所述竖管内左右两侧设置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上端之间连接有螺旋加热管,所述螺旋加热管内横向穿设有横棉杆,所述横棉杆的左右两端一体化连接有竖棉杆,所述竖棉杆下端伸入储油管内,所述防漏油柱和橡胶柱的底部侧壁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电触点和下电触点,左右两侧的下电触点分别与充电电池的正负极电连接。
[0012]一种电子烟,包括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防漏油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储油管上端连接螺纹套与吸烟嘴下端的环形槽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储油管中心的连接管上端与竖管的上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所以,储油管的上端为密封防漏油结构;2、连接储油管和电源管时,将储油管下端插入电源管内,此时,竖管下端伸入防漏油固定件中的防漏油柱中,在竖管下端和防漏油柱之间设置有防漏油橡胶件,防漏油橡胶件为橡胶件,若是烟油从竖管中下落,橡胶柱中的上防漏油孔和防漏油柱中的下防漏油孔能够避免烟油继续泄露,上防漏油孔和下防漏油孔为微孔,即能够避免烟油下流,也用于空气向上流通;3、上防漏油孔和下防漏油孔均为锥台状设置,即,上防漏油孔和下防漏油孔的下孔径大于其所在孔的上孔径,所以,烟油更加难以从上防漏油孔和下防漏油孔下落,并且,也方便空气通过上防漏油孔和下防漏油孔,防漏油柱和橡胶柱内底部侧壁为向上凸起的半球面设置,当烟油落到防漏油柱和橡胶柱上时,烟油沿着球面流至下环形油槽和上环形油槽内,用于烟油存放,不仅仅起到防烟油下漏,也避免烟油堵塞上防漏油孔和下防漏油孔,
方便空气流通;4、当储油管下端插入电源管内时,此时,竖柱被顶起,竖柱两侧壁连接的连杆被顶起,被顶起的连杆将前后侧的弧形接油框顶出弧形槽,被顶出弧形槽的弧形接油框位于竖管和连接管之间缝隙的下方,用于接收泄露的烟油,与此同时,当弧形接油框沿着弧形槽移动时,弧形接油框上安装的主动齿轮相对直齿条移动,主动齿轮和直齿条啮合,所以,移动的主动齿轮在直齿条作用下旋转,与主动齿轮同轴固定的从动齿轮旋转,因为从动齿轮与弧形齿条旋转,所以,从动齿轮旋转能够推动弧形齿条及其连接的辅助油框旋转,旋转的辅助油框伸出伸缩槽,前后侧相对设置的弧形接油框两端的辅助油框伸出并相互抵接,通过辅助油框和弧形接油框将竖管完全包覆,竖管和连接管之间缝隙流出的烟油可以被完全接收,能够有效避免烟油从管缝泄露。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防漏油结构及电子烟的电子烟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防漏油结构及电子烟的电子烟仰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防漏油结构及电子烟的电子烟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防漏油结构及电子烟的雾化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防漏油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油结构,包括储油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件(12)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吸烟嘴(11)和电源件(13),所述储油件(12)和吸烟嘴(11)之间安装有雾化器(14),所述储油件(12)和电源件(13)之间安装有防漏油组件(15);所述储油件(12)包括储油管(121),所述储油管(121)内中心设置有连接管(122),所述连接管(122)的下端与储油管(121)的下端一体化连接,所述储油管(121)的上端为开口设置,所述连接管(122)的上下端为开口,所述电源件(13)包括电源管(133),所述防漏油组件(15)包括防漏油固定件(152),所述防漏油固定件(152)在电源管(133)内固定设置,所述防漏油固定件(152)和储油管(121)下端之间设置有防漏油橡胶件(151);所述雾化器(14)包括连接头(141),所述连接头(141)下端一体化连接有竖管(142),所述竖管(142)伸入连接管(122)内设置,所述竖管(142)下方的前后侧壁穿设有弧形槽(147),前后侧的弧形槽(147)之间安装有管缝防漏油组件(14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油固定件(152)包括端片(1521),所述端片(1521)在电源管(133)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所述端片(1521)的中心一体化连接有防漏油柱(1522),所述防漏油柱(1522)的底部侧壁穿设有若干下防漏油孔(1526),所述防漏油橡胶件(151)包括橡胶片(1513),所述橡胶片(1513)的中心一体化连接有橡胶柱(1514),所述橡胶柱(1514)的底端面穿设有若干上防漏油孔(1516),所述橡胶柱(1514)置于防漏油柱(1522)内,所述上防漏油孔(1516)和下防漏油孔(1526)对应连通,所述橡胶柱(1514)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导槽(1511),所述防漏油柱(1522)的内侧壁一体化连接有若干导柱(1525),所述导柱(1525)和导槽(1511)对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油柱(1522)和橡胶柱(1514)内底部侧壁分别设置有下环形油槽(1524)和上环形油槽(15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油柱(1522)和橡胶柱(1514)内底部侧壁为向上凸起的半球面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防漏油孔(1516)和下防漏油孔(1526)均为锥台状设置,所述上防漏油孔(1516)和下防漏油孔(1526)的下孔径大于其所在孔的上孔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蜂窝工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