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96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包括水泥生产线中用于粉磨石灰石的原料粉磨装置,原料粉磨装置有第一进料口、粉料出口和排渣口,粉料出口出料供水泥制备用;以及破碎装置,有第二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二进料口与排渣口连通,用于对所述排渣口的排出料进行破碎;筛选装置,与破碎装置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对破碎装置的出料口的出料进行筛选,得到目标粒径范围内的骨料;缓存仓,设于排渣口与破碎装置之间,有储存排渣口的排出料的储料状态,以及将储料排入破碎装置的排料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成本低、占地小、更易推广应用,能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灵活调整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的使用情况。骨料联产生产线的使用情况。骨料联产生产线的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混凝土骨料加工行业,由于技术简单、成本低,多是小型企业甚至个体使用鄂式破碎机等破碎设备通过调整破碎机参数直接对开采的坯石进行破碎,得到一定粒径范围的碎石,即为骨料,由于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所掌握的资源本就有限,加之砂石资源的短缺,导致行业陷入混凝土骨料价格飞涨,却无矿可采的窘境;而对于经过整合的水泥行业,多为大中型水泥厂,建厂难度大、周期长、资金多,但水泥厂虽然资金雄厚,选址也已经充分考虑了矿山资源而多建于山区和资源丰富的地质带,但由于近年来水泥持续地产能过剩,导致其负担着巨额投入却也很难有进一步发展。
[0003]面对这种局面,很多水泥企业着手思考延伸产业链以扩展业务范围,开始涉及骨料甚至商品混凝土业务,想要利用其充足的矿山资源开发出骨料生产线,增加营收。虽然相较于建造一条水泥生产线而言,骨料生产线的成本要小很多,但仍需几百万或者近千万的投入,生产线搭建时间长,在占地上也需要在厂区内专门为骨料生产线进行规划,时间、资金和人力的投入都比较大,对原有场地条件和环境要求也高,并非每个水泥企业都能够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水泥厂内建造骨料生产线投入大、占地大、实现难度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占地小、更易推广应用的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能够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灵活调整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的使用情况。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包括水泥生产线,所述水泥生产线具有用于粉磨石灰石的原料粉磨装置,所述原料粉磨装置具有第一进料口、粉料出口和排渣口,所述粉料出口的出料供水泥制备用;所述联产生产线还包括:
[0007]破碎装置,具有第二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排渣口连通,用于对所述排渣口的排出料进行破碎;
[0008]筛选装置,与所述破碎装置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对所述破碎装置的出料口的出料进行筛选,得到目标粒径范围内的骨料;
[0009]缓存仓,设于所述排渣口与所述破碎装置之间,具有储存所述排渣口的排出料的储料状态,以及将储料排入所述破碎装置的排料状态。
[0010]所述缓存仓设于所述原料粉磨装置的排渣口下方,具有与排渣口连通的入口以及将储料排入所述破碎装置的出口,所述出口关闭为所述储料状态,所述出口打开为所述排料状态。
[0011]所述出口通过输送皮带与所述破碎装置的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
[0012]所述筛选装置包括至少两层筛选部件,其中位于上游的所述筛选部件的筛余小于位于下游的所述筛选部件的筛余,所述破碎装置的出料口的出料顺序过筛,得到各级目标粒径范围内的所述骨料。
[0013]所述筛选装置为具有至少两层所述筛选部件的振动筛。
[0014]所述筛选部件呈网格状。
[0015]所述原料粉磨装置为立式辊磨。
[0016]所述破碎装置为鄂式破碎机。
[0017]还包括回料通道,设于所述筛选装置与所述第一进料口之间,经所述筛选装置筛弃的物料通过所述回料通道返回所述原料粉磨装置。
[0018]还包括预筛选装置,设于所述缓存仓与所述筛选装置之间,所述预筛选装置允许粒径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目标粒径范围的最大值的物料通过并进入所述筛选装置,未通过的进入所述破碎装置。
[0019]所述预筛选装置为倾斜设置的条形格栅,所述缓存仓内的储料排出后经所述条形格栅的高侧向低侧运动进行预筛选。
[002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包括现有的水泥生产线,石灰石经第一进料口进入现有水泥生产线中的原料粉磨装置粉磨,符合要求的粉料从粉料出口排出进入水泥生产线的下个工序,粒径过大的不符合要求的则从排渣口排出,从排渣口排出的石子经第二进料口进入破碎装置进行破碎得到粒径更小的石子从破碎装置的出料口排出,再经筛选装置进一步筛选,得到一种或多种尺寸范围的骨料。本专利技术利用水泥生产线上用于石灰石等原料粉磨的原料粉磨装置进行骨料制备,不仅突破了颗粒状的骨料使用破碎装置制备,粉料才用粉磨装置制备的传统想法,直接利用水泥生产线上的粉磨装置配合新增的破碎装置和筛选装置进行骨料制备,增加了骨料生产线,还能够不影响生产线原有的水泥产量。这是由于在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水泥窑烧结作业的连续性,经原料粉磨装置粉磨的石灰石粉和其它原料组分都需要过量制备,也就是说原料粉磨装置通常是间歇性工作的,当石灰石粉储备充足时原料粉磨装置停机待用,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充分利用了水泥生产线的原料粉磨装置的闲置产能,在不影响水泥原有产量的前提下,将原本需要从排渣口直接回到原料粉磨装置继续粉磨的排出料进行破碎和筛选从而得到符合要求的骨料,而从原料粉磨装置的粉料出口排出的粉料则仍然供水泥生产使用。这样既保证了生产线原有的水泥产量,又利用了原料粉磨装置对坯石进行了初步磨碎,从而能够选择负荷较小、占地较少的破碎装置,更加适应生产线原本有限的加装空间,使改造具备可行性。另外,由于原料粉磨装置通常用于粉料磨制,从排渣口排出的碎石多呈类球状,叶状、针状较少,相较于直接采用破碎装置破碎的骨料粒形更好,无需再整形,以此制备的混凝土流动性、均匀性也更佳。本专利技术使水泥企业无需建造单独的骨料生产线,直接对现有的水泥生产线进行有限的改造便可以完成骨料生产线的建造,骨料粒形好,设备占地少,改造工期短,适用性强,能够适用于更多水泥企业。并且,在原料粉磨装置与破碎装置之间设置缓存仓,缓存仓既能够对原料粉磨装置的排渣口排出料进行临时存储,又能够在需要时将其存储的排出料排入破碎装置,这种设置使得水泥厂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产需求,灵活调整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的使用情况,在水泥需求量大时,通过调整原料粉磨装置的拉风量、磨辊加载压力等参数,使原
料粉磨装置排渣口的排出量可按照水泥正常生产设置,此时排渣量小,无需开启骨料生产线上的破碎装置和筛选装置,直接将排渣临时存储在缓存仓,待缓存仓存储的排渣达到一定量时再排放至骨料生产线,开启破碎装置和筛选装置,既有利于节能环保,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不仅避免了水泥产量过剩情况下不停产导致的库存、滞销与现金流压力或者停产造成的损失,还增加了产品种类,拓展了业务范围,大大提高了营收,经济效益显著。
[002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缓存仓位于原料粉磨装置的排渣口下方,缓存仓的出口关闭时可直接对排渣口的排出料进行临时存储,打开时能够将其储存的排渣口的排出料进一步排至破碎装置进入下一步工序,通过出口的开闭控制即可实现骨料生产线的启停,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002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筛选装置包括多层筛选部件,且上游的筛选部件的筛余小于下游的筛选部件的筛余,也即上游的筛选部件的过筛尺寸要大于下游的筛选部件的过筛尺寸,破碎装置的出料口的出料顺序过筛,若目标粒径范围为d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包括水泥生产线,所述水泥生产线具有用于粉磨石灰石的原料粉磨装置(1),所述原料粉磨装置(1)具有第一进料口(12)、粉料出口(11)和排渣口,所述粉料出口(11)的出料供水泥制备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产生产线还包括:破碎装置(3),具有第二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排渣口连通,用于对所述排渣口的排出料进行破碎;筛选装置(4),与所述破碎装置(3)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对所述破碎装置(3)的出料口的出料进行筛选,得到目标粒径范围内的骨料;缓存仓,设于所述排渣口与所述破碎装置(3)之间,具有储存所述排渣口的排出料的储料状态,以及将储料排入所述破碎装置(3)的排料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仓设于所述原料粉磨装置(1)的排渣口下方,具有与排渣口连通的入口以及将储料排入所述破碎装置(3)的出口,所述出口关闭为所述储料状态,所述出口打开为所述排料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通过输送皮带与所述破碎装置(3)的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水泥、骨料联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装置(4)包括至少两层筛选部件,其中位于上游的所述筛选部件的筛余小于位于下游的所述筛选部件的筛余,所述破碎装置(3)的出料口的出料顺序过筛,得到各级目标粒径范围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川杨沛森马炎杨久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朝阳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