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阿拉伯糖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310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

阿拉伯糖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L

阿拉伯糖的制备
,具体是一种L

阿拉伯糖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L

阿拉伯糖,又称为阿拉伯糖树胶醛糖、果胶糖;属于五碳醛糖,是一种没有热量的甜料。在天然植物中存在着一些活性物质,能够有效抑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的抑制物,L
‑ꢀ
阿拉伯糖则是其中的一种。L

阿拉伯糖属于一种五碳糖类,以多聚体的形式构成半纤维素,广泛存在于很多植物树胶中,如阿拉伯树胶等植物树胶中;也存在于甜菜渣、玉米芯、米糠、麦麸等农副产品中。自然界中,聚阿拉伯糖是和胶质伴生在一起。聚阿拉伯糖的分子结构是由小分子按α

1,5

呋喃阿拉伯糖苷键和α

1,3

糖苷键构成,聚阿拉伯糖看起来就是多支链的多糖。聚阿拉伯糖并非是只含有单一糖类的均聚物。当它水解时,除了主产物L

阿拉伯糖以外,还有D

半乳糖、L

鼠李糖、D

半乳糖醛酸等物质。此外,其它稀有糖类与L

阿拉伯糖聚合的构型相似或相近,存在于不同植物的半纤维素物质中。
[0003]医药工业上手性化合物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很多药物,尤其是抗肿瘤、抗病毒药物要用到L

型五碳糖。而自然界中的天然糖基本都是D

>型的,从D

型糖转化为L

型糖步骤复杂、产率低下。而L

阿拉伯糖是自然界存在的仅有的几种L

型稀有糖类,L

阿拉伯糖在医药工业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用途。L

阿拉伯糖是直接合成抗病毒药物阿糖腺苷、阿糖胞苷的底物原料。实验和临床均证实这些抗病毒药物能选择性地抑制病毒DNA 多聚酶(DNAP)与核糖还原酶,并能掺入病毒的核苷酸链抑制其延长,达到抑制DNA病毒复制的目的。它能抑制多种DNA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牛痘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以及多种动物疱疹病毒和少数致癌RNA病毒等。阿糖腺苷和阿糖胞苷是早已在临床上使用了30年的抗病毒药物,疗效肯定。
[0004]而现在市面上的L

阿拉伯糖生产技术并不理想,其生产处理的纯度较低,使得L

阿拉伯糖的提纯率随之降低,无法对废物(例如菜渣或者植物等)中的L

阿拉伯糖进行高纯度的提取使用。
[0005]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L

阿拉伯糖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

阿拉伯糖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L

阿拉伯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农副产品加工后的残留物滤渣或植物树胶为原料,以热水浸提处理、乙醇沉析提取聚阿拉伯糖;再经酸

酶水解聚阿拉伯糖制备L

阿拉伯糖。
[0009]步骤为:提取聚阿拉伯糖:以农副产品加工后的残留物滤渣或植物树胶为原料,加
原料质量5

10倍量的水连续或间断搅拌进行热处理,温度90~130℃,时间45分钟~5小时;离心取上清液,滤渣热水重复浸提一次,离心后合并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乙醇生成沉淀物,收集得到的沉淀物,用水溶解后,再用乙醇沉淀,得到聚阿拉伯糖;
[0010]酸

酶法制备L

阿拉伯糖:
[0011]取步骤(1)制备的聚阿拉伯糖加入2~3倍量的水后,升温至90~130℃,保持45分钟~3小时;再加入相同水量,降温至45~65℃,用酸将溶液pH调至3.0~5.0,搅拌酸化1小时~3小时,然后加入聚阿拉伯糖重量的0.5%~1.0%、酶活力30单位的阿拉伯呋喃糖苷酶,45~65℃继续搅拌酶解反应6~12小时,加入酶制剂后每小时取样检测L
‑ꢀ
阿拉伯糖含量,至L

阿拉伯糖含量达到恒定为反应终点。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农副产品加工后的残留物滤渣原料为:橄榄渣、废糖蜜、玉米皮、玉米渣、玉米粕、花生粕、大豆粕、甜菜渣、苹果渣、甘蔗渣或米粉渣。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农副产品加工后的残留物滤渣原料为:橄榄渣、废糖蜜、玉米皮、玉米渣、玉米粕、花生粕、大豆粕、甜菜渣、苹果渣、甘蔗渣或米粉渣。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在37℃下,每分钟水解生成1μmol对硝基酚定义为一个阿拉伯呋喃糖苷酶活力单位。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用酸选用草酸、盐酸或硫酸。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甜菜渣是从甜菜中榨取了甜菜糖以后的残渣,其浸提后所得聚阿拉伯糖(又称阿拉伯胶)中约含有12%~18%的L

阿拉伯糖。植物树胶是果树生长时树枝受伤分泌的粘性物质,其浸提后所得聚阿拉伯糖(阿拉伯胶)中约含有20%~80%的L

阿拉伯糖。这种阿拉伯胶中L

阿拉伯糖以直链形式相联为特征,受酶的作用,生成游离L

阿拉伯糖,从甜菜糖蜜和植物树胶中比较容易生成L

阿拉伯糖。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酸

酶水解时,pH控制在4.5。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对含有阿拉伯胶天然物作用,生成游离L

阿拉伯糖具有酶活性的酶有阿拉伯糖酶、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等阿拉伯胶分解酶。阿拉伯胶分解酶酶原来自细菌、酵母、丝状菌等,来自曲霉的酶最好,尤其以来自黑曲霉的酶最好。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从含有L

阿拉伯糖廉价物质,用酸

酶处理方法制备L

阿拉伯糖的一种生产技术。利用酸

酶水解条件为在95℃加热30min~3h溶解,最适pH3.0~5.0、最适温度45~65℃酸化,加酶后45~65℃酶解6~12小时,水解收率达85%,能够更好的对废物(例如菜渣或者植物等)中的L

阿拉伯糖进行高纯度的提取使用,方便菜渣或者植物的回收再利用,利用此种提纯方法可以有效提高L

阿拉伯糖的提纯率和纯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甜菜渣制备L

阿拉伯糖
[0023]①
从甜菜渣制备聚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

阿拉伯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农副产品加工后的残留物滤渣或植物树胶为原料,以热水浸提处理、乙醇沉析提取聚阿拉伯糖;再经酸

酶水解聚阿拉伯糖制备L

阿拉伯糖。步骤为:提取聚阿拉伯糖:以农副产品加工后的残留物滤渣或植物树胶为原料,加原料质量5

10倍量的水连续或间断搅拌进行热处理,温度90~130℃,时间45分钟~5小时;离心取上清液,滤渣热水重复浸提一次,离心后合并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乙醇生成沉淀物,收集得到的沉淀物,用水溶解后,再用乙醇沉淀,得到聚阿拉伯糖;酸

酶法制备L

阿拉伯糖:取步骤(1)制备的聚阿拉伯糖加入2~3倍量的水后,升温至90~130℃,保持45分钟~3小时;再加入相同水量,降温至45~65℃,用酸将溶液pH调至3.0~5.0,搅拌酸化1小时~3小时,然后加入聚阿拉伯糖重量的0.5%~1.0%、酶活力30单位的阿拉伯呋喃糖苷酶,45~65℃继续搅拌酶解反应6~12小时,加入酶制剂后每小时取样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志张成
申请(专利权)人:鸿志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