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拆式单向流体控制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37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拆式单向流体控制部件,包括单向流体控制部件壳体,所述单向流体控制部件壳体中心设置有可快速拆卸的内芯总装,所述的内芯总装从上往下设置有支架、止回板、浮球和底支撑,由快拆卡箍将其内芯总装固定在单向流体控制部件壳体中,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废水进料口,壳体底部设置有废水出料口,并与活性炭吸附设备连接,壳体与内芯总装是通过密封部件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浮球与止回板的协同配合,防止废水逆流,利用内芯总装和内部支架的一体化可实现单向流体控制部件阀芯的快速更换,整个部件结构简单,后期维护方便,成本更低,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拆式单向流体控制部件


[0001]本技术涉及单向流体控制
,具体为一种快拆式单向流体控制部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医药、能源等大部分行业常常会遇到一种工况是流体管路需要单向流动。工程师们设计出了可以保证流体单向流动部件,其结构有很多种,然而这些结构在发生故障时必须将部件两头的连接件拆开进行维修,维修过程比较繁琐且耗费时间较长。为了更好节约时间和维护成本,期望一种可以快速维护的单向流体控制部件,为此本专利技术重点解决这个问题,在维护过程整个部件不需要从原始管路上拆除即可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向流体控制部件在部件发生故障或阀芯损耗时,需要将部件两头的连接件拆开进行维修,维修过程繁琐、耗费时间较长,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拆式单向流体控制部件,包括立式设置的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内芯总装,内芯总装从上往下设置有支架、止回板、支架和底支撑,其特征在于,下部支架目的是保证浮球可以沿着结构中心上下移动并向上正好与止回板的中心形成密封效果,防止流体回流,所述止回板具有密封结构,确保与内部支架密封,且与浮球接触时形成密封结构,所述上部支架确保止回板向上运动,所述的内芯总装外侧设置有内部支架,所述内部支架底部外侧带密封部件,防止水从侧边流动,所述内芯总装与壳体通过密封部件和快拆卡箍连接和密封,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废水进料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废水出料口。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下部支架与浮球可以沿着结构中心上下移动,并向上移动时与止回板的中心可以形成密封效果。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部支架确保止回板向上运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止回板具有密封部件,确保止回板与内部支架的密封,且与浮球接触时形成密封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部支架底部外侧具有密封结构,防止流体通过侧边渗流。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芯总装部件结构紧凑,一体化设计,后期维护更为方便。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快拆式单向流体控制部件内芯总装进行一体化设计,维护过程不需要拆卸进口和出口连接,只需更换内芯总装,整个操作过程更为方便、快捷,单向流体控制部件的阀芯由于内部活动频率较高,属于易损部件,内芯总装的更换相比于整个部件更换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2]图1 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 是本技术流体流向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中内芯总装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中内芯总装拆解图。
[0016]图中:1、壳体,2、内部支架,3、底支撑,4、支架,5、止回板,6、密封,7、快拆卡箍,8、浮球,9、内芯总装。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 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0018]如图1

4所示,一种快拆式单向流体控制部件,包括立式设置的壳体1,壳体1内部设置有内芯总装9,内芯总装9从上往下设置有支架4、止回板5、支架4和底支撑3,其特征在于,下部支架4目的保证浮球8可以沿着结构中心上下移动并向上正好对中止回板5的中心形成密封效果,防止流体回流,所述止回板5具有密封部件,确保与内部支架2密封,且与浮球8接触时形成密封结构,所述上部支架4确保止回板5向上运动,所述的内芯总装9外侧设置有内部支架2,所述内部支架2底部外侧带密封结构,防止水从侧边流动,所述内芯总装9与壳体1通过密封部件6和快拆卡箍7连接和密封,所述壳体1侧面设置有废水进料口,壳体1底部设置有废水出料口。
[0019]所述下部支架4与浮球8可以沿着结构中心上下移动,并向上移动时与止回板5的中心可以形成密封效果。
[0020]所述上部支架4确保止回板5向上运动。
[0021]所述止回板5具有密封部件,确保止回板5与内部支架2的密封,且与浮球8接触时形成密封结构。
[0022]所述内部支架2底部外侧具有密封结构,防止流体通过侧边渗流。
[0023]所述内芯总装9部件结构紧凑,一体化设计,后期维护更为方便。
[0024]本技术通过对快拆式单向流体控制部件内芯总装进行一体化设计,维护过程不需要拆卸进口和出口连接,只需更换内芯总装,整个操作过程更为方便、快捷,单向流体控制部件的阀芯由于内部活动频率较高,属于易损部件,内芯总装的更换相比于整个部件更换成本更低。
[0025]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拆式单向流体控制部件,包括立式设置的壳体(1),壳体(1)内部设置有内芯总装(9),内芯总装(9)从上往下设置有支架(4)、止回板(5)、支架(4)和底支撑(3),其特征在于,下部支架(4)目的保证浮球(8)可以沿着结构中心上下移动并向上正好对中止回板(5)的中心形成密封效果,防止流体回流,所述止回板(5)具有密封部件,确保与内部支架(2)密封,且与浮球(8)接触时形成密封结构,所述上部支架(4)确保止回板(5)向上运动,所述的内芯总装(9)外侧设置有内部支架(2),所述内部支架(2)底部外侧带密封结构,防止水从侧边流动,所述内芯总装(9)与壳体(1)通过密封部件(6)和快拆卡箍(7)连接和密封,所述壳体(1)侧面设置有废水进料口,壳体(1)底部设置有废水出料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化龙梅东方张琳贾文娟余爱梅黄好港张智凡杨嘉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