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灯新型的环境检测应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灯
,具体为一种太阳能灯新型的环境检测应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灯是由太阳能电池板转换为电能的电灯,市场上目前LED照明灯多为用光敏管来检测产品工作环境亮度,光敏管在工作过程中容易损坏,造成设备工作不稳定的情况出现,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检测方法比较单一,对于太阳能产品光敏管的检测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灯新型的环境检测应用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灯新型的环境检测应用电路,包括太阳能板总成,所述太阳能板总成分别与MCU处理电路与锂电池充电电路电性连接,且MCU处理电路与锂电池充电电路电性连接,MCU处理电路同时分别与外部环境检测电路、LED开关电路和PIR电路电性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外部环境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5、电阻R12、电阻R4、电阻R7、滑动变阻器VR1、滑动变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灯新型的环境检测应用电路,包括太阳能板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总成(1)分别与MCU处理电路(3)与锂电池充电电路(6)电性连接,且MCU处理电路(3)与锂电池充电电路(6)电性连接,MCU处理电路(3)同时分别与外部环境检测电路(2)、LED开关电路(4)和PIR电路(5)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灯新型的环境检测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环境检测电路(2)包括电阻R15、电阻R12、电阻R4、电阻R7、滑动变阻器VR1、滑动变阻器VR2、滑动变阻器VR3、电容C5、电容C2、电容C6和单片机U2,电源2V电压从单片机U2的VDD端输入,且电源2V电压经过电容C2后接地,单片机U2的VSS端接地,且单片机U2的第三引脚为CLKO T6,单片机U2的第四引脚与PIR电路(5)电性连接,且单片机U2的第五引脚为AC_OUT,单片机U2的第六引脚为CDS,且单片机U2的第六引脚通过电容C5接地,单片机U2的第八引脚分别与滑动变阻器VR3的第一接线端、滑动变阻器VR2的第一接线端以及滑动变阻器VR1的第一接线端电性连接,且滑动变阻器VR3的第二接线端、滑动变阻器VR2的第二接线端以及滑动变阻器VR1的第二接线端接2V电压输入,单片机U2的第九引脚为DC_OUT,单片机U2的第十引脚与滑动变阻器VR3的第三接线端电性连接,且单片机U2的第十一引脚与滑动变阻器VR2的第三接线端电性连接,单片机U2的第十二引脚与滑动变阻器VR1的第三接线柱电性连接,且单片机U2的第十三引脚通过电容C6后接地,电容C6同时分别通过电阻R7后接地,且电容C6与电阻R4电性连接,电阻R4一端接电源正极,单片机U2的第十四引脚接ICSPDAT T6,且单片机U2的第十五引脚接ICSPCLK T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灯新型的环境检测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开关电路(4)包括LED负载、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LED负载正极分别与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和电阻R11的负极电性连接,且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和电阻R11的正极接电源正极,LED负载负极分别与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第三接线端电性连接,且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第一接线端通过电阻R13后接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湛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云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