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远洋船舶的救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416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42
应用于远洋船舶的救援系统。主要解决目前采用远洋船舶救援单独依靠陆地救援效率不高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图像处理模块、第一语音通话模块和第一通讯单元;无人机单元,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第二语音通话模块、第二通讯模块、GPS定位模块和救生设备投放模块;所述第二通讯模块用于将视频、图像、语音和GPS定位信息发送给第一通讯单元;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无人机单元的飞行高度和控制救生设备投放单元投放救生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应用于远洋船舶的救援系统,可以搭建于远洋船舶本身,提供一定的远洋落水救助能力,并且其投放设备具有救生手环,可以检测落水者的状态,并对无人机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具备灵活投放和远程定位的能力。远程定位的能力。远程定位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远洋船舶的救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及远洋船舶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远洋船舶的救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对海洋的逐步探索,海洋经济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愈发重要,而海上是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地方,而且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各种海洋灾害长期严重威胁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0003]因此,海事遇险的事故救援工作就显得愈发重要。当前海事遇险后的事故救援主要由救援人员驾驶搜救船和搜救飞机完成。
[0004]然而,在远洋船舶出海时,由于与陆地较远,此时,单独依靠陆地的飞机显然“远水不能救近火”,因此,如何在远洋船舶本身设置救援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应用于远洋船舶的救援系统,主要解决目前采用远洋船舶救援单独依靠陆地救援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应用于远洋船舶的救援系统,包括远洋船舶单元,包括控制器、图像处理模块、第一语音通话模块和第一通讯单元,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第一语音通话模块和第一通讯单元电连接;无人机单元,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第二语音通话模块、第二通讯模块、GPS定位模块和救生设备投放模块;所述第二通讯模块用于将视频、图像、语音和GPS定位信息发送给第一通讯单元;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无人机单元的飞行高度和控制救生设备投放单元投放救生设备。
[0007]所述救生设备投单元用于投放救生圈和急救箱。<br/>[0008]所述急救箱内设有淡水、食物和智能手环。
[0009]所述智能手环包括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处理器单元、电池单元、人员姿态检测单元、无线通讯单元和生命体征检测单元,所述人员姿态检测单元、无线通讯单元和生命体征检测单元与所述处理器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池单元为处理器单元、人员姿态检测单元、无线通讯单元和生命体征检测单元供电,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信号连接。
[0010]所述无人机单元包括机舱,所述机舱内设有滑动配合的罩体和用于带动所述罩体活动的动力源,所述罩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救生圈和急救箱的容纳槽。
[0011]所述动力源为电机。
[0012]所述罩体边缘设有齿条,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0013]所述机舱底部设有用于限位在远洋船舶单元的若干定位销。
[0014]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摄像头或者相机。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应用于远洋船舶的救援系统,可以搭建于远洋船舶本身,提供一定的远洋落水救助能力,并且其投放设备具有救生手环,可以检测落水者的状态,并对无人机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具备灵活投放和远程定位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应用于远洋船舶的救援系统,包括远洋船舶单元1,包括控制器11、图像处理模块12、第一语音通话模块13和第一通讯单元14,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12、第一语音通话模块13和第一通讯单元14电连接;无人机单元2,包括图像采集模块21、第二语音通话模块20、第二通讯模块22、GPS定位模块23和救生设备投放模块24;所述第二通讯模块用于将视频、图像、语音和GPS定位信息发送给第一通讯单元;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无人机单元的飞行高度和控制救生设备投放单元投放救生设备。在人员可能落水的区域,派遣多个无人机进行巡航,其路线由控制器控制,该控制器可以是PC,并将沿路的图像和视频和gps信息发送到控制器,图像处理模块进行自动筛选比对判断处可能的落水者照片显示在显示屏上由用户参考,确认后,通过该gps位置控制无人机回到该位置,投放救生设备,减少对陆地飞机救援的依赖性,如果落水者尚有知觉,通讯模块用于和落水者进行对话。
[002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救生设备投单元用于投放救生圈和急救箱。
[002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急救箱内设有淡水、食物和智能手环。
[00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智能手环3包括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处理器单元31、电池单元32、人员姿态检测单元33、无线通讯单元33和生命体征检测单元35,所述人员姿态检测单元、无线通讯单元和生命体征检测单元与所述处理器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池单元为处理器单元、人员姿态检测单元、无线通讯单元和生命体征检测单元供电,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信号连接。人员姿态检测单元29由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落水检测传感器3实现人员的姿态、运动、落水情况的监测,通过数据报文能解析出人员姿态情况;无线通信单元由蓝牙模块、WIFI模块和天线组成;生命体征检测单元3采用光电脉搏传感器和生物心电传感器对人员进行检测。
[002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无人机单元包括机舱4,所述机舱4内设有滑动配合的罩体41和用于带动所述罩体活动的动力源42,所述罩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救生圈和急救箱的容纳槽。动力源可以为电机,带动罩体活动,罩体内的救生物资会掉出来。
[002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动力源为电机。
[002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罩体边缘设有齿条411,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电机转动齿轮带动齿条滑动,进而带动罩体活动。
[002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机舱4底部设有用于限位在远洋船舶单元的若干定位销44。当停靠在远洋船舶时可以通过定位销实现定位,不会因为海上颠簸而翻转。
[0027]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摄像头或者相机。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远洋船舶的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洋船舶单元(1),包括控制器(11)、图像处理模块(12)、第一语音通话模块(13)和第一通讯单元(14),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12)、第一语音通话模块(13)和第一通讯单元(14)电连接;无人机单元(2),包括图像采集模块(21)、第二语音通话模块(20)、第二通讯模块(22)、GPS定位模块(23)和救生设备投放模块(24);所述第二通讯模块用于将视频、图像、语音和GPS定位信息发送给第一通讯单元;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息控制无人机单元的飞行高度和控制救生设备投放单元投放救生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应用于远洋船舶的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设备投单元用于投放救生圈和急救箱。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应用于远洋船舶的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箱内设有淡水、食物和智能手环。4.根据权利要求3 所述的应用于远洋船舶的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环(3)包括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处理器单元(31)、电池单元(32)、人员姿态检测单元(33)、无线通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海赵陈汤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