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弯折式上料布局的混凝土拌合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26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弯折式上料布局的混凝土拌合站,包括搅拌楼、裙边皮带提升机、上料站、配料站、配料输送线、若干水泥罐和若干水泥螺旋输送机;裙边皮带提升机的低位输入端与上料站对接,裙边皮带提升机的高位输出端与搅拌站对接;配料站与上料站安装在同一水平位置上;配料输送线分为前段和后段,前段设置于配料站下方,后段倾斜布置,后段与前段铰接,后段的高位端与上料站的入料口对接;每一水泥螺旋输送机将对应一水泥罐的水泥输送至搅拌机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弯折式布局的输送皮带,无需再向下挖掘上料区,在一定程度上也缩短配料区与上料区之间的直线输送距离,大大减少基础设施的开挖工程量。挖工程量。挖工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弯折式上料布局的混凝土拌合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拌合站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弯折式上料布局的混凝土拌合站。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道路基础建设,在全国各地之间铺设公路网。而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之一,每一段道路的施工项目均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通常在施工项目附近寻找合适的地理位置建设混凝土拌合站。专利号CN201821218625.5公开了一种便于砂石上料的混凝土拌和站,在建设时挖掘地坑,将上料机构配置于地坑中,能够方便的对需求量较大的砂石骨料进行平级上料作业,进而通过地坑将输送架的尾端设置在其内部,进而保证了操作人员在进行砂石骨料下料过程中,无需采用铲车高位下料,直接采用倾倒的方式就可以完成其卸料过程。现有的混凝图拌合站在建设过程中也多数采用类似的施工方案。混凝土拌合站在项目完成后还要拆卸回收,继续周转用于下一个施工项目,避免造成资产浪费,由于前期设备在设计时已经限定了占地布局,因此需要根据设备的占地布局去选择当地的地理环境,在选点完成后才能根据地理位置设计出工程施工图,施工时先做一个地下的混凝土基础,然后安装使用地脚螺栓将混凝土搅拌站的各组成部分固定在工作场地,具体布局如图7所示,配料区需要往地下开挖,承接从运输车卸下来的材料,上料区比配料区地势更低,开挖得更深,以便承接配料区输送过来的材料。现如今遇到的技术难题就是:这种平铺式布局不仅要挖掘出配料区,还要再沿下挖掘出上料区,基础设施的开挖工程量较大,遇上地质较硬的地理环境时开挖工作更为困难。因此,需要在原有的混凝土拌合站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布局,以达到减少开挖工程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弯折式上料布局的混凝土拌合站,采用弯折式布局的输送皮带,无需再向下挖掘上料区,大大减少基础设施的开挖工程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采用弯折式上料布局的混凝土拌合站,包括搅拌楼、裙边皮带提升机、上料站、配料站、配料输送线、若干水泥罐和若干水泥螺旋输送机;所述搅拌楼设有搅拌机;所述上料站设有上料斗;所述裙边皮带提升机的低位输入端与所述上料斗的出料口对接,所述裙边皮带提升机的高位输出端与所述搅拌机的入料口对接;所述配料站与所述上料站安装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所述配料站设有并排布置的若干配料仓,若干所述配料仓的入口与地面齐平;所述配料输送线分为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设置于若干所述配料仓的出料口下方,所述后段倾斜布置,所述后段的低位端与所述前段铰接,所述后段的高位端与所述上料斗的入料口对接;若干所述水泥罐围绕在所述搅拌楼周侧,每一所述水泥螺旋输送机将对应一所述水泥罐的水泥输送至所述搅拌机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配料输送线包括前段机架、后段机架、输送皮带、驱动电机、牵引轮、传动轮、若干皮带导向轮和若干立柱;所述牵引轮安装在所述前段机架的前端,所述前段机架的后端通过活动关节与所述后段机架的前端铰接,所述传动轮安装在所述后段机架的后端,若干所述皮带导向轮间隔地安装在所述前段机架和所述后段机架上,所述输送皮带套装在所述牵引轮与所述传动轮上,并经过若干所述皮带导向轮导向;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前段机架上,并与所述牵引轮传动连接,带动所述牵引轮旋转;若干所述立柱间隔地支撑在所述前段机架和所述后段机架的底部;所述前段为所述前段机架所在的区域,所述后段为所述后段机架所在的区域。
[0007]进一步地,所述前段机架与所述后段机架的夹角不超过30
°
,所述前段机架与所述后段机架的连接处还设有一传动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前段机架底部的立柱设为前段立柱,若干所述前段立柱等高设置;所述后段机架底部的立柱设为后段立柱,若干所述后段立柱沿所述后段机架的前端至后段逐渐增高呈阶梯分布。
[0009]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后段立柱与所述后段机架之间均通过一连接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耳的一端与所述后段立柱铰接,所述连接耳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段机架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配料输送线与所述裙边皮带提升机呈L型分布。
[0011]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楼设有两搅拌机,所述裙边皮带提升机、所述上料站、所述配料站、所述配料输送线的数量均设为二,两所述裙边皮带提升机、两所述上料站、两所述配料站、两所述配料输送线沿两所述搅拌机的中线对称分布。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配料输送线采用弯折式布局上料,使配料站与上料站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可抬高上料站的地势高度,减少上料站区域的开挖工程量;配料输送线的后段与前段铰接,在安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倾斜角度,以尽可能地缩短配料站与上料站之间的距离,减少配料站区域的开挖工程量。本专利技术将原来的平铺式上料布局改变为弯折式上料布局,以减少建造混凝土拌合站时的开挖工程量,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效节约建造成本。
[0014]2)弯曲角度不宜超过30
°
,避免影响输送皮带的的输送效果,在保证输送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尽量维持最大倾斜角度,以尽可能地缩短配料站与上料站之间的距离。
[0015]3)在安装时,可在安装位置采用混凝土建造安装台,并通过前后移动来调整支撑点的位置,使后段基架的安装角度符合设计要求,确定连接点后,采用膨胀螺栓将后段立柱与安装台固定,顶部的连接耳调整朝向后与后端机架底部焊接固定。由于连接耳与后段立柱铰接,无论在哪个安装点,连接耳都可以调整合适的连接角度,使后段立柱可以顺利支撑后段机架。
附图说明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搅拌楼与水泥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搅拌楼与上料站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配料站与上料站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弯折式布局的施工示意图;
[0023]图7为原搅拌站平铺式布局的施工示意图;
[0024]附图标识:
[0025]1—搅拌楼,2—裙边皮带提升机,
[0026]3—上料站,4—配料站,
[0027]5—配料输送线,6—水泥罐,
[0028]7—水泥螺旋输送机,11—搅拌机,
[0029]31—上料斗,41—配料仓,
[0030]51—前段机架,52—后段机架,
[0031]53—输送皮带,54—牵引轮,
[0032]55—传动轮,56—皮带导向轮,
[0033]57—立柱,58—连接耳,
[0034]571—前段立柱,572—后段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弯折式上料布局的混凝土拌合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楼、裙边皮带提升机、上料站、配料站、配料输送线、若干水泥罐和若干水泥螺旋输送机;所述搅拌楼设有搅拌机;所述上料站设有上料斗;所述裙边皮带提升机的低位输入端与所述上料斗的出料口对接,所述裙边皮带提升机的高位输出端与所述搅拌机的入料口对接;所述配料站与所述上料站安装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所述配料站设有并排布置的若干配料仓,若干所述配料仓的入口与地面齐平;所述配料输送线分为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设置于若干所述配料仓的出料口下方,所述后段倾斜布置,所述后段的低位端与所述前段铰接,所述后段的高位端与所述上料斗的入料口对接;若干所述水泥罐围绕在所述搅拌楼周侧,每一所述水泥螺旋输送机将对应一所述水泥罐的水泥输送至所述搅拌机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弯折式上料布局的混凝土拌合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输送线包括前段机架、后段机架、输送皮带、驱动电机、牵引轮、传动轮、若干皮带导向轮和若干立柱;所述牵引轮安装在所述前段机架的前端,所述前段机架的后端通过活动关节与所述后段机架的前端铰接,所述传动轮安装在所述后段机架的后端,若干所述皮带导向轮间隔地安装在所述前段机架和所述后段机架上,所述输送皮带套装在所述牵引轮与所述传动轮上,并经过若干所述皮带导向轮导向;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前段机架上,并与所述牵引轮传动连接,带动所述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永盼唐禹喆龙颖波蓝文甲钟华谭耿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