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高延性混凝土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72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纤维高延性混凝土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包括桩干及向外延伸的承力部,承力部包括支护盘或支护支,支护盘包括全圆或半圆盘,支护支包括支护对支或支护十支,承力部由多侧承力部和单侧承力部组成,多侧承力部位于基坑底层土方内,单侧承力部位于基坑侧壁土方内,多侧承力部包括全圆盘或支护十支或支护对支,单侧承力部包括半圆盘,桩干内放钢筋笼,桩干和若干承力部内浇灌有纤维混凝土,该纤维高延性混凝土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包括多侧、单侧承力部,充分利用了桩身上下各部位的硬土层,从而改善了普通等直径转孔灌装基坑支护的受力机理,增加了土的端承力,提高了抗压抗拔的能力,起到良好的基坑支护作用。基坑支护作用。基坑支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高延性混凝土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为一种纤维高延性混凝土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土木建筑工程中,需要在地基中注入基础承载桩,以便承载地面重物。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向地基中注入基础承载桩,一种方式是,利用打桩机把预制基础承载桩打入地基中;另一种方式是,首先利用钻孔机在地基中形成桩干孔,然后在桩干孔中放入预制钢筋笼,再灌注混凝土。利用这两种方式注入的基础承载桩的桩干往往是等直径的。该等直径的基础承载桩再承载静载时,桩的上部要求强度高,其下部要求强度低,不能充分发挥其材料的强度。
[0003]近些年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开发了不等径基础承载桩,即具有分支或承力盘的承载桩,例如CN1048782C和CN1059007C分别公开了这两种基础承载桩。这种桩利用分别从桩干向外伸展的数个分支或承力盘增加承载能力,使整个桩的材料强度能够充分发挥以及使桩受力合理,从而提高承载力,同时还具有抗震性能好、抗拔力高的特点。
[0004]虽然在基坑支护工况中,由基坑内侧和基坑外侧土方的不同,导致两侧受力不同,且因无法在基坑内侧开设承力盘,导致无法适用普通的挤扩支盘桩,只能用普通等直径钻孔灌注桩,为此,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纤维高延性混凝土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用于基坑支护,包括桩干以及向外延伸的承力部,所述承力部包括支护盘或支护支,所述支护盘包括全圆盘或半圆盘,所述支护支包括支护对支或支护十支,所述承力部由多侧承力部和单侧承力部组成,所述多侧承力部位于基坑底层土方内,所述单侧承力部位于基坑侧壁土方内,所述多侧承力部包括全圆盘或支护十支或支护对支,所述单侧承力部包括半圆盘,所述桩干内容置钢筋笼,所述桩干和若干承力部内浇灌有混凝土。
[0009]优选的,所述多侧承力部从上之上分别为全圆盘、若干支护对支,两个所述支护对支相错90度排布,所述单侧承力部为若干半圆盘。
[0010]优选的,所述多侧承力部从上之上分别为全圆盘、若干支护十支,相邻所述支护十支相错45度排布,所述单侧承力部为若干半圆盘。
[0011]优选的,所述多侧承力部从上之上分别为若干全圆盘,所述单侧承力部为若干半圆盘。
[0012]优选的,相邻所述支护盘与支护盘,或相邻所述支护盘与支护支之间的距离,为2.0

2.5D(D为支护盘直径)。
[0013]优选的,相邻所述支护支与支护支之间的距离为1.5

2.0D(D为支护盘直径)。
[0014]优选的,所述混凝土为高延性混凝土,其中包括了水泥、硅灰、石英砂和纤维。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纤维高延性混凝土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纤维高延性混凝土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包括桩干和承力部,承力部包括位于基坑底层土方的多侧承力部和基坑侧壁土方内的单侧承力部,充分利用了桩身上下各部位的硬土层,从而改善了普通等直径转孔灌装基坑支护的受力机理,增加了土的端承力,提高了抗压抗拔的能力,起到良好的基坑支护作用,充分利用土体和支盘的自重,实现土压力自平衡,提高支护桩抗倾覆和抗变形能力,保证基坑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例一;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
[0022]图中:1、基坑底层土方;2、基坑侧壁土方;3、桩干;4、承力部;41、多侧承力部;42、单侧承力部;5、全圆盘;6、半圆盘;7、支护对支;8、支护十支;9、钢筋笼;10、纤维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纤维高延性混凝土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如图1

3所示,用于基坑支护,包括桩干3以及向外延伸的承力部4,承力部4包括支护盘或支护支,支护盘包括全圆盘5或半圆盘6,支护支包括支护对支7或支护十支8,承力部4由多侧承力部41和单侧承力部42组成,多侧承力部41位于基坑底层土方1内,单侧承力部42位于基坑侧壁土方2内(基坑侧壁土方2由后期开挖基坑后形成),多侧承力部41包括全圆盘5或支护十支8或支护对支7,单侧承力部42包括半圆盘6,桩干3内容置钢筋笼9,桩干3和若干承力部4内浇灌有混凝土。
[0024]如图2所示,本案实施例一:多侧承力部41外延与桩干3下侧,成形与基坑底层土方1内,从上之上分别为全圆盘5、若干支护对支7,两个支护对支7相错90度排布,单侧承力部42外延与桩干3上侧,成形与基坑底层土方1,为若干半圆盘6,半圆盘6在基坑外侧。
[0025]如图3所示,本案实施例二:多侧承力部41外延与桩干3下侧,外延与桩干3下侧,从上之上分别为全圆盘5、若干支护十支8,相邻支护十支8相错45度排布,单侧承力部42外延与桩干3上侧,成形与基坑底层土方1,为若干半圆盘6,半圆盘6在基坑外侧。
[0026]如图2所示,本案实施例三:多侧承力部41与桩干3下侧,外延与桩干3下侧,从上之上分别为若干全圆盘5,单侧承力部42外延与桩干3上侧,成形与基坑底层土方1,为若干半圆盘6,半圆盘6在基坑外侧。
[0027]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结构性能,以上实施例优选的,相邻支护盘与支护盘,或相
邻支护盘与支护支之间的距离,为2.0

2.5D(D为支护盘直径)。
[0028]相邻支护支与支护支之间的距离为1.5

2.0D(D为支护盘直径)。
[0029]进一步的,为了促进该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有更好的延展性,以上实施例中在混凝土为高延性混凝土,高延性混凝土是基于微观力学的设计原理,以水泥、石英砂等为基体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延性、高耐损伤能力、高耐久性、高强度(抗压、抗拉)、良好的裂缝控制能力,又称“可弯曲的混凝土”,除了水泥、硅灰、石英砂外,高延性混凝土的关键核心材料就是纤维,因为纤维的拉结,才会使混凝土产生高延性的性能。国家标准《GB/T21120水泥混凝土砂浆用合成纤维》对混凝土用纤维有了详细的规定。
[0030]该纤维高延性混凝土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一具体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0031](1)钻进成孔:定位好以后,钻机进场在指定位置钻孔至设计深度,形成桩干3,不易太靠近基坑,以防基坑侧土方塌陷;
[0032](2)第一次清孔:钻孔完成后,清洁孔内沉渣,当钻孔至设计深度后,钻具原位回转,正循环冲孔排渣至得孔内沉渣高度不超过8~10cm;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高延性混凝土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用于基坑支护,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干(3)以及向外延伸的承力部(4),所述承力部(4)包括支护盘或支护支,所述支护盘包括全圆盘(5)或半圆盘(6),所述支护支包括支护对支(7)或支护十支(8),所述承力部(4)由多侧承力部(41)和单侧承力部(42)组成,所述多侧承力部(41)位于基坑底层土方(1)内,所述单侧承力部(42)位于基坑侧壁土方(2)内,所述多侧承力部(41)包括全圆盘(5)或支护十支(8)或支护对支(7),所述单侧承力部(42)包括半圆盘(6),所述桩干内容置钢筋笼(9),所述桩干和若干承力部内浇灌有混凝土(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高延性混凝土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侧承力部(41)从上之上分别为全圆盘(5)、若干支护对支(7),两个所述支护对支(7)相错90度排布,所述单侧承力部(42)为若干半圆盘(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高延性混凝土挤扩支盘桩支护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国然胡立锋王茹阳陈伟刚郑钰昊金关锋应乘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蓝驰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