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需求响应式公交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250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需求响应式公交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乘客在APP中提交第一出行信息,生成出行码并在站台扫描出行码,或在站台信息交互装置中提交第二出行信息;后台信息处理装置根据出行信息及公交运行状态选择目标公交车;公交车上的车载信息交互装置设有站点的按键,每停靠一个站点,激活后续停靠站点的按键,乘客上车后按下目的站点对应的按键;后台信息处理装置收集乘客出行偏好信息和公交车运行信息保存至数据仓库;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了APP和站台预约两种方式,兼顾不同乘客的需求,且预约及乘车操作简单,便于低成本实现;将站点添加、线路计算和导航放在车载信息交互装置中,节省了服务器负载,便于实现大规模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模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模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需求响应式公交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交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尤其是需求响应式公交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需求响应式公交以乘客需求为导向,可根据实际的乘客出行需求分布动态规划车辆行驶路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是当前公交系统的重要补充,需求响应式公交系统实现的关键是乘客信息和公交信息的交互。但是目前的需求响应式公交系统设计仅考虑乘客通过移动通信装置进行预约,不符合实际公交服务需求;将线路计算等工作均放在服务器端进行,既增加了服务器负载,又降低了实时性;同时现有技术中进行乘客预约信息、乘客信息等数据收集并建立数据仓库的方法,要么数据传输量较大、要么数据传输安全性不足或过高,从而影响数据处理速度。因此,目前的需求响应式公交系统均不能满足实际实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快捷、数据处理速度快安全性高、满足数据采集需求的需求响应式公交信息交互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需求响应式公交信息交互系统。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需求响应式公交信息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1)乘客在APP中提交第一出行信息,生成出行码并在站台扫描出行码;或者,乘客在站台信息交互装置中提交第二出行信息;
[0006](2)后台信息处理装置根据第一出行信息和/或第二出行信息,以及公交运行状态选择目标公交车接送乘客;
[0007](3)公交车上的车载信息交互装置设有站点的按键,目标公交车每停靠一个站点,激活后续停靠站点的按键,乘客上车后按下目的站点对应的按键。
[0008]进一步地,步骤(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0009](2.1)若第一出行信息和/或第二出行信息中的出发站点和/或目的站点不在目标公交车的停靠站点序列中,则将出发站点和/或目的站点依次添加至目标公交车的停靠站点序列中;
[0010](2.2)后台信息处理装置将后续停靠站点序列信息发送至目标公交车,所述后续停靠站点序列信息包括公交站点ID、预期上车乘客数、预期下车乘客数和第一时间戳。
[0011]进一步地,步骤(3)中,目标公交车根据第一时间戳的先后确定最新后续停靠站点序列信息,根据公交车上的导航模块行驶至下一站点。
[0012]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后台信息处理装置将出行偏好信息添加至数据仓库的乘客出行偏好信息库中,包括乘客ID、出行日期、APP信息提交位置、出行时间、出发站点ID和目的站点ID;步骤(3)中,乘客下车后,后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对提交第一出行信息的乘
客进行回访,确认乘客乘车情况,更新乘客出行偏好信息库。
[0013]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后台信息处理装置将第三出行信息添加至数据库的公交车运行信息表中,所述第三出行信息包括公交车ID、公交站点ID、预计上车乘客数、上车乘客数、预计下车乘客数和下车乘客数量。
[0014]进一步地,步骤(3)中包括如下步骤:
[0015](3.1)乘客上车并按下目的站点对应的按键后,所述车载信息交互装置比较本站点上车乘客的目的站点与第一出行信息和/或第二出行信息中的目的站点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询问乘客实际出行信息并补按对应的按键;
[0016](3.2)目标公交车启动,所述车载信息交互装置将最近驶离站点的上车乘客信息发送至所述后台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上车乘客信息包括最近驶离站点ID、停靠最近驶离站点的时间、后续停靠站点ID及下车乘客数量;
[0017](3.3)所述后台信息处理装置将所述上车乘客信息添加至所述公交车运行信息表,并更新数据仓库中的公交出行详情库,所述公交出行详情库包括日期、公交车ID、公交站点ID、预计上车乘客数、上车乘客数、预计下车乘客数、下车乘客数和停靠时间;
[0018](3.4)在公交车运行信息表中删除最近离开公交站点ID所对应的记录;
[0019]进一步地,步骤(2)中,后台信息处理装置定时将目标公交车位置信息发送至乘客的APP和目标公交车后续停靠站点的站台信息交互装置中。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需求响应式公交信息交互系统包括:
[0021]APP信息处理装置,用于乘客在APP上提交第一出行信息并生成出行码;
[0022]站台信息交互装置,安装于公交站台,用于乘客在站台扫描出行码,或提交第二出行信息;
[0023]车载信息交互装置,包括站点列表及按键模块,用于乘客上车后按下目的站点对应的按键;
[0024]后台信息处理装置,用于根据第一出行信息和/或第二出行信息,以及公交运行状态选择目标公交车接送乘客。
[0025]进一步地,所述后台信息处理装置将所述第一出行信息和/或第二出行信息中的目的站点添加至目标公交车的后续停靠站点序列信息;所述后台信息处理装置将出行偏好信息添加至数据仓库的乘客出行偏好信息库中,包括乘客ID、出行日期、APP信息提交位置、出行时间、出发站点ID和目的站点ID;乘客下车后,所述后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对提交第一出行信息的乘客进行回访,确认乘客乘车情况,更新乘客出行偏好信息库。
[0026]进一步地,所述车载信息交互装置在乘客上车并按下目的站点对应的按键后,比较本站点上车乘客的目的站点与第一出行信息和/或第二出行信息中的目的站点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询问乘客实际出行信息并补按对应的按键;所述车载信息交互装置还包括导航模块,目标公交车根据导航模块行驶至下一站点。
[002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28](1)通过后台信息交互装置协调车载信息交互装置、站台信息交互装置、APP信息处理装置,实时优选公交车,更新公交停靠站点,减少乘客等待时间,优化公交运营成本,提升公交系统综合服务效率;
[0029](2)将各站点乘客上车、下车时间和数量保存至数据仓库中,通信过程中仅保留必
要的数据传输,安全方面采用无加密传输方式,设计的数据结构实现数据传输量最小化,仅在必要场合加入了时间戳,防止数据重放,便于公交公司根据大数据优化公交线路,将注册并使用APP的乘客出行偏好保存在数据仓库中,便于分析乘客出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服务;
[0030](3)通过APP信息处理装置和站台信息交互装置的组合应用,可兼顾中青年和老年乘客的需求,并据此实现根据客户需求动态调整公交服务的目标;乘客预约和乘车仅需进行车站和车内两次按键即可完成,简单快捷,便于低成本实现,不会造成单点阻塞,同时完成了数据采集的需求;
[0031](4)将公交站点添加和线路计算、导航放置在车载系统中实现,节省了服务器负载,便于实现大规模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公交信息交互方法流程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公交信息交互系统架构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站台信息交互装置架构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需求响应式公交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乘客在APP中提交第一出行信息,生成出行码并在站台扫描出行码;或者,乘客在站台信息交互装置中提交第二出行信息;(2)后台信息处理装置根据第一出行信息和/或第二出行信息,以及公交运行状态选择目标公交车接送乘客;(3)公交车上的车载信息交互装置设有站点的按键,目标公交车每停靠一个站点,激活后续停靠站点的按键,乘客上车后按下目的站点对应的按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响应式公交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2.1)若第一出行信息和/或第二出行信息中的出发站点和/或目的站点不在目标公交车的停靠站点序列中,则将出发站点和/或目的站点依次添加至目标公交车的停靠站点序列中;(2.2)后台信息处理装置将后续停靠站点序列信息发送至目标公交车,所述后续停靠站点序列信息包括公交站点ID、预期上车乘客数、预期下车乘客数和第一时间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需求响应式公交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目标公交车根据第一时间戳的先后确定最新后续停靠站点序列信息,根据公交车上的导航模块行驶至下一站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响应式公交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后台信息处理装置将出行偏好信息添加至数据仓库的乘客出行偏好信息库中,包括乘客ID、出行日期、APP信息提交位置、出行时间、出发站点ID和目的站点ID;步骤(3)中,乘客下车后,后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对提交第一出行信息的乘客进行回访,确认乘客乘车情况,更新乘客出行偏好信息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响应式公交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后台信息处理装置将第三出行信息添加至数据库的公交车运行信息表中,所述第三出行信息包括公交车ID、公交站点ID、预计上车乘客数、上车乘客数、预计下车乘客数和下车乘客数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需求响应式公交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包括如下步骤:(3.1)乘客上车并按下目的站点对应的按键后,所述车载信息交互装置比较本站点上车乘客的目的站点与第一出行信息和/或第二出行信息中的目的站点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询问乘客实际出行信息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张云陈文吴笑雯张道林王传星何春明计佳吴阳明易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大苏富特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