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环境补偿应用方式感应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19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环境补偿应用方式感应灯,包括感应灯电路,感应灯电路包括PIRI感应电路、微波感应电路、MCU控制电路、LED灯板照明电路、电源供电稳压电路、电源板供电及信号端口电路、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和光敏检测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环境补偿应用方式感应灯,通过太阳板给电池充电及供电,外部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监测到太阳板输出的电压,或者光敏检测电路上光敏管输出的电压;通过计算分析,重而判断产品目前的工作环境处于白天或者黑夜以及此时的环境亮度等级使用环境,对LED灯板的照明强度进行调节,避免出现照明过量或者不足的现象,提高感应灯使用的灵活度。使用的灵活度。使用的灵活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环境补偿应用方式感应灯


[0001]本技术涉及感应灯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环境补偿应用方式感应灯。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的感应灯是用红外线技术制造而成的自动控制产品,当人体进入感应区域时,开关会自动接通负载,若人体不离开且保持活动的情况下,感应灯将会持续导通;等人离开后,延时设计会自动关闭负载,很好的做到了“人到灯亮,人离灯熄”,非常的简洁方便,而且绿色安全节能,然而,传统的感应灯存在以下缺陷:市场上目前普通LED照明灯多为固定式亮度的灯,当人体进入感应区域时发出固定亮度的光,一天时间内,由于太阳光线照射强度不同,这就导致感应灯发射出的固定光在黑暗的环境下照明度低,在昏暗的环境下照明度高的现象发生,降低感应灯使用的灵活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环境补偿应用方式感应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目前普通LED照明灯多为固定式亮度的灯,当人体进入感应区域时发出固定亮度的光,一天时间内,由于太阳光线照射强度不同,这就导致感应灯发射出的固定光在黑暗的环境下照明度低,在昏暗的环境下照明度高的现象发生,降低感应灯使用的灵活度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环境补偿应用方式感应灯,包括感应灯电路,所述感应灯电路包括PIRI感应电路、微波感应电路、MCU控制电路、LED灯板照明电路、电源供电稳压电路、电源板供电及信号端口电路、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和光敏检测电路,所述电源板供电及信号端口电路连接电源供电稳压电路,所述电源供电稳压电路连接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所述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PIRI感应电路、微波感应电路、光敏检测电路、电源供电稳压电路和LED灯板照明电路均与MCU控制电路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PIRI感应电路包括R3、R8、R9、R11、C3、C4、C5、C8、C9、C11和PIRI,所述R11的一端、C3的一端、C4的一端和C5的一端均与PIRI的第一脚连接,所述C11的一端和R3的一端均与R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C8的一端、C9的一端和R9的一端均与PIRI的第二脚连接,且所述C5的另一端与C8的一端连接,所述C11的另一端、C3的另一端、C4的另一端、C8的另一端、C9的另一端R9的另一端和PIRI的第三脚均接地,所述R3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连接,且所述PIRI的第二脚与MCU控制电路连接,PIR1及电阻、电容组成的红外感应部分,将感应信号传输给MCU控制电路3处理。
[0006]优选的,所述微波感应电路包括微波模块和R7,所述微波模块的第一脚与R7的一端连接,所述微波模块的第二脚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微波模块的第三脚接地,所述R7的另一端与MCU控制电路连接,微波模块及外围分立元件组成的微波感应电路2将感应信号传输给MCU控制电路3处理。
[0007]优选的,所述LED灯板照明电路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每两个相邻所述发光二极管串联,且其中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与MCU控制电路连接,MCU控制电路3根据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7的信号或者单个环境检测信号来判断环境亮度等级,给到LED灯板照明电路4。
[0008]优选的,所述电源供电稳压电路包括带三个集成芯片稳压器、C23、C25、L2和D1,所述C23的一端、L2的一端和C25的一端均与带三个集成芯片稳压器的第一脚连接,所述D1的一端和C23的另一端均与带三个集成芯片稳压器的第二脚连接,所述C25的另一端和带集成芯片稳压器的第三脚均接地,所述D1的另一端与电源板供电及信号端口电路连接,带三个集成芯片稳压器及外围元件组成的电源供电稳压电路5供电,提供给MCU控制电路3及其他电路。
[0009]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包括太阳能板外接端口、太阳能检测器、D2、R4、R5、R8、R10、C2、电池和低压检测器,所述R4的一端、C2的一端和R10的一端均与电池的第一脚连接,所述R8的一端和D2的一端均与电池的第二脚连接,所述R10的另一端和R8的另一端均与低压检测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板外接端口的一端和R5的一端均D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R5的另一端、R4的另一端和C2的另一端均与太阳能检测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板外接端口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低压检测器的另一端与电源供电稳压电路连接,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板外接端口将部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给电池充电,R5、R4、C2组成太阳能环境监测电路将信号转给MCU控制电路3,低压检测器及外围元件组成的环境监测电路。
[0010]优选的,所述光敏检测电路包括光敏电阻、R1、R2、C1和微控光敏电阻,所述R1的一端、C1的一端和R2的一端均与光敏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R2的另一端与微控光敏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R1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光敏电阻的另一端和C1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微控光敏电阻的另一端与MCU控制电路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太阳板给电池充电及供电,外部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监测到太阳板输出的电压,或者光敏检测电路上光敏管输出的电压;通过计算分析,重而判断产品目前的工作环境处于白天或者黑夜以及此时的环境亮度等级使用环境,对LED灯板的照明强度进行调节,避免出现照明过量或者不足的现象,提高感应灯使用的灵活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图。
[0013]图中:1、PIRI感应电路;2、微波感应电路;3、MCU控制电路;4、LED灯板照明电路;5、电源供电稳压电路;6、电源板供电及信号端口电路;7、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8、光敏检测电路;9、感应灯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5]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环境补偿应用方式感应灯,包括感应灯电路9,感应灯电路9包括PIRI感应电路1、微波感应电路2、MCU控制电路3、LED灯板照明电路
4、电源供电稳压电路5、电源板供电及信号端口电路6、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7和光敏检测电路8,电源板供电及信号端口电路6连接电源供电稳压电路5,电源供电稳压电路5连接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7,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7、PIRI感应电路1、微波感应电路2、光敏检测电路8、电源供电稳压电路5和LED灯板照明电路4均与MCU控制电路3连接。
[0016]PIRI感应电路1包括R3、R8、R9、R11、C3、C4、C5、C8、C9、C11和PIRI,R11的一端、C3的一端、C4的一端和C5的一端均与PIRI的第一脚连接,C11的一端和R3的一端均与R11的另一端连接,C8的一端、C9的一端和R9的一端均与PIRI的第二脚连接,且C5的另一端与C8的一端连接,C11的另一端、C3的另一端、C4的另一端、C8的另一端、C9的另一端R9的另一端和PIRI的第三脚均接地,R3的另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环境补偿应用方式感应灯,包括感应灯电路(9),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灯电路(9)包括PIRI感应电路(1)、微波感应电路(2)、MCU控制电路(3)、LED灯板照明电路(4)、电源供电稳压电路(5)、电源板供电及信号端口电路(6)、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7)和光敏检测电路(8),所述电源板供电及信号端口电路(6)连接电源供电稳压电路(5),所述电源供电稳压电路(5)连接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7),所述太阳能充电及环境检测电路(7)、PIRI感应电路(1)、微波感应电路(2)、光敏检测电路(8)、电源供电稳压电路(5)和LED灯板照明电路(4)均与MCU控制电路(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环境补偿应用方式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PIRI感应电路(1)包括R3、R8、R9、R11、C3、C4、C5、C8、C9、C11和PIRI,所述R11的一端、C3的一端、C4的一端和C5的一端均与PIRI的第一脚连接,所述C11的一端和R3的一端均与R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C8的一端、C9的一端和R9的一端均与PIRI的第二脚连接,且所述C5的另一端与C8的一端连接,所述C11的另一端、C3的另一端、C4的另一端、C8的另一端、C9的另一端R9的另一端和PIRI的第三脚均接地,所述R3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连接,且所述PIRI的第二脚与MCU控制电路(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环境补偿应用方式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感应电路(2)包括微波模块和R7,所述微波模块的第一脚与R7的一端连接,所述微波模块的第二脚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微波模块的第三脚接地,所述R7的另一端与MCU控制电路(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环境补偿应用方式感应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湛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云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