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218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包含如下步骤:一种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发酵制备活菌菌泥;步骤2)将菌泥作为芯材与保护剂进行混合制备成一层包埋液;步骤3)将一层包埋液在Beadlets干燥塔上进行干燥,流化床内加入益生元作为二层包埋层的粘附辅料,干燥完成得到具有双层包埋结构的益生菌微囊。所获得益生菌微囊在肠道内靶向定植下来并开始了大量繁殖,而分解在肠道的益生元也对肠道有益菌有很好的增殖效果,且在酸性和货架期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一步制粒生产方便,适用于各类益生菌产品的开发与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益生菌包埋方法,具体为一种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属于食品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益生菌在人体健康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多种产品中,且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由于绝大部分益生菌是厌氧或偏厌氧活菌,一般光、温度、湿度和pH对益生菌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活菌生存时间越短。益生菌的稳定性和能够到达肠道的能力对于益生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为了提高益生菌产品质量,有必要通过包埋工艺对益生菌进行必要的保护。但是多数益生菌粉剂仅为简单的冻干粉或者包埋效果较差的菌粉微囊,这些产品的耐酸性较差,菌株很难通过胃环境,实现大量活菌到达肠道。
[0003]如 CN 109464425 A公开了一种益生菌包埋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益生菌包埋颗粒包括益生菌核芯和所述益生菌核芯外的三个包埋层,但包埋后活菌存活率仅为39~49%。
[0004]如CN100469869公开了一种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该方法将益生菌制备成内、中、外三层包埋层的益生菌制剂,但该方法未根据人体内的胃肠内环境进行配方的设计,无法保证到达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且过程中涉及到冷冻干燥,制备工艺复杂,耗能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益生菌粉稳定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该方法可实现菌液的低温干燥,避免普通高温喷雾干燥对菌体活性的损伤。同时能将益生元二次包埋到菌粉上,得到益生元胃酸保护层和肠溶保护层的双层微囊。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提高到达肠道的益生菌数量和定殖率;益生菌粉稳定性好;一步制粒生产方便,使工艺更加简单高效。适用于各类益生菌产品的开发与使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发酵制备活菌菌泥;步骤2)将菌泥作为芯材与保护剂进行混合制备成一层包埋液;步骤3)将一层包埋液在Beadlets干燥塔上进行干燥,流化床内加入益生元作为双层包埋层的粘附辅料;得到具有双层包埋结构的益生菌微囊。
[0007]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发酵制备活菌菌泥的具体过程为:将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用发酵罐进行大量培养,培养时间为10

72小时,发酵液中乳酸菌总数达到10
10

10
15
cfu/g,通过高速离心,得到菌泥。
[0008]所述的高速离心的转速为8000 r/min。
[0009]进一步,所述的步骤2)制备成一层包埋液的具体过程为:将菌泥与保护剂按重量比2:1

1:2剪切乳化混合,得到一级包埋液;保护剂的重量比配方为:每100mL含脱脂乳粉
2.0%

30. 0%、谷氨酸钠1%

10. 0%、低聚甘露糖0.1%

20.0%、甘油0.1%

10. 0%、聚乙烯吡咯烷酮0. 1%

5. 0%、VC钠盐 0. 1%

5%,剩余部分用水定容。
[0010]进一步,所述的剪切速率≥8000 r/min,剪切时间为5

10min。
[0011]进一步,所述的干燥条件为喷雾进风温度80

90℃,流化床进风温度70

80℃。
[0012]进一步,所述的双层包埋层的粘附辅料为低聚甘露糖、水苏糖、半乳甘露聚糖、抗性糊精的一种或几种。
[0013]所述的双层包埋层的粘附辅料得的物料过筛,取35

100目产品,即得双层包埋结构的益生菌微囊。
[0014]进一步,所述的双层包埋结构的益生菌微囊可用于固体饮料、片剂和乳制品各类终端产品。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所得到的微囊分为肠溶保护层和胃酸保护层两层。最外层的胃酸保护层由低聚糖益生元组成,保护益生菌通过强酸性的胃液而不失活;肠溶保护层含有抗胆汁的脂类物质和肠溶包衣,保证益生菌的活性在经过空肠初期不被胆汁灭活;最终益生菌微囊进入肠道内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最外层的益生元包埋层和肠溶包衣层降解,益生元在肠道内最终靶向定植下来并开始了大量繁殖,而分解在肠道的益生元也对肠道有益菌有很好的增殖效果。该方法通过采用Beadlets(微囊微粒)干燥塔,可实现菌液的低温干燥,避免普通高温喷雾干燥对菌体活性的损伤。同时将益生元二次包埋到菌粉上,得到益生元胃酸保护层和肠溶保护层的双层微囊,能够提高到达肠道的益生菌数量和定殖率;具有益生菌粉稳定性好,一步制粒生产方便,使工艺更加简单高效等特点。适用于各类益生菌产品的开发与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微囊放置在4℃、25℃、30℃条件下,活菌数的检测后的存活率;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微囊放置在4℃、25℃、30℃条件下,活菌数的检测后的存活率;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微囊放置在4℃、25℃、30℃条件下,活菌数的检测后的存活率;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3在模拟胃酸环境条件下的活菌存活率(耐胃酸试验);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3在模拟小肠环境条件下的活菌存活率(耐胆盐试验);图6是本专利技术 Beadlets干燥塔 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发酵制备活菌菌泥;步骤2)将菌泥作为芯材与保护剂进行混合制备成一层包埋液;步骤3)将一层包埋液在Beadlets干燥塔上进行干燥,流化床内加入益生元作为双层包埋层的粘附辅料;得到具有双层包埋结构的益生菌微囊。
[0019]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发酵制备活菌菌泥的具体过程为:将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用发酵罐进行大量培养,培养时间为10

72小时,发酵液中乳酸菌总数达到10
10

10
15
cfu/g,通过高速离心,得到菌泥。
[0020]进一步,所述的高速离心的转速为8000 r/min。
[0021]进一步,所述的步骤2)制备成一层包埋液的具体过程为:将菌泥与保护剂按重量比2:1

1:2剪切乳化混合,得到一级包埋液;保护剂的重量比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发酵制备活菌菌泥;步骤2)将菌泥作为芯材与保护剂进行混合制备成一层包埋液;步骤3)将一层包埋液在Beadlets干燥塔上进行干燥,流化床内加入益生元作为双层包埋层的粘附辅料;得到具有双层包埋结构的益生菌微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发酵制备活菌菌泥的具体过程为:将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用发酵罐进行大量培养,培养时间为10

72小时,发酵液中乳酸菌总数达到10
10

10
15
cfu/g,通过高速离心,得到菌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速离心的转速为8000 r/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道益生菌包埋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制备成一层包埋液的具体过程为:将菌泥与保护剂按重量比2:1

1:2剪切乳化混合,得到一级包埋液;保护剂的重量比配方为:每100mL含脱脂乳粉2.0%

30.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伟高江涛邵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诺众康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