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蜜环菌的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技术

技术编号:365402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蜜环菌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菌种活化;S2、扩增;S3、发酵培养;S4、枝条培养。在步骤S3中采用了在温度为22~28℃、转速为20~10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48h;然后将温度升高至35~40℃,维持30~60s后降温至22~28℃,继续培养12~48h;再将温度升高至35~40℃,维持30~60s后降温至22~28℃,继续培养24~60h的方法两次相对高温进行热冲击,提高了蜜环菌的产量和胞外多糖含量。提高了蜜环菌的产量和胞外多糖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蜜环菌的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蜜环菌的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

技术介绍

[0002]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P.Kumm.)隶属于真菌界(F 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ae),伞菌目(Hymenomycetes),属白蘑(口蘑)科(Tricholoma

taceae),蜜环菌属(Armilaria)。因菌盖表面呈蜜黄色,菌柄上部有环,所以命名为“蜜环菌”。野生蜜环菌夏秋季多丛生或群生于针阔叶林潮湿的枯木上;人工栽培蜜环菌是利用段木、木屑、农作物秸秆等原料培育而得。
[0003]天麻(Gastrodiaelata)是传统名贵药材,隶属树兰亚科(Epide
‑ꢀ
ndroidae)、天麻属(Gastrodia),无根,无叶,是多年生异养草本植物,广泛用于中成药方剂的配制及各种疾病的防治,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蜜环菌是天麻的互惠共生菌,其为原球菌长成天麻块茎提供营养,天麻的一生都需要蜜环菌才能够生长。因此,在栽培天麻前需要对蜜环菌进行培养,以提供足够多的蜜环菌。现有的蜜环菌的培养方法产量并不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蜜环菌的培养方法,用以提高其产量和胞外多糖含量。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蜜环菌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菌种活化:将保藏的蜜环菌菌种接种到活化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0~25℃、转速为20~100r/min的条件下恒温摇床培养 24~48h;
[0008]S2、扩增:将经步骤S1活化后的蜜环菌菌种接种至扩增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0~28℃、转速为20~100r/min的条件下恒温摇床培养3~7天;
[0009]S3、发酵培养:将步骤S2获得的菌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2~28℃、转速为20~10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48h;然后将温度升高至35~40℃,维持30~60s后降温至22~28℃,继续培养12~48h;再将温度升高至35~40℃,维持30~60s后降温至 22~28℃,继续培养24~60h;
[0010]S4、枝条培养:在树枝条上砍出鱼鳞口,将经步骤S3发酵培养所得的菌液接种到树枝条上,培养10~15天。
[001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蜜环菌的培养方法中,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的活化液体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成为:马铃薯140~180 份、蛋白胨3~10份、葡萄糖15~25份、磷酸二氢钾1~5份、硫酸镁1~3份和水1000份。
[0012]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蜜环菌的培养方法中,再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的扩增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成为:马铃薯120~150 份、玉米粉20~50份、蔗糖8~20份、磷酸二氢钾1~5份和水1000 份。
[0013]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蜜环菌的培养方法中,更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的发酵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成为:麦麸50~80份、小麦粉20~50份、天麻粉2~8份、磷酸二氢钾1~5份、硫酸镁1~ 5份、葡萄糖10~20份和水1000份。
[0014]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蜜环菌的培养方法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树枝条为柳树枝条或杨树枝条。
[0015]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蜜环菌的培养方法中,更进一步优选地,步骤 S4中所述的将菌液接种到树枝条上,可以采用喷洒的方式将菌液接种至树枝条上,也可以采用将树枝条浸泡到菌液中将菌液接种至树枝条上。树枝条在使用前应进行高温蒸汽(0.105MPa、30min)进行灭菌。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蜜环菌培养的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成为:麦麸50~80份、小麦粉20~50份、天麻粉2~8份、磷酸二氢钾1~5份、硫酸镁1~5份、葡萄糖10~20份和水1000份。
[0017]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蜜环菌培养的培养基中,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成为:麦麸60~70份、小麦粉30~45份、天麻粉3~ 6份、磷酸二氢钾1~3份、硫酸镁1~3份、葡萄糖10~15份和水 1000份。
[0018]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蜜环菌培养的培养基中,进一步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成为:麦麸66份、小麦粉38份、天麻粉5份、磷酸二氢钾1.5份、硫酸镁1份、葡萄糖13份和水1000份。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步骤S3中采用了“在温度为22~28℃、转速为20~10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48h;然后将温度升高至35~ 40℃,维持30~60s后降温至22~28℃,继续培养12~48h;再将温度升高至35~40℃,维持30~60s后降温至22~28℃,继续培养24~ 60h”的方法,也就是采用两次相对高温的热冲击,提高了蜜环菌的产量和胞外多糖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1]实施例1
[002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蜜环菌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S1、菌种活化:将保藏的蜜环菌菌种接种到活化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5℃、转速为20r/min的条件下恒温摇床培养24h;该活化液体培养基的原料组成为:马铃薯180g、蛋白胨3g、葡萄糖25g、磷酸二氢钾5g、硫酸镁3g和水1000g;
[0024]S2、扩增:将经步骤S1活化后的蜜环菌菌种按6wt%接种至扩增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8℃、转速为100r/min的条件下恒温摇床培养 7天;该扩增培养基的原料组成为:马铃薯120g、玉米粉50g、蔗糖 20g、磷酸二氢钾1g和水1000g。
[0025]S3、发酵培养:将步骤S2获得的菌液按6wt%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8℃、转速为2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然后将温度升高至40℃,维持30s后降温至28℃,继续培养12h;再将温度升高至40℃,维持30s后降温至28℃,继续培养60h;该发酵培养基的原料组
成为:麦麸50g、小麦粉50g、天麻粉2g、磷酸二氢钾5g、硫酸镁1g、葡萄糖10g和水1000g。
[0026]S4、枝条培养:在柳树枝条上砍出鱼鳞口,将经步骤S3发酵培养所得的菌液采用喷洒的方式将菌液接种至柳树枝条上,培养10天, 得到枝条蜜环菌,可用于栽培天麻。
[0027]实施例2
[00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蜜环菌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S1、菌种活化:将保藏的蜜环菌菌种接种到活化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0℃、转速为100r/min的条件下恒温摇床培养48h;该活化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蜜环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菌种活化:将保藏的蜜环菌菌种接种到活化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0~25℃、转速为20~100r/min的条件下恒温摇床培养24~48h;S2、扩增:将经步骤S1活化后的蜜环菌菌种按6wt%接种至扩增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0~28℃、转速为20~100r/min的条件下恒温摇床培养3~7天;S3、发酵培养:将步骤S2获得的菌液按6wt%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2~28℃、转速为20~10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48h;然后将温度升高至35~40℃,维持30~60s后降温至22~28℃,继续培养12~48h;再将温度升高至35~40℃,维持30~60s后降温至22~28℃,继续培养24~60h;S4、枝条培养:在树枝条上砍出鱼鳞口,将经步骤S3发酵培养所得的菌液接种到树枝条上,培养10~15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环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活化液体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成为:马铃薯140~180份、蛋白胨3~10份、葡萄糖15~25份、磷酸二氢钾1~5份、硫酸镁1~3份和水100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蜜环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扩增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成为:马铃薯120~150份、玉米粉20~50份、蔗糖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波缪家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森浩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